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是指“血统属于母亲方面的”。母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制社会。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
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原因等问题,历来分歧较大。恩格斯在《起源》中指出,母权制的推翻,乃是女性遭受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是人类经历的、最激烈的革命之一——最早的阶级压迫,是与对妇是女的奴役同时发生的。
但他又认为,这一革命并不需要侵害任何一个活着的氏族成员,即此似乎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渡。
而对这些论断的理解不同,产生了对过渡原因、过程的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男女间由自然分工向社会分工转变,这是阶级未出现前男女间对立的起因——矛盾和斗争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私有财产的出现而激化,母权制被取代是这一斗争的产物。
林蔚文通过对“不落夫家”等婚姻习俗的分析,提出在转化过程中母系氏族并非俯首贴耳地恭听父系氏族的命令和摆布,而是采取一系列顽强抵抗和斗争的措施。
满都尔图则是认为这一过程是自发的,经历由低级到高级、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男子经济地位的日益提高,为世系的转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由婚姻关系的相对稳定,对偶婚的进一步发展使子女有了可确认的亲生父亲;男子的生产上作用和他在传统的财产继承方面的无权地位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母权制的覆灭。这一斗争是长期复杂的,换言之,母权制的残余在很长时期内存在。
母系社会,是指母系氏族制社会,又称女系社会。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
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类体质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称作“新人”,属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到母系氏族制后期,现代人形成,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我国境内的新人化石和文化遗存遍及各地,其主要代表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等等。
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先始。
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
母系社会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
在母系氏族制后期,也就是新石器早期,这一阶段的打制工具有较大改进,并发明了弓箭。其生产部门主要是采集和狩猎。
人们学会缝制兽皮衣服,产生了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同时,出现了族外婚,形成以一个老祖母为核心的氏族制。由于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便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在母系氏族制形成时是禁止内婚的,氏族成员进行族外群婚。因为实行族外婚制,子女跟随母亲,因此是无父无夫的国度。
在生活时代有限的原始社会下,氏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血缘关系是维系氏族成员的纽带,互相保护,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
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女性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
从简单的分工中,不难看出,女子从事的职责比男子从事的狩猎有比较稳定的性质,是可靠的生活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她们是氏族组织中的重要成员,她们的活动是为了氏族集体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衍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妇女在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遍受到重视。
世界各地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形态,在成文史出现之前已大部消逝,但其残余在阶级社会中尚存。在近现代部落民族中,只有少数处于母系氏族阶段,如北美印第安人的易洛魁部落与我国的摩梭部族。
在母系氏族阶段,妇女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制备日常衣食并主持家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有重要作用。
女男群婚尔后是对偶婚,妻夫各居自己母亲家里,或是夫居妻家,结合不稳定。氏族中设有议事会,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一切重大事务,选举产生氏族长。氏族中的全体成年女男都可参加议事会。担任族长的一般是年长的妇女。
在我国,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及细石器文化等等。
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发展时期。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迄今为止,有关中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还比较缺乏。
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摸索出磨制石器的新技术,又发明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和纺织业,皮革加工和缝纫技术也有进步,原始手工业及副业出现等等。
人类除利用天然洞穴居住之外,又开始营建房舍。在河谷台地水源便利之处,逐渐形成村落。人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原始审美和宗教观念继续发展,并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符号。
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主要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有:陕西大荔人、山西襄汾丁村人、山西阳高许家窑人、广东曲江马坝人、贵州桐梓人、湖北长阳人、北京周口店新洞人,以及辽宁喀左鸽子洞等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有:山西朔县峙峪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辽宁建平人、广西柳江人,以及宁夏灵武水洞沟、河南安阳小南海、河北阳原虎头梁等文化遗存。
大约在四、五万年前,当由古人进化为新人时,中国原始社会就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到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时,在考古学上属于中石器时代或属于新石器时代初期,母系氏族公社向前迈进了一步,到了距现在大约六七千年时,达到了繁荣时期。
延续
母系氏族以母系血缘维系的,并且由母系关系传递,即由祖母传给母亲,由母亲传给女儿,由女儿传给孙女,依此类推,永不间断。有女儿不算断根,但是只生儿子则是断根,必须过继女孩为继承人。
在仰韶文化的遗存中曾发现一些子女随着母亲埋葬的现象,是母子关系无比亲密的反映。
第一个氏族成员,不管其性别如何,她或他都属于母亲所在的氏族,而不属于她或他父亲的氏族。父亲是氏族以外的人。
当时人们信仰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人们就把该物视为自己的祖先,这就是图腾。古代有些姓氏来源于图腾,并从女字。
如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商祖先),今天仍有人称鸡卵为“鸡子”,商人以子为姓。姜嫄履巨人迹而生周朝祖先弃,周以姬(迹)为姓。秦祖先女修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为嬴氏。这是他们的母系与某种图腾的结合而生人类的见证,是其无父无夫的反映。
古老的姓氏中,如姜、姚、妫、姞、安、晏、娄、嫪、妘等,多从女字旁,而姓本身是由女、生组成,这是姓氏从女,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的反映。妇女在生产起重要作用。
在原始的生产分工中,男子从事渔猎活动,妇女从事采集活动,采集活动比渔猎活动的收获稳定,供氏族成员糊口度日。
妇女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发现了植物生长成熟的条件,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对作物生长的规律有了认识,终于由妇女发现了农业,在北方从狗尾草中培养出了谷子,在南方从野生稻中培植成了稻子。
时间在六七千年前,形成了刀耕火种的锄耕农业,因农业的发展,可以挤出一些粮食喂养动物,逐渐驯养出了狗、马、牛、羊、鸡、猪等牲畜,出现了畜牧业。
同时,出现了制陶业、编织等,这些活动主要由妇女从事工作,而男子还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在渔猎生产中,参加农业、畜牧业活动不多。农业、畜牧业,再加上古老的采集活动,就使妇女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寻求者和加工者。
同时,妇女还是管理住所、保护火种、抚育子女、从事制陶、纺织和缝纫等工作的承担者,这些活动与男子的渔猎生产活动比较起来,既稳定又重要,领域也宽广,从而奠定了妇女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尊重女性和母系氏族社会的基础。
后来,妇女沦为奴隶般的地步,正是因为丧失了这种重要的经济基础。
当时,男人和女人根据身体特征分工,一般男人负责捕鱼和打猎,而女人负责采集。显然,收集的食物数量更稳定,也相对更高,而男人的捕鱼和狩猎则不太可靠。
也就是说,当时男性要得到女性的支持,这决定了妇女相对较高的地位。这样,一个由女性主导的“母系社会”就形成了。母系社会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约50,000年前),结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约15,000年前)。
母系社会
随着历史的推进,人类社会逐步进步,人们有了婚姻、生活的概念,认识了他的母亲,也认识了他的父亲,这个男人的社会地位自然上升了。
后来,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农耕时代。人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这需要强壮的身体。
男性在体力上自然优于女性。此时,女性依赖男性。这样,男性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超过了女性,形成了男性主导的“父系社会”。
为什么现在母系社会开始回归?很简单,维系父系制度存在的因素正在加速解体。
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的自主和平等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男女在许多方面已经基本平等。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权力下放必然会带来权力难以维持,或者只能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实施,父权制权力已经难以像以前的家庭那样形成人们内心的真正认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男性生产率骤降,各国实际上鼓励女性从事各种生产活动。这反过来促进了妇女获得知识和教育的权利。
同时,避孕技术的发明极大地解放了妇女,防止她们沦为简单的生殖工具。所有这些都加强了妇女独立的完成。
最后,历史的发展和自然规律是一样的,遵循阴阳交替的运行规律:冬去春来,日出日落,高峰必然下降。
5000年前,父系制度社会开始萌芽,3000年前已经非常成熟了,中国的明清两代可以说是鼎盛时期。今天,历史的钟摆已经逐渐走向母系社会。
笔者看来,现代潮流许多迹象都带有浓郁母系社会“余风”,中性美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性服装、网络名人、男女鲜肉,从李宇春到鹿晗,都可以看出我们一般喜欢的是中性美的形式,男女之间截然不同的界限正在弱化。
因此在了解我国的“女权运动”,“盲目女拳”,以及“男女对立”之前,先了解一番我国摩梭部族的现况吧。
泸沽湖是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界湖,为川滇共辖,属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支流理塘河水系,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我国第三大深水湖泊。
周边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因为摩梭人的存在,在21世纪的今天,仍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被人们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这是引起中外学者和游人最感神秘最感兴趣的摩梭文化现象之一。
然而,这和我国历史上的那些个女儿国,以及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古国是否有关呢?让我们试图找出摩梭文化现象的历史联系与人文发展吧。
一、谢犬仪式
摩梭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
提到他们,人们首先大约都会想到“走婚”,而这主要流行于永宁摩梭人间,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摩梭人在今天都“走婚”的。
“走婚”的摩梭人女性和男性均不结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继后或男性劳动力才会娶妻或招婿。青年女男日间多为集体活动,透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
“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摩梭人称为“摩入”)女方“花楼”(即女方房间),与女方同床后,天亮之前离开(“梭出”)。
这种走婚只依赖感情,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走婚”后,二人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
在摩梭人的心中,“走婚”是庄重的、神圣的。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在13岁以后,大人们都要为他们举行“成人礼”,男孩为穿裤礼,女孩为穿裙礼。
穿裤礼仪式由舅父主持,少年男子手握长矛从正房的屋顶穿越而过,矛相传是摩梭人远古使用的武器之一,长矛头上悬挂一面布旗和一把是舅舅授予甥男的长刀,作为终身携带的武器。
少男换上成年服装后,念祷词,然后少男向客人叩头,并用牛角杯向客人敬酒。穿裙礼仪式由母亲主持,少女踩在猪膘和粮食口袋上,由母亲为少女穿上成年服饰。成年后的女性要留起发辫。并可佩戴不同的饰物如耳环、戒指、手镯等,亦可拥有自己的花楼。
奇特的是,无论穿裤礼或穿裙礼,都有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即谢犬仪式。穿裤礼上,少男必拿些食物,如腊肉,到室外叫狗,拿给狗狗吃,作为人成年时对狗狗的感谢;穿裙礼后,少女要呼唤狗狗进屋,由她给狗狗喂一团饭和一块猪膘肉,表达对狗狗的感谢。
为什么要谢犬?因为摩梭人的神话认为犬是从天神处给人带来五谷种子,甚至有传说说是一条黄狗救了摩梭人的始祖(类似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娲)—— 一位漂亮美丽的姑娘,这才有了摩梭人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
因此,狗在摩梭人的心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而摩梭人和狗之间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和北方草原上的一些游牧民族一样,是不吃狗肉的。
多年前,笔者看过一部纪录片,里面介绍了泸沽湖附近一群“摩梭人”有些特别的婚恋习俗——走婚。
他们认为,男女双方如果结为伴侣,并不需要单独成立一个家庭,而是在女方同意的前提下,由男方到女方家过夜。
生下孩子则由女方的大家庭抚养,男性需要照顾的,是自己姊妹家的孩子。
纪录片虽清晰度不高,但给我带来的震撼却格外真切。
明明是在遥远的山区,他们却活的比我们更“文明”。这样的生活方式连母系社会都不算,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笔者请教了一位云南的同学,他告诉我“走婚”在当地已经基本消失了,现在最多只当是传统习俗,由导游简单地讲给游客听。
笔者知道后有些怅然若失,于是重看了那部纪片,希望能将“走婚”的大致情况介绍给大家:
在那与天空一样洁净的澄澈湖水旁,曾经的摩梭……
上世纪90年代,导演周华山在摩梭山区生活了一年多,进行母系文化研究,并拍成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长期以来,摩梭人一直被人所误解。
母系氏族的生活方式,走婚文化……让他们不断被议论、被质疑、被恶意揣测。
然而当周华山走进摩梭人的生活中后,却收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启迪。
“没想到,跑了半个地球 ,居然在这个长期被人们视作“落后” 、“愚昧”、“无文化”的摩梭山区,才找到心中的桃花源。”
摩梭人的婚姻观、家庭观和性别观,直到今天看来,依然令人反思良多。
关于平等,一位摩梭姑娘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生完孩子后,有朋友打电话询问是男是女,结果她和母亲都只顾看孩子健康不健康,完全没注意孩子的性别。
“当时只注意了手和脚怎么样,没有注意孩子是男的还是女的。”
摩梭人依然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但却不存在男尊女卑,或是重女轻男的现象。而是“重女而不轻男”。
男女双方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感情,选择自己的人生。

现代社会谈及女权,其实何必一定要把男女敌对起来,不管男女,都有可能遭遇不平等,因此我们所追求的不应该是片面的男权或女权,而应该是平权!
关于独立
“如果我听别人说我是谁的老婆,我觉得特别不舒服,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怎么能说他是我的什么,我是他的什么。”
“我是我,他是他,最多我会告诉别人,他是孩子的爸爸。”
忽然想起舒婷在《致橡树》中描述爱情的样子:
“不是谁攀缘了谁,不是谁歌颂了谁,不是谁滋养了谁,而是两个高大独立的个体,有着相同的信仰和姿态,像木棉和橡树一样,彼此独立,相互致敬。
最好的婚姻永远是势均力敌,共同成长,拥有保持着独立的人格。”
 关于走婚
提到摩梭人,总不可避免的要说到“走婚”。
男女双方不娶不嫁,不建立家庭,晚上男方会到女方家居住,白天仍在与母亲同住,如果有了孩子,孩子则由女方大家庭共同抚养长大。
外界因走婚,常常觉得摩梭人“性随便”,实在是天大的误解。
走婚只会发生在情投意合的男女身上,无关金钱、无关利益、无关门第,一生只与一个人走婚的摩梭人也不在少数。
有游客来到摩梭人的居住地,认为只要看上了女孩子都可以走婚,甚至想让花钱进行走婚。
“很多游客一天到晚都想跟摩梭姑娘走婚,我们就会很客气地跟他说:‘你那么自信吗?你那么有魅力吗?你以为你那么帅吗?’ ”
 “一次一个游客要跟我们走婚,我们说不行。他让我们开个价,结果气得我立刻站起来打了他两耳光,我的一个朋友就跟她说,‘不要以为有钱就什么都能买到,如果你想要那种给钱的走婚,你就别过来了,你的家乡能走这个婚的比我们这边多。’ ”
走婚的基础,是感情和对于女性的尊重。
在双方彼此关系没有固定下来时,是不会随便发生关系,那是对双方的不尊重,也是对这段感情的不尊重。

关于分手和处子
“如果有一天孩子的爸爸跟一个女人走了,跟我分手了,那没办法因为他的心都离开我了,我还把他绑在我身边干嘛?反正我还有那么大的一个家,有我的外婆、妈妈、姐姐、哥哥照顾我。”
“他的爱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走婚的摩梭男女分手后,仍可以自由与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
喜欢便认真在一起,不喜欢便痛快放手,爱情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除了爱情,他们还拥有着一个大家庭的爱。
而对于摩梭人而言,没有什么“处女情结” ,爱情不该被那一块薄薄的所谓的“膜”所定义。
“摩梭人没有‘处子’这个概念,看人不能这样看,对女人要很尊重。不尊重妇女,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母亲。”
关于彩礼
摩梭人的娘家家庭观念实际是很强烈。即使结婚,有了孩子,依然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
一位摩梭的大叔说道,对“彩礼”的观点很明确: “男方要给女方钱,或者说我女儿给他家当媳妇,我不赞成这个意见,我不是卖女儿。”
“你们高兴的话,我们就成一家,但是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
倒也不是彩礼“制度”不好,很多人也借着彩礼看透了一个人。
只是现在的彩礼,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个硬性规定,更有天价彩礼出现,不少人以那彩礼钱判断着能否结婚,却忽视了婚姻的本质——是两个彼此喜欢的人,结成一家人。
别把仪式感,过成了屠宰场。
关于自由
“找了伴侣长辈不会叫你不找,不找伴侣也不会逼你找,谁不想走婚就不走。”
一位摩梭老奶奶这样说道: “有些人跟很多人走婚,有些人只跟一个人走婚,有些人从来不走婚,都是很自然的。”
忍不住想起俞飞鸿每次接受采访,几乎都避不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现在还不结婚,是讨厌结婚吗?你是不婚主义吗?”
俞飞鸿答道:“我不是不婚主义也不是单身主义,我也不是反对婚姻主义,我不反对一切形式,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并且应该拥有更多样的婚恋观。
每个人,不管美丑胖瘦,不管男女,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有权利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
后记:
男女地位、经济独立、感情维系、处女情结……这些被反复探讨的“复杂”问题,对于摩梭人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又或者,关于两性关系的偏见,最开始就是自诩“文明”的人们给自己枷上了镣铐。想要在婚姻中得到优越感或安全感,却在无意中淡化了最重要的彼此尊重和促使两人走到一起的“爱情”。
这是无足轻重,是本末倒置,是自寻苦恼……
也许摩梭人并没有刻意追求哪种“先锋思想”,只是维持了人们被自我定义前,生活最初的模样。
这也是所有人都可以选择的“自由”与“平等”!
参考资料:
1.纪录片《三个摩梭女人的故事》
2.纪录片《消逝的摩梭人》
3.纪录片《不是艳遇:被误解的摩梭族走婚》
4.纪录片《纳人说》
5.纪录片《走婚》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