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天策府》剧照
粤剧《决战天策府》自2014年首演以来,全国巡演平均上座率超过七成,几乎场场爆满。这部首次将网游融入传统戏剧的作品吸引了众多老戏迷以及年轻人的目光。也因为这部作品,传统剧院里鼓掌叫好的除了白发苍苍的老人,还一反常态地增添了许多激动不已的年轻人,不少人纷纷表示,在看完《决战天策府》之后爱上了粤剧。
而打造《决战天策府》的恰恰是几位80后年轻人。大学主修人力资源管理的玲珑是主要编剧之一,她自小听粤剧长大,有过8年电竞比赛经历,也曾做过音乐,正是她的这些“跨界”经历和想法,让这部引爆粤剧圈的《决战天策府》有了雏形。
在许多年轻人的想象中,玲珑这位名声在外的资深游戏玩家应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然而生活中的玲珑其实颇为正经:她爱好典雅,喜读史书,时常穿着汉服逛街、上班,偶尔弹弹古琴。闲时她也喜欢制作各类甜点,手艺颇为高超。单看外表,确实很难把她与“电竞玩家”这个形象联系起来。
玲珑
曾是电竞大咖
出生于广州的玲珑自小就听着粤剧长大,无论是吃饭还是洗菜,粤剧永远是她的背景乐,平时邻里的阿公阿婆走过来串门时嘴里也总会哼上几句。不过那时粤剧于她并没有什么太特殊的感觉,反而是妈妈偶尔的感叹让她印象深刻,“她说,她小时候是看这些演员,现在大家还在看这些演员,再这样发展下去路会越走越窄”。
2000年,玲珑上大学,家人建议她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由是这个专业可以提高情商。自小爱看书、喜静的玲珑并无异议,若不是大三的时候一位朋友带她接触网游,她觉得自己可能会在人力资源的道路上一直发展下去。
最开始,玲珑和伙伴们并不清楚“电子竞技”这个概念,很长一段时间,她打游戏只是因为在游戏社群里可以享受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的感觉。彼时的电竞赛事奖金很少,玲珑得到最多的奖品是鼠标、键盘等电子设备,后来都被她一股脑地堆在床底下了。
毕业之后,依然坚定地朝着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前进的玲珑逐渐放弃了游戏,但她慢慢发现,自己和公司里的一些90后在沟通上有了障碍,“就是你不能快速地跟上他们的思维方式”。玲珑笑道,她决定重拾游戏,“算是出于一个‘高大上’的目的吧”。
她开始在工作之余重新投入电子竞技比赛,只要是有比赛的游戏都会尝试,而父母对此也并不反对,“我真的是在成年之后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时才去做这个事情,也确实没有对我的生活产生太多干扰”。
在那个电竞职业化尚不成熟的年代,玲珑可以算是“大神”,经常抽空参加各类赛事,甚至代表我国参加过国际性的电竞赛事。有一次她下了班穿着西装直奔赛场,工作人员还误以为她是同事,让她离开选手区。如今说起这段往事,玲珑仍忍俊不禁。
在玲珑身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特性:“古典”与“潮”,在发小眼中,她喜爱古典音乐,自小就是文艺青年。“但我其实也是挺潮的一个人。”而在30岁的关头,她毅然离开了原来的行业去应聘游戏策划,“算是不给自己设限的人吧,一直都在往外跳”。
因使命感创新粤剧
2011年,因为多年的游戏伙伴离开了,玲珑彻底放弃了游戏。彼时她已年届三十,开始学古琴,偶尔陪着妈妈一起看已看过无数遍的粤剧。妈妈讲起粤剧时脸上的惆怅又牵动了玲珑的心,她慢慢觉得,即使自己并非粤剧从业者,但对于粤剧的复兴她也有责任。
“当你看着从小接触的文化在不断地凋零的时候,心里其实非常难受,会有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此前玲珑和广东省粤剧院就有过接触,她的毕业论文题目便是“粤剧青年演员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研究”,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她认识了如今是国家一级演员的青年演员彭庆华。一心想帮助粤剧打入年轻人圈子的玲珑,在那时心里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想到了可以做一个粤剧+网游的跨界尝试。
2013年,她将想法告诉了彭庆华,意外的是彭庆华接受得很快,“他自己平时也有接触网游,而且我当时的改编想法也已经很成熟。随后就去找游戏的出品方拿了口头授权”。
渴望创新的粤剧院很快接受了他们的想法,而粤剧院的编剧冯敏仪作为项目统筹和粤剧编剧也参与进来。冯敏仪家算是半个粤剧世家,祖上两代皆有人从事粤剧工作。冯敏仪自小由从事粤剧幕后工作的姨婆带大,姨婆去世后,她便决心从事粤剧创作;平时冯敏仪就喜好角色扮演,听到玲珑的想法感觉非常新颖。
然而,把想法变成实践是困难的,“网游+粤剧”的形式没有人实践过,所有的一切都要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去实现。“我先把游戏角色打到最高等级,然后又把所有的NPC(非玩家角色)对话反复看了好几遍,再通过创作把故事串起来。”为了透彻研究剧情,玲珑将游戏打通了关,每天对着游戏地图研究怎么守城与进攻,剧本最终由玲珑、冯敏仪以及野火大鸿三位编剧合力完成,至今已修改了60多稿。
最开始他们没有经费,冯敏仪笑称那个时候他们是“最穷剧组”。粤剧院内也有许多人在观望,前途的不明朗让《决战天策府》团队一度停滞;然而这期间也有许多让冯敏仪感动的事情,“我们的一个导演老师,七十多岁了,在我们经费没有着落的情况下还肯和我们一帮年轻人一起去拼”。
一个月完成下半场
2014年4月正式立项后,同年8月,这部戏的5分钟试演版在动漫节上反响热烈,许多游戏迷争相为《决战天策府》做自发宣传。让冯敏仪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12月《决战天策府》的一小时试演,当晚原本是彭庆华的粤剧专场演出,粤剧院领导决定上半场演出传统粤剧,下半场演出《决战天策府》。
冯敏仪
结果出乎众人意料,《决战天策府》的演出非常成功,现场气氛热烈。演出时冯敏仪坐在后台打字幕,粤剧院副院长陈奔突然向她走过来,“他说咱们要不直接在字幕上打‘一个月后公演’的消息?”冯敏仪当时就愣住了,万分犹豫,毕竟《决战天策府》的上半场从有想法到公演足足花了一年多。
冯敏仪记得自己当时一脸错愕,但陈奔没给她多少时间犹豫,为了趁热打铁,他当即就做了决定,《决战天策府》将在一个月后公演。
“那段时间真的是完全崩溃了。”大部分时间冯敏仪都泡在了粤剧院,最累的时候一天只睡45分钟,睡醒了继续改剧本。她坦言,那一个月里和家人几乎都没有交流。
剧本唱段频繁地改动对演员来说也是挑战,但剧本还是在彩排之后有改动。冯敏仪记得,公演之前,主角彭庆华大概只能背下九成半的台词,但庆幸的是,在公演当天演出还是很流畅,现场掌声雷动,这让玲珑和冯敏仪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决战天策府》走入了剧院。而随着名气慢慢变大,冯敏仪发现,本地的老戏迷也并不抵触这种创新。他们并没有因为《决战天策府》打着“网游”的名头而排斥它,甚至有一群头发花白的香港老戏迷,但凡这部戏在广东演出,他们便会包车过来看。
演出结束后通常会有演员签名会,很多老戏迷和年轻人一样,安静地排队等着签名。这让冯敏仪尤为感动。
“所以说,我们这部戏有青睐粤剧的老观众,也有喜爱网游的年轻粉丝。”创作的起始阶段,《决战天策府》主创们就定下设想,按照粤剧和网游的元素6:4的大概比例进行创作,然后逐步加大粤剧的比重,“因为我们的初衷就是想让对粤剧不了解的人走进戏院看粤剧”。这种改动并没有让年轻粉丝减少,不少人更是留言说,“就是因为《决战天策府》才喜欢上了粤剧”。
背靠传统面向未来
本地公演成功后,《决战天策府》开始全国巡演,一开始团队成员有许多忧虑,毕竟粤剧外地人很难听懂,但很快冯敏仪就发现这不是障碍,“有网友提到听不懂,马上下面就会有人解释:他们有普通话字幕”。
在北京演出时,剧院的位置很偏,但仍有许多粉丝克服交通困难进去看戏,演出上座率超过七成;在上海演出时,上海戏剧学院的糜曾教授也去看了,冯敏仪还记得他的评论:“他说他上一次看的粤剧还是红线女老师的戏,这是第二次看粤剧,他很开心粤剧还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而回到广州演出,《决战天策府》更是火爆。剧院一般会在观众席后区给工作人员和设备预留两行工作位,但往往因为观众反应太热烈,最后只能留下一半的工作位。对此冯敏仪和玲珑却觉得很欣慰,从前人们看戏不怎么愿意花钱,如今,粤剧又重新走入市场,充满活力。
尽管好评不断,但质疑也一直伴随着这部戏,“是不是粤剧、有没有颠覆传统”一直是围绕着这部戏的一个主要争议。
在冯敏仪看来,《决战天策府》有粤剧的魂、网游的形,“我们主演说过一句话:艺术不是像做实验,这种元素放多少那种元素放多少,它无法量化,但当你把所有的元素放在一起之后,你就知道,这就是粤剧”。
玲珑也不喜欢用“颠覆”这个词来形容《决战天策府》,“我们都是按照传统的戏剧用语来写的,我们是坚守着传统去创新的,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背靠传统,面向未来”。
冯敏仪和玲珑一样,她始终都记得自己的初衷,“作为南粤儿女,我们有这种使命感,我很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去陪粤剧走一段路。我有多少能力,就去推动多少事情”。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