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正文
KK集团请先听听消费者的“心声“,再向资本市场“讲故事”|IPO观察-当前速读
来源:钛媒体作者:洞察网2023-02-19 21:06:58

近期,KK Group Company Holdings Limited(下称“KK集团”)提交了申报稿,拟港股IPO上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曾经KK集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疯狂扩张,从2019年211家店面扩充至2020年的556家,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门店诞生。

在扩张的背后,钛媒体APP注意到,众多消费者投诉KK集团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产品过期、售假等,更是有KK集团的加盟店“大喊入不敷出”。

或许KK集团应该放缓脚步,先听听消费者的“心声“,再去向资本市场“讲故事”。

加盟店大喊“入不敷出”

KK集团全称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潮流零售店运营,产品包括美妆、潮玩、食品及饮品、家居品等多类别。

钛媒体APP注意到,KK集团自成立以来共经历了12轮融资。2016年4月,KK集团完成种子轮融资,合计融到1500万元,随后一发不可收拾,短短5年时间共获得了11轮融资,特别是2019年之后,KK集团共进行了9轮融资,合计融到3.82亿美元和7.75亿元。

拥有如此多的资金加持,KK集团也开始“转型”。公开资料显示,截至报告期各期末,KK集团自有门店的数量为47家、132家、364家、556家,加盟店的数量为164家、424家、357家、145家。可见,在2021年之前,KK集团主要是以加盟店的方式在运行。

这一点也可以从收益上看,2019年-2020年,KK集团加盟店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4059.6万元、94654.8万元,收入占比均过半。

或许是因为有钱了,2022年10月,KK集团的三个加盟商分别向其转让三家合资企业的50%股权;七名少数股东向其转让八家非全资子公司49%股权。由于收购上述三家合资企业,KK集团144家具股权投资安排的加盟店已转为自有门店。

KK集团大力发展自有门店确实没有问题,但为何加盟店却愿意将门店卖掉?

这一切的背后,或许皆因不赚钱。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2021年KK集团与杜荣升、李英均存在一起诉讼案件。杜荣升、李英均曾与KK集团签署了加盟店相关协议,随后杜荣升、李英均解除了上述协议,对此KK集团要求杜荣升支付品牌使用费以及相关损失。

钛媒体APP注意到,在该诉讼案中,杜荣升、李英均辩称,因受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的影响使被告经营的“KK馆”特许加盟店亏损严重,营业收入已不足以支付案涉门店的租金、物业费、员工工资等营业开支。杜荣升、李英为防止损失的继续扩大,被迫提前终止履行合同的行为不构成违约。合同的履行应秉承公平公正原则,不可能一方获利、另一方亏损。本案中,KK集团不承担案涉门店的任何经营成本和开支,若合同继续履行对被告明显不公平。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的影响使案涉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并非过错,提前终止履行合同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两起诉讼案件或许可以看出,KK集团的加盟店或许并不赚钱,而加盟店减少,自有门店的增加也或许是KK集团不得已而为之。

营业利润累亏6亿

据了解,KK集团目前已经成功孵化了四个零售品牌,分别是KKV、THE COLORIST、X11、KK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1年的GMV(商品价值总额)计,KKV及KK馆共同位列潮流零售市场精品集合类第二名,THE COLORIST于中国潮流零售市场美妆类中名列第三,及X11于中国潮流零售市场潮流玩具类中名列第四。

这一系列的介绍不禁令人感觉KK集团的业绩应该还不错,但事实的真相却令人大跌眼镜。2019年-2021年和2022年1-10月(下称“报告期”),KK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374.4万元、164590.4万元、352385.4万元、306652.6万元,营业利润分别为-8857.4万元、-14254.3万元、-23750.6万元、-15962.5万元,三年半营业利润累亏超6亿元。同时,2019年-2021年,KK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8110.2万元、-31407万元、-58970.1万元,合计约为-13亿元。

此外,KK集团四大零售品牌的单店月均GMV情况具体如下:

可见,2022年前十个月,无论是KKV、THE COLORIST、X11还是KK馆其单店月均GMV均同比下降,其中X11单店月均GMV更是同比下降了47.38%。

从品牌上看,KK集团通过第三方品牌商品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2801.8万元、144298.8万元、308444.1万元、274971.9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2.3%、87.7%、87.5%、89.7%。这也意味着,KK集团主要是通过其他品牌的产品获利。

单店月均GMV大幅下降,自有品牌商品较少,KK集团该如何向资本市场“讲故事”?

消费者的“心声”

即使企业出现了短期的亏损,但是只要消费者还在,扭亏为盈或许是迟早的事。

来看看KK集团消费者的“心声”。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关键字KKV,映入眼帘的皆是卖假货、产品质量等问题。

更是有消费者直接提起了诉讼。周裕婵、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存在一起诉讼案件。2017年11月,周裕婵在“KK馆”APP上购买了迪奥女士Q版香水四件套商品一份,收到商品后,因怀疑是假货,周裕婵在“KK馆”APP上向在线客服申请退货,在线客服答复周裕婵称保税直邮商品暂不提供无理由退换货服务。随后,周裕婵自称为“KK馆”“售后楚楚”的客服人员的来电,并被该“客服人员”诈骗49990.96元。最后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犯罪嫌疑人显然利用了快客公司网络平台上周裕婵的购物详细信息,才得以对周裕婵实施诈骗,并要求快客公司赔偿周裕婵29995元。

另外,蓝汉秀与广东腾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腾客网络”)也存在一起诉讼案件。2020年7月,蓝汉秀向腾客网络下单购买“迪奥Dior烈艳蓝金唇膏999#经典正红(哑光)3.5G”54支,而该产品均为假货。后经东莞市集团(LVMH集团)亚太区对上述产品进行了鉴定,并认为其是赝品。对此,蓝汉秀要求腾客网络进行十倍赔偿等。

据悉,腾客网络是名为“K+会员”手机软件的开发商、服务商,消费者可通过该软件进行网上购物。

随后,KK集团相关负责人负责人回应称,“K+”并非KK集团旗下品牌,亦与公司线下实体店品牌“KK馆”“KKV”无任何关系。“K+”是KK集团前员工在2020年开展的创业项目,因其前身为“KK馆电子商城”,因此容易被外界误解为与KK集团有关。

然而,两者之间真毫无关系吗?

据媒体报道“K+”与“KK集团”本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K+”的前身为KK集团旗下的“KK馆电子商城”,并且“K+”有着KK集团的投资。另外,根据KK馆小程序的迁移记录显示,KK馆小程序于2020年5月升级为“K+”,同年8月原开发者快客电商由新开发者腾客网络承接。

而上述案件时发生在2020年7月,也就是“K+”从快客电商向腾客网络的迁移过程中。与此同时,上述资料显示,蓝汉秀确认支付宝账单详情显示收款账户为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账户。而事情的真相又到底如何?

钛媒体APP注意到,KK集团在申报稿中声称其使命为美好生活無邊界,然而面对如此多的投诉、诉讼,或许KK集团真应该听听消费者的“心声”,未来才能在资本市场讲“更多的故事”。(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KK集团请先听听消费者的心声,再向资本市场讲故事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