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女单比赛的结果,或许出乎了很多人的赛前所料——
冬奥会前,不少人预判的是“俄罗斯三娃”包揽前三名,也就是下面这三位:
从左到右,分别是特鲁索娃,粉丝昵称“莎莎”;
瓦力耶娃,一般被称呼名字“卡米拉”;
以及谢尔巴科娃,粉丝昵称“千金”。
三人的年纪,不过十五六七岁。
但今晚赛果已出,卡米拉因多次摔倒、位列第四。
千金夺冠,莎莎亚军,日本选手坂本花枝季军。
赛期中最大风波,莫过于团体赛结束后曝出卡米拉的禁药疑云。
目前的进展,是14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决定允许卡米拉继续参赛,但倘若她排名前三,暂不举行颁奖仪式。
过去包括现在,在大多数人眼中,俄罗斯花滑都算得上是一片风光。
派出的这三位小姑娘个个拿过世界冠军,奖牌几乎手到擒来。
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国媒体的新闻标题也极尽赞美之词,天才少女、天才萝莉之类的称号几箩筐。
只不过对俄罗斯三娃来说,“天才萝莉”的称呼倒也不全是好事。
她们的数位前辈,都曾一代又一代地被冠以这一头衔。
然后迅速地被后浪替代、被淘汰,一瞬荣光消散在大众视野中。
所有人都见证了俄罗斯花滑女单在冰面上极致的美,但或许也是时候,意识到光鲜背后的残酷。
01
美丽而残酷,这个词用来形容俄罗斯花滑女单再合适不过。
花滑在俄罗斯的竞争强度,堪比乒乓球之于中国,国内冠军比世界冠军更难拿。
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国内竞争极为激烈,许多女单选手年仅20就被迫退役。
队伍内更新换代的速度,比国外观众记住选手名字的速度还快。
还记得曾经火遍全球、cos美少女战士水兵月的花滑选手“梅娃”吗?一度被誉为“花滑女王”。
上一届平昌冬奥会她还在大放异彩,当时她已将上一代花滑女王金妍儿和浅田真央的记录都突破了。
离花滑界的大满贯,就差最后一枚奥运金牌。
倘若拿下了,她便是金妍儿之后第二位拿下大满贯的选手。
梅娃比完最后一场后激动地泪洒现场,现场观众为她欢呼。
所有人都觉得梅娃胜券在握,直到她的同门师妹扎吉托娃杀出。
一身红裙,如精灵般轻盈又利落有力地跳了一曲《堂吉诃德》。
结尾连做数个高难度动作,全场轰动。
最后扎吉获得金牌,梅娃获得银牌。
论实力,二人不相上下。那场比赛谁输谁劣至今都有不同看法。
体育界盛赞这对俄罗斯双姝,津津乐道于北京冬奥会时不知谁会拿金牌。
毕竟那年,梅娃才19岁,而她的师妹扎吉才16岁。
然而四年后的结果,已经摆在了诸位眼前——二人皆无缘北京冬奥。
新一代的16岁小将,已经完全取代了她们的位置。
梅娃于22岁宣布退役,扎吉虽未正式宣布退役,但于2019年宣布了休赛一年半,之后又撞上了疫情停赛。
“梅娃”梅德韦杰娃
扎吉于平昌冬奥会夺冠后,一度被视为俄罗斯花滑界历史性的人物。
因为她十分幸运地赶上了几大赛事,在短短两年之内就集齐了大满贯——奥运会、世锦赛、欧锦赛、总决赛冠军。
他人终其一生没能达成的成就,她两年内就已达到。
媒体评价她都不是用“冉冉升起的新星”,而是要特别注明“冉冉升起的超新星”。
然而这两年的惊人光芒,在两年后乍然被掩盖。
2019年3月的琦玉世锦赛上,扎吉还拿下了冠军。
结果12月的花样滑冰大奖赛都灵总决赛上,扎吉连领奖台都没登上。
都灵的冰面上,昵称“飞天”的科斯托纳雅拿下冠军,总成绩高达247.59分、刷新世界纪录。
飞天2003年出生,彼时又是16岁。
而扎吉在自由滑比赛中受伤,此后还缺席了表演滑项目,总成绩为 205.23分,无缘冠亚季。
9个月,这便是俄罗斯花滑女单换代的速度。
在外人眼中,俄罗斯风光依旧。都灵的花滑女单领奖台上三位都是俄罗斯女孩。
无人能想象扎吉多落寞,那时她年仅17。
17岁的花滑女王,已经必须要面对新旧交替的王冠之争。
都说世间一大恨事,是“既生瑜,何生亮”。
那放在俄罗斯花滑女单,就是“既生瑜,何生亮、亮、亮、亮、亮”。
梅娃、扎吉、飞天……一代掩盖又一代。
大众印象里,天才是稀少的,一个时代里只会闪烁一颗北极星。
但近些年的俄罗斯花滑界偏偏天才太多,领奖台的位置只有三个,于是人们只能眼见着多位俄罗斯女单选手如火流星般耀眼、坠落。
下一颗流星想要被人们记住,就得更疯狂地燃烧自身。
02
现在大家调侃的“俄罗斯三娃”,其实是第二代版本。
第一代版本里没有卡米拉,而是上文中取代扎吉夺冠的飞天。
当时都灵领奖台上的三个人分别是飞天、莎莎和千金,这是第一代“俄罗斯三娃”。
从左至右分别是莎莎、飞天、千金
飞天2003年出生,莎莎和千金2004年出生。
但由于身体发育、伤病与感染新冠,飞天的比赛状态下滑。
“俄罗斯三娃”的位置,被2006年出生、狂破世界纪录的卡米拉代替。
之所以如此强调她们的年龄,是因为俄罗斯花滑女单最大的门槛便是发育关。
竞技体育里,年龄是必须直视的难题。
小女单运动员们发育前体重轻,做跳跃动作更轻松。而发育后体重上升,跳跃就相对吃力且容易受伤。
中国冰舞运动员王诗玥就在采访中提及,为了控制体重、体型,她训练时甚至不敢多喝水。只能喝一点点、让嘴不渴而已。
且物理学上讲,快速的旋转需要细瘦的身体轴线,身体平整才能转的更快。发育后的女性曲线,会加大高级别跳跃的难度。
这决定了花滑女运动员必须珍惜十三、十四岁,正是最容易在跳跃上出成绩的年龄。
打好了基础,接下来就是上正式比赛历练。
15岁会正式升入成人组,由此迎来短暂的发育前黄金期。
“俄罗斯三娃”之一的莎莎,就是14岁、2018年在世青赛上完成了四周跳。
她是史上第一个于比赛中完成勾手跳Lutz四周、后内点冰跳flip四周、外点冰四周跳toe loop的选手。
在她之前,四周跳是男子花滑的专属。
女选手由于肌肉爆发力相对较弱,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能突破四周跳的天堑。
莎莎的成功,把全球比赛的难度往上推了一个大台阶。
这就相当于数学考试,过去全校都没有能做出最后一道附加题的人。
现在莎莎做了,花滑女单正式进入四周跳时代,全校学霸正式进入“不做附加题就拿不到第一名”时代。
然而一个时代的开荒,就意味着上一个时代的终结。
四周跳的出现,或多或少也加速了上一代女单运动员选择结束生涯。
在其他国家,年龄超过20岁以上的花滑运动员并不少。
但在俄罗斯,寥寥无几。
被称为“天才萝莉”的她们在太小的年纪里就接过了璀璨沉重的王冠,这成就了俄罗斯花滑女单表演独有的气质——高傲而凛冽。
但同时,也让她们无所适从于被换代之后的境遇。
利普尼茨卡娅,粉丝昵称“软卡”。
她曾是欧锦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子单人滑金牌得主,也是奥运会史上自1936年以来最年轻的奥运金牌得主。
索契冬奥会上,一舞动天下。
从昵称里的“软”就能猜到,软卡的身体柔韧度极好,旋转速度也快。
她做出的贝尔曼旋转尤为一绝,双腿近乎一条直线,上半身与腿形成柔美的水滴状。
最为难得的是软卡的艺术表现力很好,她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表演《辛德勒的名单》,一身红裙象征着电影中唯一一个有色彩的红衣女孩。
电影中,女孩目睹了家乡满目疮痍,亲人邻友一个个被屠杀,伫立在人群中慌张绝望。
比赛中软卡对此的诠释,是两次无措空洞的深深回望
然而这样的软卡,在发育期到来、体重增加身体长高后陷入了瓶颈。
16-17赛季的俄罗斯大奖赛上,软卡由于脚伤还不得不临时删减了难度动作。
那场她情绪低沉,与两三年前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
17年9月,年仅19岁的软卡宣布退役。
她的母亲透露,软卡患上了厌食症。
而退役原因正是厌食症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治疗厌食症的过程中也遭受了身体与心理的巨大折磨。
所幸后来经过长期治疗与修整,软卡的健康逐渐恢复,并谈恋爱、结婚生子,迈入新的人生阶段。
03
其实花滑界并非“容不下”发育后的女孩。
只是发育前后的滑法自然不一样,需要运动员适应转变。
但与16岁左右巅峰期、更容易做高难度跳跃的小运动员相比,成年总归是一点弱势。
软卡、梅娃这些顶尖运动员,渡过发育期后其实照样是世界前列、处于普通运动员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大多数天才少女,都放弃了继续比赛、参与竞技的选择。
或许对曾在熔岩之中挣扎、惊艳过世人的她们来说,不愿意、也不必要甘为低谷。
花滑本就是一项强度大、难度大、伤病多的运动,不如彻底退役修整伤痛。
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就俄罗斯目前的人才济济,她们似乎也没有坚守的必要理由。
一茬又一茬水灵挺拔的小女孩在涌现,创下一个又一个新纪录。
俄罗斯目前还在活跃的花滑女单成员里,唯一的例外是图克塔米舍娃,昵称ET姐。
如果继续拿乒乓球做类比,她就是花滑界的波尔。
流水的乒乓队员,铁打的波尔;流水的俄罗斯天才萝莉,铁打的ET姐。
96年出生的她,巅峰期其实是2012年前后。
索契冬奥会前,她遭遇发育关身体变化、无法保持竞技状态,选拔赛仅获得第十、落选冬奥。
14年时,ET姐短暂复出并斩获3枚金牌,之后又再度沉寂。
外界甚至没有太多人追问她的去向,当时已有新秀登场,人们默认ET姐处于半隐退状态。
直到六年后,ET姐从国内小将的厮杀场中站出,再度登上世锦赛的领奖台。
从她升入成年组算来,ET姐因为发育与俄罗斯女单的激烈竞争错过了两年冬奥。
重回赛场时她24岁,同龄的选手早就退役了,同场竞争的多是比自己小八九岁的少女。
她们能做更高难度的动作,也更能迎合四周跳的趋势。
但ET姐还是稳稳当当地从小将手中抢走了亚军,创造了俄罗斯花滑史上的传奇。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只是沉寂的多年内经历了多少挫折,只有她自己知晓。
六年时光,她的状态已经与轻盈跳脱的小将们完全不同。
与经验与风格相对稚嫩的小女单比,ET姐风格独树一帜地成熟而迷人。
情感表达也更为老道,拿捏着表演中的一颦一笑。
她的技术经过长久的磨炼已经趋于稳定,每一次落冰都能瞧出ET姐用刃技巧的纯熟。
看她的表演,不会有担心她歪了、飘了的担忧。
俄罗斯目前的花滑女单境况,其实一直存在类似“拔苗助长”“功利化”的争议。
男子花滑的技术迭代,前后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打磨;而女子花滑四周跳的技术迭代,不过这几年。
ET姐的例子证明,技术与表现力需要时间的打磨。
几个俄罗斯小女单历史性地快速刷新难度的天花板,但同时,受限于年龄经验与追求难度,“俄罗斯三娃”或多或少都存在技术缺陷。
譬如落地不稳,用刃的技巧有瑕疵。
但作为四周跳时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些缺陷无可指摘,探路者总免不了试错。
参与两届奥运、拿下过世锦赛奖牌的日本花滑女单选手铃木明子,曾因厌食症体重降到了32公斤。
在根据自身经历举办的“女性健康”讲座里,她对“低龄化退役”有这样一些描述:
“爱惜自我”往往和“竞技性”不相容。
十几岁的选手,父母不仅要看到作为“运动员”的一面,更要看到作为“人”、作为“女性”这些应该被照顾的部分。
在她眼里,过小的年纪可能会让选手甚至还来不及接受自己、接受女性的特质,甚至来不及享受运动的魅力、而是困于成绩。
花滑不只是时间的竞赛、不只是跳跃,而是一项各种元素组合而闪耀个性的运动。
“希望不再发生运动员在没有自我接受的情况下就被剥夺了现役时间。”
索契冬奥会上的铃木明子,上文引用翻译来自@酡颜tuotuotuo
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花滑女单四周跳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内部令人生畏的更新换代。
一代代天才的迅速尝试与铺路,竞争激烈带来的置于绝地而后生,都在激发少女们的斗志与决心。
于运动员个人生涯而言,一切是残酷的。
她们无异于在刀锋上起血舞,白夜中燃焰火,明珠被迫彼此争辉。
但于身处当下的人们而言,唏嘘惋惜之余,一切又是动人而惊艳的。
我们有幸见证了花滑女单众星闪耀、技术突飞革新的时代。
或许对她们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对正接过沉重王冠的女孩们投去热烈的掌声与欢呼,歌颂勇气与坚毅。
记住她们,曾如精灵飞动的身影;
也看到其背后,值得反思与铭记的辛酸。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