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出乎意料,新一代舰载机最终选择中型机,其背后作何考量
来源:邹喻娱乐作者:洞察网2022-01-25 19:40:11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2021年10月29日,被认为是国产新型隐身舰载机的战斗机成功首飞。目前虽然没有获得官方确认,但就其加强的前起落架来看,确实有极大可能性是隐身舰载机。遥想12年前,第一款国产歼-15舰载机才刚刚首飞,不禁感慨海军舰载航空兵在装备技术上的发展之迅速。而从海军这12年间,在舰载机领域的发展过程,也可以一窥海军在舰载机领域的设计和应用理念,从而对海军舰载机和航母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知。

▲歼-15曾经引起巨大轰动

海军在发展第一代舰载机时,理论上虽然存在歼-10和歼-11两种选择(当时歼-20的技术成熟度非常低,没有上舰可能),但最终选择歼-11改造成歼-15并没有出乎外界预料。一方面,国内当时从乌克兰获得了苏联在苏-27基础上,衍生而来的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T-10K-3,这是苏-33量产之前的最后一个改进型号,技术成熟度很高,国内在与苏-27非常相似的歼-11基础上,吸收苏-33的技术更加简单,风险也更低。

▲苏-33原型机——T-10K

另一方面,海军舰载机毕竟是在海洋上飞行,一旦出现故障,基本上没有迫降能力,而在波涛汹涌、水温偏低的海洋上,飞行员存活等待救援的时间是以小时为单位的。因此,海军天生就喜欢可靠性更佳的双发战斗机,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绝对不会选择单发战斗机。最重要的是,海军当时发展第一代舰载机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舰载机与航母平台的适应性,同时为训练和培养舰载机飞行员提供物质基础,为未来的目标舰积累技术,可靠性其实比单机性能更加重要。

▲单发的歼-10并不适合上舰

这也诠释了为什么歼-15自2012年正式服役以来,始终没有进行过大规模改进,虽然民间猜想了歼-15€、歼-15D等种种想象型号,但歼-15至今仍然是第三代战斗机早期技术标准。而从目前来看,海军很有可能在歼-15与航母的初步磨合结束之后,就直接开展了下一代隐身战斗机项目,这才能赶在近期成功首飞,实际上不存在第三代半改进型号的过渡。从这一点上来说,海军对目前两艘滑跃型航母的定位并不高,同时,对中航工业的技术水准也非常信任。而最终上舰的是新型中型隐身战斗机,不是歼-20重型战斗机,更凸显了海军在日后对弹射型航母作战范围的规划。

▲海军对目前双航母的定位并不是很高

舰载战斗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中型和重型。而在目前全球已服役的舰载机中,除了中国歼-15以及俄罗斯苏-33之外,都是典型的中型战斗机。当然,美国海军的F/@-18舰载机情况有些特殊,其早期型号F/@-18C/D是典型的中型舰载机,但后期进一步放大的F/@-18E/F,起飞重量已经接近早期F-15@的水准,称呼为重型舰载机也不是不行。但一般鉴于其中型机的底子和舰载机需要改造加重的特性,普遍仍然将F/@-18E/F划为中型舰载机。而歼-15在上文已经提过,是国内海军为验证技术的型号,中型和重型对当时的海军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属于特例。在全球海军发展史上,真正被公认为重型舰载机的,是美国海军F-14以及苏联海军苏-33舰载机。

▲F/@-18舰载机的一生堪称传奇

美国海军当时发展F-14,是想利用其超强的雷达探测距离,和@IM-1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以具备在超远程拦截苏联轰炸机的能力。而苏联苏-33重型舰载机则是想反过来压制F-14,以掩护舰队向美国航母打击群突袭。两者虽然作战目标不同,但都是美苏双方在全面对抗的思维下,为自身水面编队争夺制空权的重型舰载机。在此次中型隐身舰载机首飞之前,国内许多观点认为歼-20会上舰的重要原因,也就在于此。毕竟美国航母打击群,确确实实是巨大的潜在威胁,理论上也只有歼-20隐身战斗机上舰,才具备与之对抗的实力,但实际上海军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2021年10月29日,被认为是国产新型隐身舰载机的战斗机成功首飞。目前虽然没有获得官方确认,但就其加强的前起落架来看,确实有极大可能性是隐身舰载机。遥想12年前,第一款国产歼-15舰载机才刚刚首飞,不禁感慨海军舰载航空兵在装备技术上的发展之迅速。而从海军这12年间,在舰载机领域的发展过程,也可以一窥海军在舰载机领域的设计和应用理念,从而对海军舰载机和航母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知。

▲歼-15曾经引起巨大轰动

▲当年的梦幻组合:F-14加 @IM-154“不死鸟”

始终在军工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坚信“战争在明天爆发”的苏联最终烟消云散,证明冷战时期全面对抗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国内在国防领域的思维与苏联一直截然不同,国防开支比例较低,而中型舰载机简单灵活的优势,与国内整体国防战略的契合度很高。从国内海军最终选择新型中型舰载机来看,走的正是不与其他国家航母打击群高度对抗的道路,本质上是在认可双方差距,保证舰载机一定制空能力,但不追求极致的同时,兼顾一定的对地打击能力,至于反舰能力,这对隐身战斗机来说,本身就有点强人所难。

▲苏联已经证明了高强度对抗的不合理性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中型机 新一代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