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了《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人性的枷锁》等作品的极具大众号召力的作家毛姆,为什么会被称作“二流作家”?
他的作品为什么吸引人,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伤痛如何塑造了他?他的伴侣如何帮助他搜集素材?他的间谍生涯如何开始?
今天我们为你一一解答。
✎作者 | 神威
想要试图评价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先生,您可能需要一本辞典。
这是位话题性与争议性满满,著作、八卦同时等身的文学巨匠。而想要找到个阅读他的理由则再容易不过,虽然此人长期被评论为“二流作家”,但其20部长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集、3本游记、9本随笔集外加29部戏剧,委实皮薄馅大,可读性奇强。
祖师奶奶张爱玲,还有加西亚·马尔克斯、伍尔芙、乔治·奥威尔、王朔、白先勇、村上春树等一众文坛宗师都对他推崇备至,也很可能勾起读者好奇之心。再不济,也有人会因为八卦去读他的,这就是读者,不是吗?
在无数对毛姆本人的评价中,传记作家特德·摩根的话语最为有名:“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孤僻的孩子、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一个英国社会名流、一个一战时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救护车驾驶员、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一个二战时的宣传家、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和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
当然了,人本就是复杂而多面的,每一种尝试对人类个体的概括性陈述,都是摸着大象的一个盲人的片面言辞。对毛姆这样一个注定在文学史上有不轻分量的历史人物,全面评价他的任务只能交给历史,譬如,赛琳娜·黑斯廷斯的这本《毛姆传》。
缺少温暖的人生开头
毛姆的童年即使用最宽容的标准也不能说是幸福的,八岁丧母、十岁丧父,丧母之痛伴随他终身也未能痊愈,而父亲在世时二人形同路人,而父亲去世后小毛姆才意识到自己对父亲的浓厚情谊,这是一个悲剧且缺少爱与温暖的人生开头。
而不幸的事情还有其他,失去双亲的小毛姆离开法国来到英国,被呆板木讷的叔婶监护,过着苦闷孤独、缺少沟通交流的生活,雪上加霜的是,在法国毫无口吃迹象的毛姆到了英国开始口吃,在内心最敏感脆弱的儿时遭逢如斯噩运,这种痛楚羞辱与自卑感深深刻入了毛姆的骨头里,恶性循环就此形成,因为苦闷孤独、缺少沟通交流导致口吃,因口吃而形成的痛楚羞辱与自卑感让他更加苦闷孤独、缺少沟通交流。
心理代偿机制告诉我们,缺陷往往使人过度代偿畸形发展,比如自卑者往往会侵略性十足,率先表示出气势汹汹。这一点在毛姆性格中凸显得格外明显,他的乖戾与尖刻从未离开,即使在取得事业大成功,财富与声名应有尽有之后,也没有因为幸福而变得宽容多少。
这位“毛大炮”曾经在跟托尔斯泰的书信往来中直言俄国文学的粗鄙;芥川龙之介跟他见面,被一顿训诫;吉卜林吃过他的揶揄;泰戈尔拜访他,也被他数落言辞华丽而无内涵。我们不难在这些事件的影子里看到当年被同学嘲笑口吃时“绝望地强忍住泪水,心脏激烈跳动几乎无法呼吸”的小毛姆。
虽然这种情况在后来功成名就、著作等身后得以扭转,金钱、荣誉和社会地位给了他底气,让他有胆量更多地主动开口,但“后控型”谈话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以本人为原型的《刀锋》等小说的对应角色口中,都是说得少听得多,在观察、收集到足够信息后才会略显长篇大论地总结陈词。
而且,在说得少听得多、羞怯地让出话语主导权的时候,毛姆在如饥似渴地观察这个世界,这种对观察能力的长期锤炼造就了他在作品中明晰显露的洞明世事,还给了他中年时从事谍报工作并崭露头角的必要技能。
小毛姆也努力尝试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找到宣泄渠道或被拯救的方法。而失去双亲,与叔婶无沟通,被同学残酷嘲笑的他是不可能在他人处得到这些的,于是他选择了宗教,在《人性的枷锁》里这段经历几乎完美重现。他用尽灵魂的全部力量去祈祷,心中毫无怀疑,因为他相信真正的信仰有移山之力。可惜上帝没有治愈他的口吃。
黑斯廷斯女士认为这是毛姆失去信仰的开端,或许应该是毛姆怀疑信仰的开端。
终其一生,毛姆都对几乎所有宗教保持着浓厚兴趣,但情感让他亲近宗教而理性又让他拒斥宗教,二者争斗不休,寻求精神和解而终不可得。这种矛盾在他作品中有多处体现。最鲜明一处莫过于《刀锋》,书中主角拉里探索了众多宗教,最终在印度教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归属感,但毛姆表述的方式极其可疑,文气也急转直下,其勉强与不确定感溢于言表。
而这只不过是毛姆身上众多矛盾中的一个,因口吃而惧怕、回避与他人交流的他却渴望被团体所接纳。
在圣托马斯医院学习时,毛姆因身边同学对谈论性事兴致盎然,而专门跑去花一英镑嫖妓,不幸一举中招身患花柳,毛姆非但不尴尬反而十分得意,因为这样就可以和兄弟们一起吹牛,一起讨论这些事情了。
黑斯廷斯女士认为这一举措还表现出“终其一生,维持正常表象都是毛姆的大事”,因为彼时英国社会对少数群体非常不友善,四年以后王尔德因“败坏风气”被判罚两年苦役,毫无疑问,这种不情愿的掩饰与压抑使他的性格更为孤僻而阴郁。
他甚至试图催眠自己——催眠一个二十岁就意识到自己和其他男孩不一样,“第一次”是和同类的自己——这只是小怪癖,自己是正常的,这种尝试直到晚年才放弃。
之后毛姆已成长起来,虽然童年深刻的创伤不会愈合,但他有充沛的活力、雄心壮志和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因此“他的大部分人生看起来还是值得一过的”。
1914年,毛姆邂逅了个美国小伙子。22岁的杰拉德·哈克斯顿,二人就此相伴余生,杰拉德是毛姆的旅伴、秘书以及伴侣,这一邂逅将毛姆的小说创作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漫游癖毛姆
毛姆终身挚爱旅行,他就是去找灵感的。
漫游癖的最大动力便是对想象力不可满足的欲求的滋养,他说过“作者不能被动地等待经历掉下来,必须要主动走出去”。他自己的名言“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更是赤裸裸地将观察分析放在了道德判断之前,无疑,这句话不仅是来自作品的隽语,更是其毕生奉行的座右铭。
但是毛姆口吃且羞涩,绝对不是个理想的酒友与聊伴,他收集素材的方式是“鼓动陌生人和熟人讲自己的经历”,这招不太容易奏效,而且毛姆自己沉痛地回忆“有时候还得付出高昂的代价”。
杰拉德正相反,杰拉德以其外向开朗的性格、俊朗可亲的外形外加和三教九流都能打到一起去的有魅力的气场,为毛姆获得了无数第一手的故事材料,毛姆对热带地区尤其是南太平洋地区垄断性的作品统治基本都来自于二人同行阶段,包括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在回忆录《回顾》中承认了杰拉德的重要作用,称没有他,《颤动的叶子》中所用到的素材是不可能搜集到的,这部作品集里包含了可能是毛姆短篇小说最高峰的《雨》。
杰拉德的作用应该远大于此,他22岁认识毛姆,在一起整整三十年,在他1944年辞世后,可能毛姆的心也被带走了,更可能是搜集素材的王牌搭档没有了,而且毛姆被称为“二流作者”也与他写作技能存在明显短板有关,他极擅于描写自己耳闻目见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极擅于将听来的原材料故事文学化再加工,但他对自己从未接触、从未了解的人和事基本上毫无办法,比如《刀锋》后期的拉里相关情节,又比如《月亮与六便士》以高更为原型,部分情节就显得突兀而不连续。
总之毛姆的作品再也没有回到过曾有的高度。当年的笔力,当年的艺术冲动与灵感,全没了!
间谍毛姆
毛姆创作的两个高峰,一是杰拉德为其搜集素材时期的短篇,二是亲身经历类作品,比如自传性质的小说《人性的枷锁》,又比如他基于个人现实经历、开创性的间谍小说。
1915年,在某个夏日酒会上,毛姆被引荐给在英国军事情报机构任职的沃林格少校认识,后者想发展他很久了,因为毛姆极为可靠,因有口吃顽疾而羞涩腼腆,与人交流听多说少,又有着作家所特有的对情报信息极大的好奇心以及无与伦比的洞察力,这些都具备成为一个优秀专职刺探收集情报特工的条件。
而且,更不可替代的是,当时毛姆已经是个名气走出英国、遍布世界的颇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家,为了写作而安心隐居在中立国是绝好的掩饰身份和真实目的的幌子,这样的人物绝对不可多得。
当然,沃林格少校也不指望没经过正规特工训练的毛姆承担重要职责,他希望毛姆主要帮助德国境内特工传递信息,做个联络员,这份活多少有点吃力不讨好,用沃林格的原话说,就是“如果干得好,没人会感谢你,如果出了事,没人会救你”。
毛姆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他之所以答应的具体原因已经无从考究,1915年晚秋,毛姆在日内瓦开始了他的间谍生涯。由于受到尊崇的社会地位和联络员相对次要的位置,毛姆并没有过上余则成、翠萍、张宪臣和周乙那种刀尖上行走、拿性命赌博、每个时刻都在斗智斗勇的令人窒息的紧张生活。
虽然不必提头血战、冒生命危险,但毛姆还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他会在收集信息后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写就报告呈递给英国情报部门,他们十分看重毛姆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足见作家的报告是有价值的,而且还协助抓获了不少通敌叛徒和敌国间谍。
事实上,在二战山雨欲来之时,英国情报部已经无法找到比毛姆更加适合造访法国收集第一手信息的理想人物了,于是毛姆奉命前往法国,出具一份法方对英态度的报告。他欣然前往,并被招待参观了马奇诺防线——那号称坚不可摧却没派上什么用场的宏大要塞。
在两三年高强度、高压力的间谍生活后,毛姆的身体出现了不小的问题,故而前往苏格兰疗养院调理,其间他根据在瑞士和俄国进行的谍报工作过程中所见的人与事,创作了个人视角、写实风格、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的系列间谍小说《英国特工阿申登》,此书写得不慢,但被当局一扣就是十年,据说原稿共有31篇,被温斯顿·丘吉尔钦点了14篇出来,它们太真实了,不能发表。
这部系列小说起到了在某个细分领域开天辟地的效果,朱利安·西蒙斯认为:“现代间谍小说的鼻祖是萨默赛特·毛姆的《英国特工阿申登》。”众多知名谍战小说家也认可这一说法,并慢慢成为了业内公论。
此书之前,间谍小说数量少,而内容怪力乱神,脱离现实明显,此书后,现实主义风格的间谍小说成为主流,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作者,譬如福赛斯(《豺狼的日子》《战争猛犬》《魔鬼的抉择》等杰作的作者)、罗伯特·陆德伦(《谍影重重》原著伯恩系列的作者)、约翰·勒卡雷(《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柏林谍影》等大作的作者),等等,可谓百花齐放、美不胜收,其中毛姆的筚路蓝缕开创之功是不容忽视的。
就连硬汉派推理小说宗师雷蒙德·钱德勒都专门致信毛姆,盛赞《英国特工阿申登》的“独一无二”,“除它之外,世上没有伟大的间谍小说——一部也没有!”。
最后的时刻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毛姆在做三件事,第一件是写作,毛姆这辈子都笔耕不辍,有着极强的自律精神,即使那时他自己都悲哀地承认自己回不去了;第二件事是想死的事情,在《作家笔记》里,他写道“我就像一名战争期间在港口登船到来的旅客,我不知道哪天上船,但我随时准备听通知。”
而第三件事,则是承受无穷尽的痛苦与争议。只因杰拉德去世后,毛姆尝试过一些人接替他的位置,但最终一切努力宣告徒劳,他接回了另一个年轻时的老情人艾伦,由他来做秘书和伴侣,这个选择是致命的错误,直接导致了毛姆父女关系的破裂、一本臭名昭著的自传《回顾》的问世,以及毛姆漫长缓慢而痛苦的死亡。
若死后有灵,毛姆会发现自己不必写作了,也不必想死的事了,却依然要承受无穷尽的痛苦与争议,他的侄子罗宾在他去世几周后就飞快地写出了一连串披露毛姆性取向与私生活的文章,这些是毛姆毕生致力掩藏的东西,而名誉也经历了著名作家难免经历的下滑期,但无论如何,他该走的路,已经走完了。
毛姆在作品里写过“生活是单调的、灰色的,而快乐是珍奇而稀有的。我们的死亡是漫长的”,一语成谶,如同给自己的批命。
俗语有云:名人要死两次,一次是肉身死亡,一次是传记出炉。让我们用阅读,见证毛姆的第二次辞世吧。
· END ·
晚安,各位
当你在这里待得和我一样久了,你就会看到许多喜乐和悲伤的事。约翰,生命里不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保证的,然而每一次喜乐和每一次悲伤都是一份礼物。
——《我在天堂那五年》[美] 约翰·施利姆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