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正文
从洞穴艺术到现实主义:西方经典绘画发展简史
来源:哔哩哔哩作者:洞察网2022-04-25 06:52:02

绘画可以算得上是人类最早关于艺术的描绘及记载,它起源于石器时代无社会的人类活动蔓延至今,成为了一种永恒燃烧的火焰。今天就让我们回溯人类历史,从最初对其发展展开叙述:

洞穴艺术

洞穴艺术起源于石器时代,是一切绘画的根源。最早的壁画距今三万年前,1994年在肖维岩洞被发现。之所以称其为洞穴艺术,是因为它是以一种洞穴壁画的形式存在,是最早固定艺术的雏形,以雕塑品、小型手工制品等可携带艺术对标。洞穴壁画以描绘动物为主,凸显了动物对于古代人类的重要性,这些壁画被用于狩猎的巫术仪式当中以祈求大丰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巫术说”与“劳动说”。

当然,有时候也会有比较罕见的描绘人类活动的壁画。石器时代的”艺术家“们用手和动物毛做的刷子来涂抹颜料,有时候甚至会用中空的骨头来把颜料喷到墙上。红色和黑色是最常见的颜料颜色,他们使用多种矿物质、动物骨头、煤炭和其他自然物质制成。

洞穴艺术见证了古代人类对于物质追求的根本渴望,形成了为后世记载情感力量的心灵容器的载体,作为一种构建在平面的二维艺术,这是人类迈向“智能”的一小步。

古埃及艺术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32年)

古埃及时期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52年,该时期最为盛名的便是其伟大建筑金字塔。在该时期,其政治形态为奴隶制的专制国家王权,以等级划分人民。并以其重视生命的延续、永恒、与时间的对抗的宗教理念为突出。

古埃及人对与西方艺术的巨大影响来自于他们对于象征主义的倚重,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以及后来几乎所有艺术中的象征主义的鼻祖。不同人物大小在古埃及绘画中表明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等级比例法),画面的信息更加主次分明。埃及人对颜色的运用也充满了暗示,户外工作的男人通常被涂成褐色,而妇女和室内工作的人被涂成黄色。在绘画中,同一场景出现了更多人物,并通过一些人物的重叠创造出运动感和紧迫感。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叫作正面律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

《电影手册》创始人安德烈·巴赞曾把古埃及艺术称为“木乃伊情结“,既以死抗生,存真,再现世界的完整性。作为一门献给死者的艺术,要比其主人在历史长河中远远富有生命力与给予后世的启发。

古希腊艺术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

古希腊时期政治为城邦制民主政府,继承了奴隶制。当时的经济发展繁荣,有海洋贸易等促进了商业发展。是文学、科技、艺术、哲学的开端,强调和谐美。最广为人知的建筑为帕特农神庙,运用了由毕达哥拉斯发现的黄金分割法。

古希腊艺术通常划分为三个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也有些专家会在古风时期之前加一个几何时期,题材多为神话故事与战争英雄,风格偏于理想主义且带浪漫主义色彩,崇尚人体美,自然逼真。

虽然这一时期主要以建筑和雕塑为主,但也出现了名为短缩法的绘画技法:用缩减所画对象尺寸的透视法手段来描绘与画面呈一定角度的对象的方法。观者会自动把该人体或物体复原成正确的比例。

古罗马艺术

(公元前400年~公元前200年)

古罗马时期是对古埃及、古希腊的继承和发展,其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注重市民生活。罗马帝国征战八方,造就了数不尽的英雄史诗。在宗教上保持以多神教会为主,基督教开始出现。

其艺术的关键在于实用性与功能性,突出成就是建筑艺术,标志建筑是圆形竞技场、万神庙。

这一时期的壁画常用白色、黄色、黑色,以及“庞贝红”,证明了古罗马画匠敏锐的目光和对光影对比的掌握。在绘画上的代表作有《采花少女》《密祭》,其风格为实用主义,注重人物个性刻画、宏伟壮丽,题材多为镶嵌画与壁画,描绘英雄和市民。

此外,古罗马艺术折射出基督教主题,伴随着这些神话而来的,是艺术创作的逐渐程式化,这是后来中世纪艺术的一大特点。

中世纪艺术

(公元4世纪~公元13世纪)

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米兰赦令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基督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从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为被承认的宗教,而基督教也开始了与帝国政府的权政合流。

这一时期的艺术以两希文化(古希腊与希伯来)为主,绘画皆以传教为目的,代表作有《天使报喜》、《哀悼基督》。其艺术风格为程式化、平面化,不追求创新,强调冷峻与庄严。

中世纪绘画的创作目的变为了指向明确的作用,为教会接下来近十个世纪的黑暗统治打下了禁欲布道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民众思想上的固化。

文艺复兴

(公元14世纪~公元16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重生和扩张的年代,这场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弗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在文化上大量希腊学者外逃把希腊语手稿和古希腊文学造诣带到了西欧。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肯定人权,反对神权。科学与经济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代表人物有弗罗伦萨创始人、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乔托,他的《哀悼基督》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画面具有明显的空间层次感;发明了透视法的布鲁内莱斯基;现实主义开荒者,在《圣三位一体》中首次引入“灭点”的马萨乔;“油画之父”杨·凡·艾克;还有我们熟知的“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这段时期四个地区的文艺复兴也有所不同:意大利地区诞生了弗罗伦萨画派(人像、宗教)和威尼斯画派(色彩绚丽、重于变化、重视光的效果,突出刻画自然风景);尼德兰地区脱胎哥特艺术,注重宗教气息、严肃静穆、人物拘谨、注重刻画环境;西班牙地区受意大利、尼德兰影响,注重国内斗争、矫饰主义、怀疑、苦闷与焦虑;德国地区以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为主,也突出刻画自然环境。

文艺复兴是一场持久的,对艺术风格和技法表达的探索运动,成为了往后几百年艺术的标杆。

巴洛克艺术&学院派

(公元17世纪)

巴洛克意为荒诞或怪异,该时期的艺术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在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以烘托宏伟、生动热情、旨在刻画“终极”的戏剧性的以造成一种张扬、浮华的艺术效果为目的。在绘画上,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变化。代表作有《宫娥》、《夜巡》。

而学院派也被称为法国古典主义,其艺术风格依附宫廷文化、奉行唯理主义,注重严谨的结构和精巧的逻辑。代表作有《阿卡迪亚亦有我在》、《所罗门的判决》,注重形式的完美,线条清晰完整,抑制色彩。

实际上,巴洛克运动起源于教会对文艺复兴的反击,试图通过艺术作品来进行系统性的宗教宣传。巴洛克艺术家的目的正是唤醒观赏者内在的灵性,精神投入到与作品一样的“神迹”以感受上帝的神圣。尽管其政治性过于强烈,但这一流派依旧影响着艺术发展的观念与技法。

洛可可&新古典主义

(公元18世纪)

洛可可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18世纪法国,既继承了巴洛克艺术也取代了它。这一时期以田园诗式的风景画为主,描写贵族男女游山玩水。代表作有华托的《发舟西地岛》、《热尔森画店》。

在经历了“理性崇拜”的启蒙运动后,新古典主义出现了。新古典主义是对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反动,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历史背景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与18世纪中期的考古旅游热,内涵在于崇尚理性,推崇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塑造类型化人物性格,借古代英雄题材和表现形式,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代表作有达维的《马拉之死》,安格尔的《泉》。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其规范的构图、精准的细节和扎实的线条刻画而著称,有时会为这些而牺牲一些光线效果和整体氛围。常见的主题包括爱国主义,荣耀和人权。

新古典主义运动是启蒙运动的余波,并随之席卷全球是推动近现代艺术变革的一场巨浪。

浪漫主义

(公元18世纪~公元19世纪上半叶)

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且特别是启蒙运动中失败而反理性反启蒙思想的背景下浪漫主义诞生了。

其主张情感高于理性,崇尚天才和超人;个人崇拜、鼓吹个人的主观感情。特征为感性情绪化(悲观特性),强调个性、自发性、主观性、激情、想象、心灵的自由和超越的风气。

代表人物有透纳、戈雅、德拉克洛瓦、籍里柯,代表作有籍里柯的《美杜莎之筏》,透纳的《运奴船》、《战舰解体》。

浪漫主义绘画与启蒙运动的新古典主义的对抗特征为:反对纯理性的冷静描写;反对类型化;反对推崇古代法则、传统;反对以线和轮廓为主的素描造型;反对严格的造型要求。

作为一种赞扬喷涌激情的艺术运动,其不断追求高度个人化的表达的主旨激发了后世艺术家不在拘禁于传统技法,充分表现了艺术不仅可以展现外物,还可以表现内心,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一道分水岭。

现实主义

(1850年~)

在社会意识的现代化与1839年摄影术的诞生下,现实主义运动开始了。

首先便是法国19世纪的巴比松画派,其绘画写实手法表现自然、致力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表达与画家的真诚感受,否定了虚假历史风景画。代表人物有弗朗索瓦·米勒。

然后便是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组建,在1870年改组为“巡回展览画家协会”,主张艺术要民主化、要面向现实,高举人民的主张,真实描绘社会和人民生活,表现民众要求和自由解放的愿望。代表人物有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

而这一时期也一批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印象派,这也是法国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转折点。其绘画特点为注重外光;注重瞬间,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重色彩。

代表人物有毕沙罗;“点彩派”的修拉;后印象“三杰”:塞尚(打破焦点透视)、梵高、高更。

现实主义绘画让我们从华丽的情感色彩中抽离出来,去重新审视我们的现实生活,反映了新的科学世界观和人权,对社会进行批判,并对印象派起着持续影响的作用。而印象派彻底打破了欧洲艺术的传统,突破了限制艺术自由的条框,重新定义了我们对于艺术的看法。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拿破仑战争 古典主义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