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年都没有换过的朋友圈背景,来自几年前的一次旅行,在恩和的青旅前随手拍下。
那天阳光很好,草也绿得懒散,远天云影疏淡,最重要的是,记得当日的心情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愿得偿的满足,那满足感今日看来甚至有些来的莫名。
“我想去看草原”,正是这次出发前不久,强烈的念头突然抑制不住地闯入脑海,然后久久挥之不去,以致于当时日常生活随处可见对“草原”的执念。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生平第一次离这句诗这么近的时候竟然不是因为某个“窈窕淑女”,而是一片未知的风景。
有时不得不承认语言的边界是确乎存在着的,比如我尽力想要描写清楚当时的细微感受,却发现往往至于失语的状态,而它显然也不是一句烂俗的“诗与远方”的概括所能涵盖,当然也有我力有未逮的原因在里面。
大概有一个原因是人总是会习惯性地忽略身边的日常反而愿意去臆想、美化一个“远方”的存在,尤其愿意忽略那个“远方”正是其他一些人的日常。
比如见惯了海边潮起潮落的风景,我也会时常惊异于好些朋友对于海的想象与执着。推己及人,大概如此。
总之,在经历了几天心神不在的魂游状态后,还是忍不住买了张火车票,背起包就义无反顾地冲向呼伦贝尔了。在为数不多的背包客生涯里,那大概勉强算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是不是独行,身边还有一位兄弟陪着我一起“发疯”了。
至于那次为期两周左右的旅行细节,大致比所有畅销的游记类书籍记载的要稍微平淡一些,当然也有赶车、夜宿、大雨封路、偶遇,幸运的是在一个晴朗的夜空下看了一场平生最清楚的流星雨,除此以外,其实比想象中要平淡许多。
当然,这都是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站在几年之后的时间视点上回望过去,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恐怕还做不到像《大雁塔》的作者那样充满了“贤者时间”的姿态。
当时基本上都处在一种执念被满足的状态中,而仔细想想,后来的自己是喜欢“卧游”多于“壮游”的,但如果没有那次被执念支配的冲动,至少就少了一张可以用作朋友圈的背景。
曾经读到过一句很打动我的句子——远方一无所有。不好猜测写下这句的时候作者的心思,单从音韵与语义的向度上当然也可以拆解出精妙的想象,只是那一刻抓住我的是瞬间的感觉与拉扯——去看了草原,然后呢?
那一刻多少理解了《大雁塔》里的倦怠之意,只是很多时候,不需要追问,也不应该追问,记得开始足矣。
好多年过去,说不好是什么原因,也许只是单纯地懒,自从换了这张背景后,一直没动过,每次打开朋友圈,最先入眼的总是它。
有时候我会觉得那些风景、气息、对话,像看别人的故事更胜过自己的经历,那些说不清出于什么因由被点燃的执着,比如强烈的“我想去看草原”的冲动,逐渐消弭在平庸的日常里不见踪迹。
更多时候,偶然瞥见时间夹缝里的画面,远去的是一个义无反顾的背影,就这么一语不发地、决绝地走开了。
———————————
我是晴空,一个安静写字的up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