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居 > 正文
瞄准产业链制高点 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来源:中国商报作者:洞察网2018-04-19 15:33:59

“上海制造”曾写下辉煌的历史,一大批产自上海的商品因其品质精良而成为家喻户晓、风靡全国的国货精品,也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上海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呼之欲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跃居世界产业链、价值链制高点为目标,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在位于上海东南角、濒临东海的临港地区,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站堆内构件揭开了神秘“面纱”,即将远行前往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新家”。据悉,出口一座“华龙一号”核电站的效益相当于出口200架中型飞机,而承制“华龙一号”核心设备—福清5号机组堆内构件的企业就是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简称“一机床”)。

“在核反应堆的所有设备里,堆内构件属于关键中的关键。”一机床公司总经理薛松自豪地说。如果把核岛中大大小小的设备比作“华龙一号”巨龙身体里的各个器官,那么堆内构件就是支承龙腾的“龙骨”。整个核电运行的核心、不竭动力的源泉——核燃料组件,就安装在“龙骨”里。同时,这个“龙骨”还必须是一个安全的“笼”:一旦遭遇极端事故,堆内构件必须能够有效地防止堆芯跌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上海制造要在市场上继续占据鳌头,必须具备难以替代的科技创新优势,要有拿得出手的超一流产品。薛松介绍,一机床先后攻克了71项工艺、试验等难关;完成了2项材料国产化、5项焊接技术、4项检测技术、7项工艺技术的技术创新;获得了10项发明制造专利,实现了全面国产化。

据悉,上海制造将瞄准价值链、创新链制高点,提升大飞机、重型燃机、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整机自主化集成化能力;聚焦产业链重点环节,夯实智能传感、精密减速器、超导、石墨烯等零部件及原材料发展根基;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关注高增加值率行业。

融合发展成效初显

上海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将迎来全线通车23周年,这条线路目前正在历经一次脱胎换骨的信号系统改造工程,承担重任的就是一家上海本土企业——卡斯柯。这个项目是国内第一条保留原信号制式的地铁信号系统改造项目,既要引进一些新的信号技术来提高1号线的自动化运营能力,还需要继续保留一些原有的信号技术。这样的改造项目没有先例可循,需要进行开创性的工作。

成立于1986年的卡斯柯,最初是为引进国外铁路先进技术而由铁道部门成立的。企业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立足自身所长,坚持核心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和不断创新,最终从装备制造企业转型为系统集成企业。此前企业一举拿下了1号线信号系统改造的重任,改造完成之后将提升1号线效率,缓解早晚高峰的运营压力。

如今,上海制造已经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傻大黑粗”,成为紧紧拥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先进制造。去年初,上海率先制定了《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应用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上海制造”向工业互联网智能生产化、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与服务化延伸转型升级,并率先设立了地方性专项支持资金,去年该项资金一共支持了43家企业,金额达3亿元。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前不久,上海松江区举行了G60科创走廊一季度22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海尔智谷、正泰启迪智电港等百亿元级重大产业项目以及一批实体经济项目动工,计划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根据计划,至2020年末松江区力争创建智慧工厂50家、智能车间300家,新增工业机器人2000台,创新发展应用项目60个;分行业培育以智能硬件、智能物联、智慧安防、智慧芯片、智能检测等为主的工业互联网上下游产业集群,力争销售收入突破520亿元。

在金山区,14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亩均投资强度达727万元。其中,上海现代电梯有限公司在金山工业园区举行奠基仪式,比起原计划4月底才能取得施工许可证,时间足足提前了一个月;和辉光电(二期)项目通过科学筹划、并联审批、提前预审、告知承诺,开工时间缩短了2/3……

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深化各区特色产业精准布局,已经明确定位的抓紧细化推进,没有明确方向的加强市区对接,支持浦东新区申报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加快构建集成电路、软件信息、G60、东方美谷、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智能硬件等新兴产业高地,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制高点 产业链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