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从《蝶变》到《狄仁杰》, 徐克的武侠电影有哪些变化?
来源:梦想开花作者:洞察网2022-04-14 22:42:41

从徐克执导的第一部武侠作品《蝶变》至今,他一直没有中断武侠这一类型影片的创作。宽泛来讲徐克武侠作品已走过四十多年历史,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中,徐克也在不断改变自身的创作模式,以此来顺应时代的发展。

回顾徐克数十部武侠电影作品,我们可以概括出其新武侠电影创作中的三个阶段性:从探索到成长再到蜕变。

探索阶段

20世纪七十年代是香港影视发展的低潮期,此时武侠电影已经取代了文艺言情片在香港影坛上的地位,广为观众接受。但是以邵氏影业为代表的武侠电影作品基本以武打动作为主,很难长时间保持观众的新鲜感。

随着武打明星李小龙的离世,武打片也渐渐进入发展艰难期,观众对武侠电影的期待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徐克进入香港影坛,必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也为他另辟蹊径取得巨大成功提供了条件。

在著名导演吴思远的支持下,徐克在1979年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作品——《碟变》。《蝶变》作为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这是一部罩着诸多光环的电影。在这部作品中,徐克再现了原著作者古龙笔下那个苍凉的江湖,力图展示一种奇崛诡异的风格。

在电影开场就交代出当时的社会背景状态:几十年间武林经历了数次大战,各大门派尔虞我诈,徐克在其处女作中不仅仅展现出对社会局势的关注,同时对人性也有自己的反思。

美貌超群的沈夫人虽然有着驭蝶秘术,却因嫉妒而被奸人利用;天生聪慧的青影子已经快要逃出阴谋丛生的武林,却因打探他人秘密而成为沈家堡的牺牲品……

《蝶变》不同于传统武侠电影行侠仗义的英雄主题,而是创造出一个更加纷乱的武林背景,通过武侠的方式讲述了人性的阴暗、社会的复杂。

当时香港邵氏影业出品的武打片已经逐渐衰退,观众早已厌倦了满篇的打打杀杀。在这一时期要在香港影坛上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创新。徐克从进军香港影坛开始,就一直不走寻常路,经常用看似老套的内容和手法表现新奇的内容。

这一点在《蝶变》中有明显表现,这部作品虽然讲述的是江湖是非,但是其中却夹杂着大量惊悚悬疑元素,为香港影坛注入新鲜血液。

在1983年,徐克邀请《星球大战》特效团队,打造了神魔武侠片《新蜀山剑侠》这部作品原著描写了大量神鬼妖魔的打斗场面,为给观众呈现最佳视觉效果,徐克运用了一千六百多个特效镜头,逼真的再现了神魔打斗过程中宝剑法器横飞的视觉效果。

在创作过程中,徐克还不断进行自我突破,在悬疑元素的基础上,他又尝试将玄幻元素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实现了神魔和武侠的完美融合。

精彩的武打动作加上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神魔特效,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完全颠覆以往认知的武侠世界,让观众产生全新观影体验及更深的精神追求。胡金铨、张彻这些传统武侠导演所创作的影片已经成为中国武侠电影史上耀眼的明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武侠电影创作已趋于同化,主题大多聚焦于“善恶有报”和“英雄主义”;拍摄手法上则局限于“暴力美学”,通过拳拳到肉的画面展现打斗的真实。

徐克在武侠电影创作过程中,一方面将好莱坞最先进的特效手段用于影片拍摄,增加了镜头美感和情趣,另一方面在主题选择上融入西方人性理念,在展现角色侠义风采的同时表现出对内心情感的追求,这些改变和突破就促成了武侠电影从“旧”到“新”的转变。

徐克的“新武侠”已经突破了对人性是非善恶的再现,而是试图通过构建能够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情节和人物,来表现传统文化范畴的从本我到超我的过渡、从超我到本我回归的一个过程,而这些作品展示情节和塑造人物的过程,也就是一次人性体验的过程。

成长阶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影坛还很少使用电影特效,而且一些导演还对特效充满了成见,认为特效是一种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也有一些新生代导演对特效的表现力非常认可,但是因为惧怕特效使用难度,也很少真正在电影创作中使用特效。

徐克在前期探索中已经尝试使用了很多特效手法。随着探索的深入,徐克已经在电影故事创新上取得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在电影故事中加入大量画面特效,为观众呈现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以此展示武侠和神魔两种元素结合之后的独特审美特征。

1987年徐克监制的《倩女幽魂》取得巨大成功,这部作品也是徐克武侠创作的一个分水岭,此后他的作品中使用特效已经成为常态。《倩女幽魂》犹如一支强心剂,为香港影坛带来新的活力,同时也在国际上收获多项大奖。

在这部影片中,特效画面实现了无缝对接,故事内容和特效融合程度已经达到了华语电影创作的巅峰水平,对于徐克来说,是其特效运用已经达到娴熟标准的标志。

虽然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中国民间传统的人鬼相恋的故事,但是徐克为其配备了欧美最高水平的特效制作团队,而且从日本特效电影中借鉴经验。

影片男主人公宁采臣虽然住在鬼门关,但是自己却浑然不知,呆萌的形象一反传统人鬼题材电影人物特点,加深了观众的印象。影片中的兰若寺住着大量的鬼魂、树妖、干尸、骷髅等等,徐克导演利用特效让骷髅可以自由行动。

当宁采臣去找东西时,这些可以行动的骷髅都伸出手要抓他,但是宁采臣每次都会无意间躲开。

当一众干尸都复活时,特效逼真地展现了每一具干尸的细节,干瘪的皮肤、嶙峋的骨骼,都让观众产生很强的代入感,不由得心生恐惧,但是宁采臣呆萌的动作又显得非常好笑,影片充满了灵异奇诡的气氛,但是又不会异常恐怖单调。

影片中的大反派树妖姥姥长着一条长长的舌头,徐克选择用染色海绵来做这个道具,再用电脑特效表现长舌的拉扯动作,展现出了非常骇人的氛围,而且还带有浓郁的东方文化特色。

徐克在拍《倩女幽魂2:人间道》时,也将这种手法用在了大战蜈蚣精这个情节上,先制作一个巨大的蜈蚣精本体道具,然后再加上电脑特效,后期效果气势逼人。

在《倩女幽魂3:道道道》这部电影将要结束的位置出现了一尊金佛,徐克用棉花和干冰创造出了金佛身边云雾缭绕的画面效果,而金佛是用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徐克将实体道具和电脑特效融合运用的成功尝试。

《倩女幽魂》不仅票房喜人,而且还斩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徐克随后在1989年拍摄了《笑傲江湖》。在电脑特效的应用上,《笑傲江湖》有了新的突破。

影片中有一个岳不群和古今福两个人争夺人“葵花宝典”的打斗场面,两个人抓住一条蛇的两头僵持不下,在两个人真气的催动下,这条蛇的肚子越来越大最终爆开,场面非常震撼,引起观众对两人争夺结果更大的关心,取得非常优秀的艺术效果。

随着武侠作品的不断增多,徐克运用特效表现宏大场面的技巧越来越娴熟,创作风格也日趋明显,他们的作品总是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笑傲江湖》集合了四位著名导演的心血,其中胡金铨对徐克的影响最大。

徐克最初计划拍摄这部作品时,首先想要合作的伙伴就是胡金铨。在众多拍摄武侠名著的导演中,胡金铨最擅长表现金庸笔下的人物,而且创作风格古朴凝重,和金庸的文学风格非常接近。

徐克希望和胡金铨合作,将自己对视觉特效的处理技巧和胡金铨对武侠作品的诠释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武侠片风格。

从徐克执导的第一部武侠作品《蝶变》至今,他一直没有中断武侠这一类型影片的创作。宽泛来讲徐克武侠作品已走过四十多年历史,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中,徐克也在不断改变自身的创作模式,以此来顺应时代的发展。

回顾徐克数十部武侠电影作品,我们可以概括出其新武侠电影创作中的三个阶段性:从探索到成长再到蜕变。

探索阶段

20世纪七十年代是香港影视发展的低潮期,此时武侠电影已经取代了文艺言情片在香港影坛上的地位,广为观众接受。但是以邵氏影业为代表的武侠电影作品基本以武打动作为主,很难长时间保持观众的新鲜感。

随着武打明星李小龙的离世,武打片也渐渐进入发展艰难期,观众对武侠电影的期待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徐克进入香港影坛,必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也为他另辟蹊径取得巨大成功提供了条件。

但是这部作品拍摄过程中和胡金铨的合作并不顺利,在拍摄任务进行到将近一半时,徐克的创作理念和胡金铨发生了冲突。

徐克虽然想让胡金铨指导影片的拍摄。但是却又想让胡金铨在影片中体现他的创作风格。徐克一心要在影片中表现出恢弘震撼的画面效果,而胡金铨则力图表现出古朴浪漫的江湖气息。两个人的创作追求相去甚远,最终也只能分道扬镳。

但是总的说来,这部作品还是集中了徐克和胡金铨两人的艺术追求,既有胡金铨设计的古朴情节及富有意趣的木刻白描式人物形象。

例如身受重伤之后还合唱“笑傲江湖”的曲长老和好友;也有徐克要表现的宏大场面,例如令狐冲在林府展示华山剑法的场面,在不足30秒的时间内连续用了11组蒙太奇镜头。

从形式上看,《笑傲江湖》中既有写实也有想象,在视觉上给人以洒脱感。整体来看,《笑傲江湖》的故事情节不够丰满,只是从《笑傲江湖》原著中衍生出的一个故事。

但是因为影片场景宏大,充满了大量精彩的电脑特效,两位导演不太统一的创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弥补,这部影片因此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在经历了和胡金铨导演的合作之后,徐克电影中画面特效的运用手法也更加成熟,个人创作风格也更加明细化。

他选择影片中不同风格融合或者对立的各个节点,将其对画面效果处理的手法和影片内容融合到一起,而影片整体的风格仍然保持自己的创作原则。在《笑傲江湖》上映两年之后,徐克又制作了影片《新龙门客栈》。

该片改编自1967年胡金铨的老版《龙门客栈》,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徐克的新版本作品中,胡金铨影片中的古朴厚重被放荡不羁、诙谐幽默的风格所取代,但同时又延续了旧版的诸多经典元素:苍茫的戈壁、具有西北风情的生活环境、江湖人士的行侠仗义等等。

影片中金镶玉做出妖娆的动作、厨师将东厂督工的手和脚都剔得只剩下骨头等情节,在徐克特有的快速镜头切换技巧下,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深深的吸引了观众。

《新龙门客栈》开创了新派武侠电影的先河,场面气势非凡,是武侠电影中少有的极品之作,被国外影评人誉为“东方的卡萨布兰卡”。

从《新龙门客栈》开始,徐克的武侠影片创作已经从探索发展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他已经成为香港电影创作领域一位具有成熟风格的著名导演。但是,徐克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仍然继续在画面特效创新方面继续探索。

多元蜕变

1994年左右香港社会波动频繁,影视行业发展也受到巨大冲击,商业电影和武侠电影一度走向低迷。1995年,徐克拍摄了电影《刀》,他希望通过这部低成本作品再次实现武侠影片的创新。

但是因为这部影片情节设定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影片票房失利。之后,徐克把创作探索的目光从国内转向了好莱坞市场,创作技巧中更多融入西方的艺术特征。

但是徐克没有把握西方电影观众的审美特点,对西方观众接受中式电影的程度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他这次探索又以失败告终。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笑傲江湖 电影创作 倩女幽魂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