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el 排版/ 屠龙侠
“失望。”
前段时间,由乔·沃茨执导、汤姆·赫兰德主演的漫威电影《蜘蛛侠:英雄无归》终于在上映(12月13日)近三个月之后,正式发售数字版。由于该片并未被引进中国大陆,许多国内观众直到最近才有机会一睹真容。
本片是“荷兰弟”英雄三部曲的完结篇,剧情承接上一部《蜘蛛侠:英雄远征》:蜘蛛侠真实身份的暴露,使彼得·帕克及家人伙伴的生活陷入混乱。
更大的卖点在于,本片还标志着漫威多元宇宙的正式开启,从上图海报便可以看出,此次与蜘蛛侠同框的大人物从钢铁侠、尼克·弗瑞变成了奇异博士(其续集正是“疯狂多元宇宙”)。而海报前景的机械触手和黄色电光与远处的绿色飞人明示此前托比·马奎尔(02年开始的《蜘蛛侠》系列)与安德鲁·加菲尔德(12年开始的《超凡蜘蛛侠》系列)主演的前两代影片的反派要素。
在“那个”情怀传言的加持下,《蜘蛛侠:英雄无归》上映后在全球斩获18.51亿美元票房,成为蜘蛛侠系列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作品;但在国内,《蜘蛛侠:英雄无归》的口碑却持续走低,豆瓣评分从上映之初的8.1跌至6.9,低于以往所有蜘蛛侠系列电影。
作为漫威电影的长期观众以及蜘蛛侠系列漫画的读者+译者,笔者也同样对这部影片乃至整个新三部曲感到失望。在笔者看来,《英雄无归》的缺陷,正是漫威电影宇宙“中年危机”的缩影。
下文剧透预警,介意的读者请谨慎阅读
票房最高,口碑最差?让我们先回到这代蜘蛛侠的诞生,2015年前后,刚演完《银河护卫队》《奥创纪元》的漫威声势正旺。同期索尼哥伦比亚出品的重启第二作《超凡蜘蛛侠2》却未达预期,效仿MCU串联自家毒液黑猫等角色的“蜘蛛宇宙”计划搁浅。
之后流言断断续续传了许久终于被证实:索尼将与漫威合作推出新版蜘蛛侠,加入现有的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以下简称MCU)。当年粉丝在社交媒体上如观看大逃杀般观看选角缩圈过程,最终确定为汤姆·赫兰德后,他在2016年《美国队长3》作为特别外援首次亮相,为基调灰暗的内战带来一丝风趣和巨大惊喜。
到制作个人电影《英雄归来》和《英雄远征》时,片方首先将前五部蜘蛛侠出现的要素列成清单*,力求不让观众感到重复——
*编剧戈尔茨坦接受Creative Screenwriting Magazine采访的原话:“我们一开始就列出了你在前五部电影中见过的所有东西,并力求避免再度使用。”
因而新版不再讲述如何获得力量的起源故事;彼得·帕克变成认识钢铁侠的15岁高中生而非大学生或职场新人;更不用说梅婶变辣妈、新版MJ或亚裔伙伴内德……青春校园片的气息让人感到新鲜,赫兰德阳光又带有稚气的表演也十分讨喜。
然而,当我们重新回去观看前两部单体电影,聚焦在彼得·帕克这个角色身上提炼主干,会发现作为一位超级英雄,他的故事其实相当奇怪:彼得帕克勇敢好心肠,却也总是冒失闯祸,总是在他人帮助下克服危机。
《英雄归来》讲述内战结束后,帕克回去上学、社交、救人,机缘巧合遭遇反派秃鹫,轮船上轻敌意外遇险,钢铁侠前来搭救,决战败在反派手下后反派不小心自爆。
《英雄远征》讲述打败灭霸后,帕克回去上学、社交、救人,轻信假英雄神秘客给他斯塔克无人机控制权,被打败,钢铁侠好友哈皮前来搭救,决战时反派不小心被自己无人机射中死去。
他有运用能力行侠仗义的自觉,但总在关键时刻误判形势“掉链子”,让自己/他人身处险境,等待强大的长辈前来搭救。也难怪有人将漫威蜘蛛侠称作“铁儿子”,这种亲缘关系从《美队3》到两部《蜘蛛侠》一直延续到《复联3&4》——细细回想,甚至这五部影片中的对手都和蜘蛛侠本身没有太强关联性,不妨说大多冲着钢铁侠及其遗产而来,是蜘蛛侠顺道帮忙解决。
在第三部《英雄无归》里,编剧延续了一贯的设定:彼得·帕克是个万众瞩目的超级英雄,也依旧是个话都说不利索、习惯了受大人帮助的毛躁高中生。
于是在身份暴露导致的升学危机后,他没多想便找到奇异博士帮忙修改现实,因为“词不达意”意外导致咒语出错的乌龙(狗血堪比鲁路修指使尤菲下令屠杀),唤来平行宇宙的敌人,又因为想贯彻道德治疗反派却意外导致梅姨身亡。
同样是自己误判形势导致意外遇险,这一次蜘蛛侠真正体会到他人因自己遇险,但没有大人提前帮忙兜底——取而代之的是事后平行宇宙另两位蜘蛛侠惊喜登场——来宽慰、体谅、合作,来让赫兰德饰演的帕克承担起责任,最终不惜让世人包括至亲至爱遗忘自己拯救世界,从头来过。
↓三虫同框,一出梦幻的粉丝服务↓
从回家到离家再到无家,在前两部单体电影里,漫威处心积虑想规避前作要素(尤其起源故事),从MCU里抽调大明星和帕克同框冒险,遭遇的危机同样衍生自复联大战;角色自身的成长以及与梅姨、内德和MJ之间的羁绊却无法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更像调节气氛或彰显多元化的背景板,以往匿名英雄苦乐参半的“双面生活”变成了“平行生活”。
直到这一部,电影终于回过头来讲述家人和伙伴对彼得·帕克有多重要,用三虫情怀和悲剧事件完成帕克的心理蜕变,回归蜘蛛侠的传统价值——换句话说,用三部电影完成了其他《蜘蛛侠》系列一部完成的事情,去了解“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三部曲最终完成了蜘蛛侠的蜕变,但已经没有人认识彼得·帕克了,他放弃了斯塔克的馈赠,在破旧的公寓里复习GED,穿最朴素的战服做回社区英雄。只是在对角色作出如此破坏性的处理之后,让人怀疑彼得·帕克是否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缺席MCU电影。
在笔者看来,漫威超级英雄的魅力大概有三点:角色的生活气息和人格魅力、形象(称号符号面罩……)的美学和精神传承、以及英雄在广阔宇宙中的关联和位置。但在新的《蜘蛛侠》系列中,当我们回忆汤姆·赫兰德扮演英雄的精彩瞬间,想到的往往是在内战夺取美队盾牌、和钢铁侠飞跃天际或复联3湮灭前抱住钢铁侠说不想走……漫威版的蜘蛛侠/彼得·帕克在自身形象和角色性格还没立住的前提下,就不断地被卷入世界级的大事件,虽然对粉丝来说极具娱乐性,但本身塑造得却如此“零碎”,如此依赖联动和营销。
拍到第四阶段,漫威正在失去魅力?《蜘蛛侠:英雄无归》在国内评价一般,可能还有两层原因。一来没能登陆国内院线,让观看漫威电影从仪式降格为日常,那些蓝光发售后去观影的观众已无法获得太沉浸的体验,评价也可能更加苛刻。
二来,《复联4》后,前三阶段铺垫的究极反派已被打败。如果说当初漫威教育我们像电视剧一样看电影,始终提醒我们那些角色在“复仇者集结”之前还有什么关联,那么当游戏在掌声、眼泪与钞票中结束(Endgame),观众补片追剧的使命感也消磨殆尽,老复仇者一个个退场,“电视剧”完结后,要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看“电视剧的衍生续集”?
《蜘蛛侠》系列之外的第四阶段电影里,除了《黑寡妇》属于谢幕演出,《尚气与十环传奇》《永恒族》都试图引入新角色和拓宽新圈层,《尚气》试图还原华人文化风貌讲家庭故事,但东方主义残余遭到激烈批评;《永恒族》堪称漫威最多元最宏大的史诗,但这次细腻的人文似乎与超英骨子里粗粝的自由派诉求并不相容,引来众多媒体“空洞”的批评。虽然全球票房不低,后续IP号召力仍然成问题。
此外,流媒体平台Disney+的剧集也得到了相当的关注,它们选择拓展MCU原有角色的故事,但也很难说处理得令人满意。《旺达幻视》《洛基》让超能力人气角色回归,但都害怕造出更多剧情bug影响后续观众感受,停留在塑造奇观的地步,一个从美式情景喜剧一步步崩塌滑向残忍现实,一个试探性地往类似《瑞克与莫蒂》的存在主义哲思探了一根脚趾,总体服务于给多元宇宙挖坑的任务。
《鹰眼》《猎鹰冬兵》则试图让英雄回归日常生活,《鹰眼》让大叔带少女培育下代鹰眼讴歌凡人英雄,几乎是对编剧马特·弗拉克森(Matt Fraction)2012年《鹰眼》漫画的复刻;后者直面社会在创伤后的迷茫情绪,首次近距离地表现普通人家庭社区,甚至思考了超级英雄的黑暗面和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社会风险,为英雄“祛魅”,虽免不了最后变成政治童话,相对来说却是最完整的Disney+原创漫威剧集。
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些流媒体剧集都需要提前对MCU有所了解,才能提起兴趣观看,然后抱着“作为漫威电影……”“承上启下”“功能性”“彩蛋惊艳”的粉丝滤镜做出评价。
第四阶段的MCU,一边守着情怀宝库,造“三虫同框”等事件大片,或用老角色吸引流媒体用户持续订阅;一边又在风格化多元化上加码,试图用创新吸引更多观众;一边还要干好引入新角色,给宇宙未来铺路的老本行。让漫威影业发家的宇宙概念,现在是否正成为影视制作的掣肘,让观众感到越来越疲惫?
在过往的超级英雄漫画里,当世界变得过于庞杂,要么直接重启,要么用波及所有人的大危机收束这一切(例如会易容的外星人一直在掉包地球英雄,或者两个平行世界地球几年后必相撞),给英雄们新的集结目标。看上去第四阶段也正在铺垫。不过,实拍电影仰赖演员扮演,频繁更换或全勤出演都不太现实。
相比风格化、多元化或宇宙联动,深入人心的角色人格和英雄形象才是这一切的基石。华纳在DC扩展宇宙(DCEU)失利后抛掉包袱,制作独立世界观的《小丑》《新蝙蝠侠》,给予导演极大自主权,同样获得了好评。
而2018年无比惊艳的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更让我们看到——再讲一遍起源故事又何妨?社区生活-承担责任-释放内心-惩除邪恶,这是从80多年前超人出现在报刊亭起就没有改变过的英雄本色。超级英雄可以是你我身边的好邻居(蜘蛛侠)、公子哥(钢铁侠)、小孩(沙赞)或少数族裔(X战警),但绝不是一个等待拯救的冒失鬼。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