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了。
这是我走出影院后,向几位朋友安利这部电影时一直在重复的一句话。这部电影的实际表现和我的预期截然不同,当我走进影院的时候,我期待看到的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是秀出各种道具的黑暗骑士。而《新蝙蝠侠》最终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阴雨连绵,仿佛受困于永夜的哥谭,一刻不停的大雨把罪恶无处不在的隐喻摆在了明面上。这是一个破碎而忧郁的复仇使者,最终寻获自我的故事,在类型上更像一部走惊悚推理的黑色电影,当紧绷的心弦终于随着结局部分放缓下来,会有种如释重负、劫后余生的感觉。
先从这次蝙蝠侠的装备来看起吧。和诺兰三部曲蝙蝠侠各种军武风装备和本蝙粗壮有力的配置不同,这次的新蝙蝠侠设定上是出道两年,大概是刚打完新手关,开完地图的半萌新,没有卢修斯·福克斯和韦恩集团提供高端定制产品,所以他的装备基本都有种仿佛DIY的粗糙感,罗伯特·帕丁森本人在采访中也说看到这些东西就能想象布鲁斯自己去制作的感觉。在面部特写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头罩鼻翼上和边缘处的缝线,感觉有了材料包分分钟可以自己动手缝一个。斗篷面料是颇具重量的皮革质感,褶皱很多,第一眼看上去觉得这玩意儿该怎么飞呢?在影片唯一一次飞掠而下的桥段中,他展开的蝙蝠翼装并不是贝尔版一通电就变得挺阔宽敞的滑翔翼,而更像是极限运动的飞鼠装。在逃命的关键时刻,他的第一反应是有点被高度吓到了,大概也是第一次用吧!最要命的是他还失误了,因为开伞时机不好撞上了过街天桥,整件斗篷都被卷走,侥幸捡回一条命后赶紧起身,最后一瘸一拐地离开现场(这个片段导演有专门的拉片分析,可以去看看)。
那么载具表现如何呢?这次的蝙蝠车和蝙蝠摩托造型都偏写实,属于改装大佬可以动手实现的那种酷炫。尤其是这次的蝙蝠车,给到正面镜头的时候还以为跑错了片场,只有车尾的蓝火加速比较符合蝙蝠侠座驾的称号。这辆蝙蝠车没有携带各种武器装备,只有夸张的火焰效果和更加夸张的马力,一场追车戏临场感十足,喷着火焰在车流中一路狂飙,足够皮实耐操。
其他装备中,抓钩枪发挥稳定,无论是打斗还是跑路都很好用。手臂上用类似黑寡妇的电击手套替换了尖刺臂甲,在第一次打戏中就有用到。战衣胸前的蝙蝠logo疑似是用枪打造的蝙蝠镖,可以取下来使用,颇具实用主义气息。哥谭警局楼顶的蝙蝠logo像是用捡来的破铁皮裁出来的,边缘并不平整。再就是防弹效果拔群的蝙蝠战衣了——这次蝙蝠侠前前后后吃了不少子弹,还零距离硬扛了一发炸弹,足见护甲的厚度。当然这和他的打斗风格有关,比起隐匿行踪逐个击倒,新蝙蝠侠更多地选择直面对手,从黑暗中踏着沉重的步子迎上前去,在黑暗之中一路打过去,这其实正是新蝙蝠侠最为强大的武器:恐惧。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怕黑的经历?就是那种家里没有人的房间黑漆漆的样子,生怕里面有什么东西的那种无法言喻的恐惧。而对于犯罪者们来说,始终被雨水和黑暗裹挟的哥谭视线所及的每一处角落,都有可能出现那个不知道收手的复仇使者。为了把这种恐惧更加充分地传递给坐在影院里的观众,影片的配乐、色彩和悬念设置都为其赋予了一种惊悚的气质。导演马特·里夫斯曾经执导过的《科洛弗档案》就是一个主打惊悚氛围的系列,所以在吓人这一点上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有些jump scare简直有种恐怖片的既视感。
影片配乐对刻画这种深入人心的恐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气势宏大的主旋律不断回环重复,贯穿始终,比起超级英雄的主题曲更像是大BOSS登场的BGM。这样的旋律配上蝙蝠侠从不掩饰的沉重脚步声,开场不到十分钟就足够让你记住,并且在每一次复奏时不断为其震颤。这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无疑是追逐企鹅人的桥段:企鹅人因为座驾翻倒在地,在他上下颠倒的视野里蝙蝠侠从身后火焰中步步逼近,最终蝙蝠侠把头探进车窗,俨然从烈火中诞生,无可逃避的复仇使者。这种压迫感通过企鹅人的视点,充分传递给了银幕前的观众。
影片整体色调是偏暗的,也因此产出了调侃画面太过昏暗的梗图。其实DC Universe过于黑暗一直是被调侃的对象,在导剪版《正义联盟》放出后整体色调对影片的影响更是有了过于惨烈的对比,爆米花电影和英雄故事有时候只差一个滤镜,或者更多东西。说回这次的《新蝙蝠侠》,各种海报上蝙蝠侠的代表色被定为黑红两色,黑色是夜晚的标配,偏暗的红色则可以有更多韵味,那是复仇的怒火,是年轻身躯里奔涌不息的血液,亦是点亮黑暗的火光。实际呈现中,黑暗昏黄的画面和不曾停息的雨水浑然一体,为不断发生的犯罪故事提供了最好的秀场。这种布置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挑战观众的存在,比如在一段时间的黑暗过后,突然亮起的灯光,你会直觉地感到刺眼、不适,但这样的体验是不是更加真实的呈现呢?另一处编排巧妙的戏份是在夜店断电后的走廊打戏,黑暗中只用不断击发的枪火照出蝙蝠侠的轮廓和打斗动作,每一次打击都与配乐产生共鸣,这样精华的部分在预告片里就可以看到。
除了画面配色以外,IMAX影厅的音效也是非常“过分”的。影迷群里调侃说IMAX特制的音响效果可以听到“银针落地的震耳轰鸣”,在《新蝙蝠侠》的一些桥段里音效真的可以说是骇人了,巨大音量带来的声波甚至让座椅产生震动,不是4D,胜似4D。这是一种什么感觉?有一个炸弹在蝙蝠侠面前爆炸的镜头,爆炸产生的音效足以让你感同身受,震撼过后是一种劫后余生的直感。这样放肆的音效在一些集中使用枪械的段落尤为明显,枪械击发的巨响带给你的不是游戏中的所谓反馈,而是一种仿佛有性命之忧的威胁。在和企鹅人的追车戏码中,引擎轰鸣声和碰撞的闷响让人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完全被卷入这场死斗。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独属于影院的体验。如果在家里观看电影,你可以暂停,调低音量,一边玩手机一边心不在焉地看。而在影院里,你像是在参与一场仪式,黑暗中就只有视线所及的巨大屏幕,以及难以言喻的视听体验。可以说,这次的《新蝙蝠侠》就是这样一部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无论是阴冷细腻的画面,动人心魄的音效,还是在三个小时里高潮迭起的剧情,都是在为最终在影院呈现而服务,不去亲身体验实在是太可惜了。
接着来说说剧情吧。三个小时的时长本身也算是对观众的一种挑战,因为大多数电影时长可能也就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左右,将近两倍的时长意味着需要用更多手段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核心组成就是剧情编排了。这次挑大梁的反派是谜语人,一个在我印象里战力不算很强(某单挑王除外),经常被喊“滚出哥谭”的老对头。他的核心设定并没有变,各种脱口而出的谜语说得上名副其实,更为有趣的是其身世起源以及外形打扮。随着蝙蝠侠一路跟随犯罪者留下的谜语,也逐渐揭示了谜语人孤儿的身份和其动机,这样的设置明显是和布鲁斯·韦恩形成一体两面的对照:同样是失去双亲的孤儿,一个是哥谭市最著名的单身汉、亿万富翁、韦恩集团不情不愿的继承人,一个是在人间地狱长大、在得到许诺之后就被遗忘的边缘人,甚至连孤儿的身份都被夺走。两人同样追求复仇,只是对象不同。蝙蝠侠将恐惧根植于罪犯心底,自称复仇使者。谜语人初期则是哥谭市闪光的哈撒维,把目标锁定在与黑道勾结的肉食者身上。在终局阶段,谜语人的最终目标揭示后其形象多少有些垮掉,成了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行为。
谜语人的外形设计上,覆盖全脸的皮质面具加上护目镜,封住嘴巴则让整个形象更加骇人。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去掉了这个封口是什么样子?大概是CS里的凤凰战士,虽然也是恐怖分子,但好像就没那么恐怖了,再想一下电击枪的音效……嗯,完全没那味儿了。而将嘴巴遮盖起来后,整体形象会让人联想起许多经典反派形象,比如《十三号星期五》里的杰森,或者《蝙蝠侠》自家的反派贝恩。当看不到嘴部活动后,覆盖其下的大部分脸部表情也就看不见了。而对谜语人来说,或许这样的设计暗藏着他在哥谭市失语的现状,在第一场谋杀中,市长看着自己在电视上和竞选对手之间的辩论,谜语人就在其身后默默看着这一切。既然无法将言语传达,那就用行动来说话。
说到这里,就要聊一聊这次的选角了。饰演谜语人的保罗·达诺在我印象里有一张文艺片男主的娃娃脸,没有什么棱角感,似乎毫无攻击性。这样的外形所塑造出的谜语人有一种强烈的反差,很难想象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说话柔声细语,有一头柔软头发的人会是连环杀人事件的凶手,这样的冲突会让人有种细思极恐的后怕。在最后阿卡姆疯人院隔着玻璃的对手戏中,谜语人最后的自白释放出了惊人的能量,也让这个角色有了全新的高度。
其他演员中,饰演戈登警长的杰弗里·怀特和饰演猫女的佐伊·克罗维兹可能是有过一些争议的,主要还是因为其肤色与政治正确之间的关系。先说这次的黑人戈登,杰弗里·怀特在《西部世界》里是贯穿两季的关键角色,在丹尼尔·克雷格的007系列里是兰利的好兄弟,这些配角的演绎都是非常到位的,这次的戈登给人一种可靠的信赖感,布鲁斯亲自盖章“You are a good cop”。猫女这边则是从形象上直接还原《蝙蝠侠:第一年》里的短发紧身衣造型,看完正片的漫画读者也基本都是好评,虽然装备不怎么样,但真的很有风情。科林·法瑞尔的企鹅人可以说是毁形象了,这位老哥在《神奇动物在哪里》第一部可是帅惨了,一身大衣让我和好友一出电影院就想买同款,这次则是个有点谐的胖老头。管家阿尔弗雷德的饰演者安迪·瑟金斯最为人熟知的角色大概是《指环王》里的咕噜。可能是因为和马导在《猩球崛起》有过合作的经历,这位擅长动作捕捉的演员这次化身管家侠,可以用英式口音飙演技了。
至于新一任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我只能说太香了。他所演绎的蝙蝠侠有种挥之不去的忧郁气质,童年失去双亲的破碎始终萦绕心头。在卸去蝙蝠侠的装束后,他眼睛周边涂黑的部分仿佛难以甩脱的身份认同问题,他不愿意作为哥谭人尽皆知的布鲁斯·韦恩露面,更愿意只身潜入黑夜在不断搏斗中寻求答案。他的动机从一开始的向这座罪恶之城复仇,到最后认识到以蝙蝠侠的身份来守护这座城市,布鲁斯·韦恩以一种类似死亡后复活的形式完成了蜕变。
在影片的终局阶段,当谜语人的阴谋总算尘埃落定,蝙蝠侠在历经苦难后坠落海水,复仇化身染上一身污泥,他手中举起照亮黑暗的红色信号,引领人们走出灾难,成为新的希望。在全程压抑到极点的剧情过后,看到这样明显具有宗教意味的镜头,配合终于出现细腻旋律的主题曲,我简直难以控制自己的眼泪。我想这更多的是一种直观的身体反馈,在不断地冲击、压迫过后,在亲身体验恐惧化身之后,总算有一束光透了进来。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哥谭大桥上燃起的图腾,而是在不断地自我探索中,找寻到属于布鲁斯·韦恩的英雄之路。
最后聊一嘴评分问题吧。上周六看完电影出来看到豆瓣开分是7.8(现在是7.7),回家以后我看了《特利迦奥特曼 Episode Z》,瞅了眼评分直接8分(现在7.8)。虽然说扳机仔这个特别篇确实不错,还有欧斯超人黑化秀演技,但这个对比实在是瞳孔地震了。仔细想想其实评分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是否大规模上映(网盘上映也算),像是《蜘蛛侠:英雄无归》是这个月高清资源出来以后大家一看剧情实在拉才有大规模评分下降的。再有就是评分人数,特利迦剧场版只有不到1000人的评分,去找资源来看看的人很大一部分也是比较核心的、被TV版伤害过的粉丝,所以给分会高一些。《新蝙蝠侠》作为院线电影,这样的评分在超级英雄电影分类里算是中上了,在导演马特·里夫斯的作品里也属于上乘。说到底打分还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在绝对震撼的视听体验面前,我能给出的就是满分,就是今年院线电影里目前为止的年度最佳——快去看吧!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