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世界最资讯丨《人生大事》朱一龙的演技被小演员杨恩又全程碾压?
来源:粉红色的乔治作者:洞察网2022-08-03 08:41:42

是朱一龙成就了《人生大事》还是《人生大事》成就了朱一龙?

如果是端水大师,会回答曰相互成就。这样都不得罪,只不过对这个问题本身有些敷衍。


(相关资料图)

评论一件事如果有了端水心态,那么就评论本身的意义而言很显然是极不负责任的,所以我选择忽略问题之外的因素就问题的本质进行回答:个人以为,《人生大事》之所以能以小成本制作取得意想不到的16亿高票房,人保戏大于戏保人,而这个人不只有朱一龙,还有杨恩又和罗京民。当然,还有其他一众出色的配角,这里不一一细说。

所谓人保戏,往往是因为戏本身有缺憾,但演员的演绎能力让观众忽略了剧情上的瑕疵,或者说有的影视剧剧本本身故事较为平淡,但因为演员表演出彩,使平凡的故事充满张力,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我的印象中《秋天的童话》就是这样的电影,故事情节简单到没有什么大的戏剧冲突,没有激情戏,更没有生离死别,只是用一幕又一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并不曲折离奇的小事组合而成的故事,但因为周润发和钟楚红含蓄到有些隐忍的演绎,让这个故事充满了期待和美感。

《人生大事》正是类似《秋天的童话》这样平淡的故事,所不同的是,前者讲的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情,后者讲述的是一段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电影要想好看,是需要演员有极强的理解人物的能力和对人物的塑造能力的,越是平淡的故事,越考验演员的演技,因为这种没有太强戏剧冲突的故事,是要靠演员去展现人物的魅力,继而让观众爱上剧中人,以此达到引发共情的目的。

《人生大事》上映后,朱一龙的演技得到了相当大的肯定,哪怕是不喜欢他的黑粉,在黑他演技时也只能用小演员杨恩又来压他一头,不敢直接讲他演技不好。

有一种说法常见于《人生大事》的评论区:朱一龙的演技被杨恩又全程碾压。

《人生大事》的情节设定是以男女主人公——莫三妹和小文这两个陌路人从相识到互相讨厌,再到相互需要,最后到成为养父女关系,要想使这个故事能抓住人心,莫三妹和小文各自性格的展现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是关键,少一环也很难实现电影想要达到的效果。

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社会混混和被弃儿童相互救赎的故事,是两颗孤独的心相遇后彼此温暖彼此重建信心的故事,它的故事定位就是从生活中来,那么演员的演绎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真实,贴近生活,作为男主的朱一龙,在完成人物形象塑造这一点上要比小演员杨恩又难得多,因为杨恩又一方面作为小孩子,她本身就不具有复杂的社会属性,而朱一龙作为一个出道十多年的老演员,一方面,他有以往角色的身份,这些角色,势必会在观众的心里形成这样或者那样的一种固有认知,他想完成这个角色形象,首先要突破观众的固化认知,其二,朱一龙本人的真实性格在观众心目中也有固定形象,而莫三妹这个人物是不同于朱一龙以往任何角色的设定,更与朱一龙本人温和雅静的性格格格不入。

朱一龙想要完成这个角色,就必然要脱离以往角色的表演习惯,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塑造人物。

他成功了,很多人走进电影院刚开篇的时候就没认出朱一龙来,直到镜头逐渐拉近才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当身边有朋友告知这是朱一龙时,很多人惊呼简直不敢相信,那个精致到曾经被黑粉攻击不够阳刚的朱一龙,怎么变成了一个糙汉子?

那些高喊着他只能在舒适区表演的人,音调还没降下来,就被朱一龙的小混混形象惊到不知道如何自圆其说,朱一龙从形象上,首先实现了质的突破,他非常成功地演出了人物的“形”。

接下来他需要完成的是莫三妹这个人物的“神”。用铁汉柔情来形容莫三妹似乎有些过誉了,但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词来概括莫三妹这个人物。他看似吊儿郎当不务正业,但其实他内心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看上去对任何人任何事满不在乎,实际上他心地善良柔软,当小文舅妈怀疑他偷了戒指时,他不惜脱到只留一条内裤自证清白。

看似不在乎别人评价的莫三妹其实内心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看似谁也不关心不在乎的莫三妹其实心里有很深刻的爱,只是因为没有人关注他没有人认可他,使他失去了安全感,他用满身的刺保护自己,小文正好与他是一样的人。

他们的相遇,相知,相依都是因为身边亲人的疏离,使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因为彼此需要而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莫三妹父亲的固执和不善于表达情感的性格,都是形成莫三妹性格的原因。

基于这样的人物设定,朱一龙势必要精准地展现莫三妹与外表全然不同的内心,他需要在这完全相反的表象与本质之间找到一个自然过渡点,个性的展现不能太刻意,稍刻意就会让人感觉到浮夸,这对于本身性格与莫三妹完全相反的朱一龙来说,无疑是难题,形象上与本我完全相反,但展现内心戏时又要贴近于本我,这就要求朱一龙做到收放自如。

朱一龙很出色地完成了两者之间的自然过渡,从做事毫无章法的小混混蜕变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父亲,莫三妹因为小文而得到求赎,人生从此有了目标和方向,最终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专业的入殓师。

这是一部需要高度配合才能演绎出色的电影,杨恩又作为童星演得非常好,但作为童星,她是需要老演去带戏的,我们在放出的片花中也看到朱一龙为了拍好每场重头戏,想尽办法去让杨恩又达到角色需要的情绪,戏拍完之后又怕小演员受伤,想方设法哄杨又恩开心。

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双向实现的,剧本立意和情节设定的成功以及演员之间的配合缺一不可,后续剧情中小文母亲的出现个人认为太过突兀,是影片情节上的一个遗憾,但瑕不掩瑜,朱一龙和杨又恩,以及老演员罗京民的倾情演绎,使观众忽略了情节上的缺憾,所以人个认为是朱一龙和杨恩又成就了这部电影的因素更大一些。

至于说杨又恩全程碾压朱一龙,这句话本身就带有很浓的偏见,靠杨又恩一个童星卖不出16亿的票房的,而且这是一个双向救赎的故事,想讲好这个故事,两个人缺一不可。

放下对朱一龙的偏见,或许对电影本身更公正。

是朱一龙成就了《人生大事》还是《人生大事》成就了朱一龙?

如果是端水大师,会回答曰相互成就。这样都不得罪,只不过对这个问题本身有些敷衍。

评论一件事如果有了端水心态,那么就评论本身的意义而言很显然是极不负责任的,所以我选择忽略问题之外的因素就问题的本质进行回答:个人以为,《人生大事》之所以能以小成本制作取得意想不到的16亿高票房,人保戏大于戏保人,而这个人不只有朱一龙,还有杨恩又和罗京民。当然,还有其他一众出色的配角,这里不一一细说。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人生大事 这个故事 完全相反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