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正文
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作品发布会将举行
来源:央广网作者:洞察网2018-05-18 14:03:56

提起童年的语文课,你能回想到什么呢?是津津有味诵读的快乐,还是死记硬背课文的苦恼?从明天(19日)开始,语文课或许将会有所不同。

明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举办的“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作品发布会,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复兴门办公区)举行,70多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用标准普通话倾情录制的首批100篇作品将正式上线发布,全国1.5亿中小学生和900多万教师将拥有这部有声教材。

一个个方块字如何通过声音表现出“杏花春雨,古道西风”的诗意,又怎样通过气息传递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概?这些用匠心打磨的“有声语文教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被称得上“最好听的语文”?

“《童年的水墨画》,街头,听不到马路上车辆喧闹……”这里是距离江西省抚州市市区45公里的东乡区松林小学,这个偏远的农村小学只有6个班级,一共42名学生,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孩子们从小跟着语文老师何灵强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韵律之美。可是何灵强老师自己却说,能够教给孩子的,太少,“特别是平翘舌、前后鼻音,自己也分不太清,还是要多多学习。孩子们有模仿性,如果有普通话很标准的老师来教,他们也会变得更开朗一点,也能够大声地把自己的话说出来,不怕人家笑话。”

乡音难改,发音习惯往往带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成长烙印。即便身处偏远山区,条件有限,何灵强老师也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相对标准的朗诵资料,带孩子们一起用心感受。小学生俞思告诉记者:“(他朗读得)很有感情、抑扬顿挫,这段还读出了小孩顽皮可爱的性格。”小学生黄秀芬也说,他是在有情感地读,“读得跟电视里播新闻的播音员一样好听。”

“传承经典,立德立言”,“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立志要为全国1.5亿中小学生、900多万教师提供语文课文标准的普通话诵读示范,协助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普通话基本普及的目标。审核委员会委员、国家督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表示,要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为教育的均衡作出贡献,尤其是在学习知识、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标准普通话的均衡方面作出贡献。

“开始!第19课,《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许多年以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录音机房,央视主持人康辉坐在专业话筒前,倾注心力,朗读着他要为全国中小学生作示范的课文。

央广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贾际介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派出了老中青三代播音员、主持人,70多人参与到“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的录制工作中。但不管他们曾手捧多少座“金话筒”奖,每个人都以敬畏之心,致敬经典。“尽管我们的很多播音员、主持人已经从事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但录这个东西还是非常忐忑,因为必须把它作为最标准的语音,最正确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所以我们往往是一篇小文章,可能整个加起来一分钟不到,就录三遍、五遍。”

每一篇作品都饱含感情;每一个字都反复推敲;每一个环节都严格审听。审核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卢静说,只有用匠心打磨才能录制出“最好听的语文”。“有些前辈身体不好,但还是满腔热情地来录,一遍不行两遍,每一个字都抠得特别仔细,我特别感动。在各位播音员主持人的朗诵当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了语言文化的生动和感染力,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民族语言的精美和美好。”

根据计划,“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将涵盖3000多篇课文,目前首批100篇作品已经录制完成,并将于19日发布。但“语文”之于孩子,不止有语言,还有文学和文化。让孩子们听到“最好听的语文”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透过语言教会孩子们对生活的感知。审核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表示,这项工程意义非常重大,这是我们国家由政府部门组织制作的第一套音频版的教材。两千多年前,我们实现了“语同文”;今天,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声同音”。有了这版音频版的教材,对于普通话的推广、语文教学的改革意义十分重大。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中小学 发布会 语文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