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正文
广东高明引导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联手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洞察网2021-08-05 16:06:2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溢达”)辅料及包装厂项目近日正式动工。该项目将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辅料及包装厂厂区、仓库、供应链的整合,进一步优化全生产流程,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工厂。

广东溢达总经理马伟萍表示,辅料及包装厂将建成全新的精益工厂、仓库以及整合生产供应链,让广东溢达的智能制造再上一个台阶。

今年以来,高明区继续引导企业通过加大技改、上云上平台、智能制造投入等方式,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来自高明区经济科技促进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高明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38亿元,同比增长51.1%;工业企业技改备案项目95个,同比增长36.6%。其中,智能化改造项目39个。工业智能化改造成工业投资新的增长极,正加快高明工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近日召开的高明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力争到2023年培育3个数字化示范工厂、5个数字化示范车间,扶持3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5000家企业“上云用云”、300家企业技术改造、应用机器人2000台,与全市同步基本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

企业行动

龙头企业探路智能化转型

世界时尚科技大会暨2021中国服装科技大会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广东溢达斩获三个奖项:

在2021年中国服装专利金奖空缺的情况下,广东溢达“自动车缝、开钮门与钉钮系统及其方法”项目荣膺2021年度中国服装专利银奖;“自动领四工序联动设备及其制造方法”获得了2021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种用于袖口四工序联动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则荣获2021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奖优秀奖。

“能够在一个活动中同时包揽三大奖项,这是整个行业对溢达强大科技实力的高度肯定和认可。”溢达纺织集团卓越技术中心卓越工程首席工程师张润明说。

作为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广东溢达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起步早、基础实,年均投入约2亿元开展自动化改造。截至目前,广东溢达制作梭织基本款男装衬衣的基本工序实现自动化覆盖率77%,制作针织基本圆领款T恤的基本工序实现自动化覆盖率70%。

在高明的沧江工业园内,另一家行业龙头——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高明海天”)全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酱油生产的智能化、标准化,从原料、菌种、制曲、晒制、灌装到产品检测等,依托大数据的监测、采集和分析,每个环节的生产工艺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高明海天早在2011年就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包装生产线管理系统。如今,在其全智能生产包装线上,从整箱产品堆叠到送入仓库的整个过程均不需要人员操作。高明海天加大投入,推动智能制造,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借助ERP管理系统,建立了供应链闭环管理体系,获评“全国轻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并成功申报“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

近年来,高明大力推动工业生产智能化和企业技术改造,企业应用机器人和智能化设备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在前几天召开的“2021年高明企业家·区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成为企业关注的一个焦点。佛山市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雷自合就提出,希望政府部门整合现有财政扶持政策,促进财政专项资金对智能制造的倾斜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工厂建设,有序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

行业探索

联手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去年5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发起“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作为全球首家“B2B+O2O”陶瓷产业链集采平台的众陶联成功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计划”,成为佛山市唯一入选单位。

高明也有一个类似的产业链集采平台——众塑联。这是高明塑料行业共同谋求数字化网络化转型的一次探索。

作为一个互联网产业平台,自成立以来,众塑联主要以供应链为切入点,通过大数据采购、源头采购、集中采购和委托采购等多种交易模式,降低采购成本、经营成本,围绕产业服务链和价值链衍生打造塑料产业中的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创新设计、技术研发、人才培训、跨境电商和产业创客若干子平台,打造集行情分析、在线交易、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产品技术升级于一体的“O2O+B2B”的交易平台。

“我们目前已经通过集中采购实现了为企业降成本的目标,并且优化了物流和仓储,便于企业实时监控原材料的到货时间,更科学地安排生产和销售。”佛山众塑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金融部总监李珊潮说。

以高明塑料企业的主要上游原材料PVC树脂粉为例,以往货船从北方发出,停靠广州黄埔港,再通过陆路交通分发到企业,借助“众塑联”的平台,企业可一键下单,而且货物直发高明港,操作简便,物流成本降低,时间也更可控。

去年疫情期间,众塑联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帮助上下游500多家企业解决资金、验货、物流等问题,实现产业发展逆势上扬。截至2021年7月,该平台累计交易额超156.48亿元。

7月27日,佛山召开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被誉为“百亿数字化转型政策”的《佛山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推出。它的发布,标志着佛山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弹药”已就绪,宣告了佛山即将迎来新一轮最大规模的数字化启蒙运动与改造浪潮。

“这是‘众塑联’发展的利好政策,我们将加快推进高明塑料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李珊潮透露,该平台正着手为高明塑料企业量身打造更科学的智能管理系统,这有望推动一批塑料及相关企业提速数字化转型。

政府扶持

拨资金、引项目、育人才

“继工业化、城镇化后,数字化将成为最大的时代发展大势,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来说,是必答题绝非选择题。”在近日召开的高明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表示,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是高明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

从2018年起,高明区经济科技促进局提出工业企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通过财政引导、金融服务、用地保障等措施,引导扶持高明企业进行技改。据统计,该局去年协助企业获各级技改专项扶持7087.76万元、机器人专项扶持437.51万元。

目前,高明已有广东溢达与海天味业2家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佛山照明等2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1家省数据工厂示范点、6个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以及华兴玻璃等3家市示范点示范库、法恩洁具等3家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等。

高明全区现已建成5G基站468座,3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转型典范企业,引进首期投资20亿元的润泽(佛山)国际信息港项目。

来自高明区经济科技促进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高明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38亿元,同比增长51.1%,增速列佛山五区第二;1—6月,工业企业技改备案项目95个,同比增长36.6%,投资金额31.94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智能化改造项目39个,计划投资金额24亿元,占工业技改备案投资额的75%。

杨永泰表示,要抓紧召开高明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迅速抓好政策落地落实,指导引导企业顺应大势所趋,主动转、早日转、积极转,形成群体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发展力、竞争力、生存力;同时,要重点招引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高水平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商,不断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培育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高明区提出,到2023年,要培育3个数字化示范工厂、5个数字化示范车间、300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5000家企业“上云用云”、300家企业技术改造、应用机器人达到2000台。

高明还将瞄准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产业链招商,推动“一镇一园”平台引进优质数字经济企业,争取一批数字化智能化制造龙头企业落地建设。

根据《佛山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佛山市将通过加大财政资金奖补力度,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接下来,高明区将强化协同转型,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重点打造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的应用模式和产业生态。

聚焦

扶持力度加码

高企年内有望超250家

优质企业的数量和发展质量,成为近日召开的高明区委经济会议的重点话题;“2021年高明企业家·区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邀请了11家重点企业的负责人与高明区镇主官、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也显示了高明对企业发展的关切。

高明下半年将实施“个转企”、“小升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行动计划,年内确保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250家以上,标杆高企达到9家。

1455万元补贴助高企发展

“2020年高明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拟补助资金(区级)”日前结束公示,96家企业将获得补助资金共计1455万元。

根据《佛山市高明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行动方案(2017—2020年)》,高明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强化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等。

其中,对首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交完整申报材料,并被省科技厅受理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区级财政补助3万元;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区级财政补助20万元;对当年通过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区级财政补助10万元。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的补助,对当年成功进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区级财政补助5万元。

根据公示明细表,广东溢达、川东磁电、巨隆金属等42家通过高企重新认定的企业获得10万元补助;捷丰裕金属、深茂科技等36家企业为首次申报高企、提交完整材料并通过省科技厅受理,且首次通过高企认定,获得23万元补助;龙悦包装、金百川科技等9家首次通过高企认定的企业,获得10万元补助;华美塑料、胜马科技等9家首次申报高企,提交完整材料并通过省科技厅受理的企业,获得3万元补助。

近年来,高明区在高企培育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加强对高企培育认定的奖补力度,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在高企培育认定服务方面,高明提供“保姆式”服务。到2020年,全区高企存量已发展到217家。

拟实施抓大扶强战略

今年6月,高明区发布《佛山市高明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发展成为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带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高明区高新技术企业存量保持快速增长,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存量力争达到300家。在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上,高明将提供更优厚的资金扶持。

在高企培育认定服务方面,高明提供“保姆式”服务。针对有意向申报的企业,高明区每年均做好宣传并开展专题培训,提供全方位辅导,提升企业管理者对高企培育认定管理的认识,提高申报率及通过率。

今年,高明区明确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提升高企规模质量,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250家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82%以上,标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

高明区区长梁耀斌表示,要实施抓大扶强战略,落实大型企业分类扶持政策,发挥中旗新材料上市带动效应,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领军企业;实施“小升规”和“个转企”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企业及时入库入统,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实现“个转企”120家以上。

此外,高明还将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让产业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达产;充分发挥“一镇一园”产业平台优势,力争引进一批优质的中小企业,加快培育企业后备生力军。

相关

高明农业迎来诸多“黑科技”

统计数据显示,高明区农林牧渔业上半年总产值30.04亿元,同比增长26.0%。在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同时,高明区的农业也迎来了诸多“黑科技”。

“水稻无人农场”落户高明

不久前,广东省首台无人驾驶水稻收获机在高明正式下田,收割一亩水稻,仅需约9分钟。

这台高科技水稻收获机无人操控,收割、前进、吐禾全流程都通过电脑设定的流程完成。机械所到之处“寸稻不剩”,除过的禾秆也只剩下几厘米长,既高效又高质。

据研发人员介绍,这台无人机器采用北斗导航技术,通过提前对稻田进行打点定位,规划最优作业路径,从而实现自动化无人收割。

今后将还有一辆运粮车与这台无人驾驶水稻收获机配合。收获机是自带粮仓的,当收获机粮仓要满的时候,就会通知运粮车过来,卸到运粮车里,运粮车再送到指定的位置去。这样可以做到从收割到粮食运回粮仓,再到烘干中心,全部“无人化”。

此外,播种、插秧、田间灌溉自动化管理……这些场景正在高明更合吉田村逐步变成现实。

去年底,佛山市中科农业机器人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高明区供销合作社、高明区更合镇吉田村民委员会四方就共建吉田智慧农业科技园区达成协议。园区水稻种植约占地100亩左右,是华南农业大学走出试验田、落户地方的首个“水稻无人农场”成果。

“水稻无人农场”是指水稻耕、种、管、收整个种植过程全部采用智能化设备进行管理的现代化农场。

根据规划,吉田智慧农业科技园预计在今年内建成。届时,智能化种植方式将覆盖水稻种植全程,而水稻总产量预计每年达到800公斤/亩。

由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若铂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轻量化水果采摘机器人,今年下半年也将在智慧农业科技园趣味采摘区中“大展身手”。

智能化养殖

高明的养殖业也在向现代化智能化迈进。

去年,楼房式养猪项目接连在高明落地。其中,温氏股份更合生猪产业园是佛山首个楼房式养猪项目,也标志着更合镇平塘村这个革命老区向现代农业进军。

温氏股份更合生猪产业园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温氏股份”)投资兴建。

据温氏股份高明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计划投资3.5亿元,在平塘村建设温氏第四代大型现代化示范猪场。项目占地190亩,将建设4栋7层“母猪+保育育肥楼”,配置国内外先进的空气过滤、除臭、网络视频监控、AI养殖等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化管理,并可将猪粪有机肥化处理,变废为宝。建成投产后年产商品肉猪规模达15万头。

高明联丰杨和生猪养殖项目,则是顺德联丰与远航酒业集团强强联合,在农业板块投资建设的首个大型项产业融合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按楼层立体化、智能自动化、绿色环保现代化要求来规划建设4座楼房式立体养殖生产线,以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运行,拥有2500头基础母猪自繁自养的现代生猪繁育基地,形成一个标准、产业化的现代养殖园区。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广东高明 制造业 数字化 智能化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