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正文
【书评】《山月记》:“人变猛虎”演绎现实变形记,人间清醒直击“空心病”
来源:哔哩哔哩作者:洞察网2022-05-09 13:49:41

身为监察御史的袁傪奉命前往岭南任职,连夜赶路穿越一处林地时,不料窜出一只猛虎。眼看袁傪就要一命呜呼,猛虎一个转身,跳回草丛,随后传来人类自言自语:“好险好险”。

袁傪恍惚间觉得这声音甚是熟悉,惊魂未定中,他从记忆中定位到了这个声音的主人,莫不是故友李征。

01 “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猛兽,不过就是个人的性情而已”

当年在陇西一带,李征也算是才子。年轻气盛,得中虎榜,恃才放旷,自视甚高。李征曾填补江南尉的空缺,但因不愿与其他官吏同流合污,上任不久便辞官回乡,潜心诗词创作。

内心清高的李征本想追随初心,通过诗篇成就流芳百世,可现实却让他不得不向命运低头。拮据的生活岂能维持一家老小的安稳,迫于无奈,他不得不前往东边的一个小地方寻得职位。

只可惜,自己多年远离“职场”,当日同僚不少加官进爵,自己只能从底层慢慢做起,加上自己不愿屈居于一众曾经看不起的愚人之下,李征心态更加奔溃,内心桀骜带来的折磨每日摧残他的心智。终于,在某次差旅途中,他发了疯。

某日夜里,李征脸色突变,从床上一跃而起,失心疯一般嘴里唠叨着难以分辨的话语,夺门而出,消失在夜幕之下。从此,李征成为“失踪人口”,再无音信。

而如今,袁傪遇到的正是失联多时的李征。袁傪性格温和,与人为善,也算是性格孤僻的李征难得仅有的一位老友。当年那心高气傲的青年,如今竟藏于深林,幻化成猛兽一般,竟是真是假?

正当袁傪试探询问对方身份时,草丛那旁传来阵阵啜泣“在下,正是陇西李征”。由于自己现已“面目全非”,他实在不愿与其相见,只是老友相遇勾起重重回忆,他恳请袁傪老友驻足一时,叙旧片刻。

袁傪虽然被眼前一片魔幻所震惊,但也十分坦然面对,欣然接受李征的意愿,将身边随从清退,自己立身于草丛旁,与隐藏于另一处的老友叙起旧来。

原来,当年李征出差,夜晚醒来听闻屋外有人召唤,寻声而去竟不见一人,暗夜中声音吸引着他一路跟随直至深林,不知不觉他双手着地奔跑起来,身体中充满力量飞跃磐石也轻而易举,定睛一看,自己的手肘竟然长出毛发,从溪间倒影中得知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只老虎。

李征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好似坠入梦境。”然而他清晰知晓,自己绝非做梦。聊到这里,李征感慨“我们对这个世界本就知之甚少,毫无理由地逆来顺受,进而浑浑噩噩走过一生,这便是众生的宿命了”。

人兽变幻,岂是常人所能接受,李征想过寻思。正巧一只野兔从前经过,猛虎内心的兽性爆发,待李征恢复理智时,已是满嘴鲜血,身旁散落着兔子的绒毛。从此,李征每日仅有数个小时恢复人性,在这人与兽的变化中暗自度日。

成为人类的时间中,李征还能吟诵诗词,利用仅剩的人性思考自己悲惨的境遇。可笑的是,随着时间推移,人性残存的时光越来越少,曾经自己对变成猛虎而惊讶,如今时常为自己曾经为人而感到烦闷。

李征向好友如此叙述着自己的心路历程,诉说之余他还请老友记录下自己几首诗作,期盼其中一部门能够流传于后世。袁傪一口气记录了30余首,其中不乏卓绝之作,可又模糊觉得稍有欠缺。

李征背完旧诗,不忘自嘲一番,自己非但没有成为诗人,反而成为一只逐渐褪去人性的老虎,何等可悲。情难自禁时,李征吟诗一首,其中叹道“我为异物蓬茅下,君已乘轺气势豪”

李征总结曾经桀骜不与他人交际,其实是内心的羞耻心在作怪。

“我因为惧怕自己并非美玉,于是不敢刻苦琢磨,却又因为将信将疑地认为自己是一块美玉,而不肯碌碌无为,与瓦砾为伍。于是我逐渐从凡世中脱离出来,疏远他人,结果让愤怒、烦闷以及羞恨这些情绪日益将我内在怯懦的自尊心滋养得越来越大。其实,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猛兽,不过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对于李征而言,猛兽就是狂妄自大的羞耻心。

李征的一番钻入心骨的反思又何尝不是当下众多人们的现状。我们不愿平凡,但又没有为突破平凡的持之以恒,我们不愿堕落,而自己的所作所为无不在慢慢牵扯自己走向平庸。

李征反思自己的狂妄伤害妻儿、自己以及友人,深深感慨“碌碌无为,则人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太短”的警句,事实上自己又有什么远大志向,不过是担心暴露内心撑不起野心的恐惧,承受不住潜心刻苦的勤奋。如今的外形与内心逐渐相仿,迷失人性的时刻逐渐靠近。

02 猛虎“变形记”竟是现实“人世间”

中岛敦《山月记》取材于唐代李景亮传奇小说《人虎传》,作为日本对中国古典文学颇具研究的作家,他通过自己的转述,把中国的古代故事带到了日本,形成日式怪谈类的人物故事集,更在此后入选了日本高中教材。

《人虎传》中,李征因为纵火伤人而变成老虎,在中岛敦的演绎下,李征成为那个因内心怯懦不得志,狂妄自大逐渐失智成为“猛虎”怪人。而《山月记》中的李征,放在当下又何尝不是现实人世间中时常上演的“猛虎”变形记呢。

我们深处校园时,都曾幻想未来能够成为缔造时代的神话,那时对金钱甚至都没有概念,以为自己可以从事热爱的事业,可以通过才华实现物质自由,以为可以毕业后的头几个年头成为备受瞩目的人物。

当我们逐渐面对现实的真相时,多少人曾感慨过命运的不公、时运的寂寥,又不得不像现实低下骄傲的头颅;多少人曾像李征一般,踌躇满志毅然辞职,本以为自己的才华能够创造一片天地,却在遭受现实毒打后,怪怪回到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环境之中。

多少人间清醒来自人间“毒打”。但这就是现实,这也正是《山月间》带来的一剂猛药。多少人能够真实面对内心的那只“猛虎”,又有多少人驾驭了那只“猛虎”,多少人最终被“猛虎”俘虏,可怜的自尊心被自负裹挟,根基不实的才华摇摇欲坠,我们终究变成曾经讨厌的“自己”。

眼下生活中,现实的焦虑似乎侵袭着每个人,而这份焦虑似乎更多来自于对自己的盲目认知。我也曾经认为现实对我而言过于残酷,抱怨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当然也会在获得的某些与能力不相匹配的成绩时,暗自窃喜“时运”真好。

一个人的焦虑之所以产生,往往是因为遇见了未来的低谷,却在此刻无能为力。内心不甘于现状,但又手无寸铁无法抵御命运的狂风暴雨,当一场血雨腥风如期而至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竟没有一件像样的盔甲。

而这,就是现实。猛虎“变形记”何尝不在现实时刻上演。

03 当代人的“空心病”,现实里寻找存在的意义,却不愿面对谜底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在多年临床心理工作中,发现一些看起来似乎奇怪有悖于常理,而实则十分普遍的现象,现代很多人都有着不错的学习背景、家庭环境,但是他们却郁郁寡欢,甚至想要轻生。

徐凯文在北大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则是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在演讲中他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那一个十分有潜力的学生,以他的智商、情商,学生足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学者或者科学家。但是徐凯文与父母、老师一起努力4年,最终还是没能让他好转起来。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徐凯文找到了一个词与这类“诡异”现象相匹配,那就是“空心病”。

“空心病”是怎样的症状呢?在徐凯文的总结中,大概有这样几种情形,“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也不是因为学习好工作好就开心,总是对自己不满足。”

其实,我身边前不久也听闻类似的情况,一位北大毕业的朋友,在深圳从事十分体面的工作,却患上了抑郁症,深陷所谓“内卷”无法抽身。

要知道,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那个在人性与猛虎之间挣扎徘徊的“李征”呢。现实是残酷的,我们都在探寻存在的意义,我们会发问“活着”就是是为了什么。

一直以来,我们接受的“鸡汤”大多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收获成功,而现实告诉我们,努力可能也会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可以就此堕落下去,任由被内心“猛虎”吞噬吗,显然我们不愿意的。

罗翔曾说,“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我命由我不由天。当然,它会给你打上一针强心针,让你去努力。但最后努力的结果,成功失败不是你能决定。做你该做的事,并且接受它的事与愿违。”我们需要努力,但也许努力的结果仍然是失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拒绝努力,因为不努力,就意味着彻底失败。

一个人的成熟,大概是从意识到成功并非永远是失败之母,也许会是失败的友邻开始吧。我们需要脚踩当下去探寻存在的意义,因为不去探寻,无异于行尸走肉,但我们同样需要建立起揭开谜底时的强大勇气。

接纳它,才能寻找到驯服心中“猛虎”的良方。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恃才放旷 自视甚高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