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 > 正文
浏览、聊天都会被精准广告骚扰 这样的互联网广告该管管了
来源:上游新闻作者:洞察网2019-05-31 14:25:43

刚在购物APP上浏览了一些商品,随后就在下载的新闻资讯客户端接到该款商品的广告推送;在某社交APP上跟朋友无意间聊起育儿经验,稍后就收到母婴用品的广告推荐……

这样的遭遇令不少用户怀疑个人隐私被泄露。记者调查发现,一些APP利用用户上网浏览记录、定位、基本身份信息等要素,实现广告精准推送。

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规定,运营商在进行广告推送时,应当以明显方式标明“定推”字样,且必须尊重用户的选择权。

浏览、聊天都会被精准广告骚扰

上海的曾先生说,曾在一个购物APP上搜索“衬衫”,随后几天,在他下载的社交类APP上,有关“衬衫”的广告反复霸屏。“如果在同一款APP浏览某款商品后持续给我推荐类似商品,属于精准服务,但这是两款从属于不同公司的APP,这种跨平台共享用户信息的行为让人不安。”曾先生说。

北京的庄女士向记者反映,她曾在某社交APP聊天群组围观宝妈们有关“抓周”的讨论,其中一位宝妈说要买婴儿印泥。当她切换到某购物APP时,赫然发现,婴儿印泥出现在了首页推荐上。“才几秒钟时间,我只是看了别人的聊天就被精准推送,太可怕了。”庄女士说。

在微博上,有关精准推送变“惊准推送”的讨论不胜枚举。一位微博网友表示,某社交APP的精准推送太可怕,刚下载了某款游戏,50%的热门内容都是关于这款游戏的;有网友表示,聊天提到了秃头,结果一些社交APP、问答APP、搜索APP纷纷推送了植发广告。

记者在某社交APP上进行测试,先后发布了4条包含信用卡办理、婚纱摄影、婴儿纸尿裤和房产交易的信息,此前记者没有在任何终端发布或检索过类似信息。但不到30分钟,在三个不同的新闻资讯类APP上,某地产企业广告进行了首页推荐,在另一款社交APP上,某婚纱摄影广告做了“头条推荐”。

用户设备信息泄露难关闭推送

业内专家介绍,APP通过分析用户上网浏览记录,并结合用户定位和性别等身份信息,可绘制成用户肖像,从而实现广告的精准推送。

不少用户质疑:自己仅在A平台发布过信息,为什么B平台能够精准推送广告?长期从事程序化广告研究的专家吴俊告诉记者,A平台根据用户的浏览偏好,将用户的手机打上了“标签”,而这些“标签”与手机的设备识别码是相对应的。当用户使用B平台的相关服务时,B平台可以通过设备识别码来调取相应的“标签”信息,从而实现了跨平台的精准广告推送。

“业内把这些精准推送的广告称为‘程序化广告’。平台根据用户行为给其打上对应‘标签’后,在后台以竞价或自动个性化方式为广告主做精准投放。”吴俊表示,一般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商不会将“标签”对应者的原始信息透露给广告主。

记者发现,多款APP在用户协议中明示:会根据用户浏览痕迹制作用户“标签”并用于个性化广告推送,但未明确是否会与其他平台共享用户“标签”。

根据此前出台的《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的相关规定,完全依靠自动化处理的用户画像技术应用于精准营销、搜索结果排序、个性化推送新闻、定向投放广告等增值应用,可事先不经用户明确授权,但应确保用户有反对或者拒绝的权利。

但记者调查发现,用户反对或者拒绝的权利并未得到有效保障。大部分APP很难找到关闭“个性化广告推送”的按钮,即使是能够进行关闭操作的APP,关闭按钮也往往藏身于多个操作步骤之后,想要关闭很不便捷。

■专家声音

APP做用户画像

应尊重知情权选择权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一边是企业反复强调不会窥探用户隐私,一边是用户隐私被泄露的直观感受越来越强烈,这种现象亟须引起行业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为用户提供停止接收定向推送信息的功能;用户选择停止接收定向推送信息时,应当停止推送,并删除已经收集的设备识别码等用户数据和个人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精准广告实现营销收入是当前一些互联网平台的主要经营模式,如何平衡好挖掘数据价值和用户隐私保护的关系是每个互联网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吴俊建议,APP在做用户画像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守好数据获取“最少必要原则”的底线,同时各APP应以更显著直接的方式向用户开放拒绝“被标签”和个性化广告推送的操作入口,让用户享有选择权。

一家研究中心去年12月公布的《常用APP隐私政策透明度排行榜》中,参与测评的1000款APP中仅不到三成得到“中等”或以上的评分。该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琳表示,APP的隐私政策反映了企业对于如何保护用户隐私的承诺。如果企业连基本的权利和义务都没说清,很难让用户相信其会在隐私保护的问题上做得好。

“一些互联网企业总认为严格的监管不利于行业发展,这种看法不仅片面,而且短视。”左晓栋表示,从长远看,加强监管、规范行业发展,能为用户带来更强的安全感,有利于大数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网购消费评价黑灰产业链:

好评炒信、差评敲诈、追评当广告

信用评价本是为了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却滋生了“买好评”“删差评”“收评价”的网络评价灰色产业链。“买来的好评”模糊了消费者的双眼,“要好处而不可得的差评”也让商家不堪其扰,充斥广告的垃圾评价更是浪费公众的注意力。

记者调查发现,在QQ群里,充斥着大量“好评”“差评”“收评论”相关群组织,有的群成员高达400多人。记者加入一个差评群发现,他们操作非常隐蔽,在群里不能发言,只有通过加某个群主才能获取信息,以防被封群。

据一位办案法官介绍,刷单群体的主要操作是通过聊天工具联系“卖家”接受任务;刷手到“卖家”店铺虚假下单并支付款项,“卖家”发“空包”;刷手虚假收货并给予好评;“卖家”将刷手支付的款项返还给刷手,并支付一定费用,刷单完成。

一位从事淘宝男装销售的商家宣先生说,遇到过以公司形式不停对店铺进行批量攻击,而且使用多个小号,一上来就跟你讲法律条款,十分专业。宣先生透露,一般一个单子索赔500元左右,这正好达不到处罚标准,也一般不会引发商家十分剧烈的反抗。

“in有”电商平台品牌总监明廷宝告诉记者,有时候几条恶意差评会对平台的获客、供应链、客服带来极大压力和额外负担,特别是对初创的中小型电商打击巨大。尽管现有技术手段能够对买家行为做出一定的甄别,但职业评价师往往能够巧妙规避相关规定。

据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部门统计,数百个职业索赔团伙仅在2018年就做了超过10万个投诉举报。而在广州、上海一带数字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工商所每年收到的恶意举报超过5000个,少数团伙炮制的投诉与诉讼,比全国消费者提出的总和还要多。

■声音

构建健康的营商环境仍需各方努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交易量越来越大,提高虚假评价监督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网购环境日益迫切。刷单炒信、职业打假的现象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从首例“刷单入刑”案到首例电商平台诉恶意差评师网络侵权案,一些不法分子付出了代价。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周辉认为,有些案子追究了当事人刑责,但只是针对整个产业链上的某些个体。综合防控体系仍然缺少,例如对恶意注册账号的行为性质认定。数字经济治理需要分工共治,事前、事中应该交给社会组织和平台;行政执法和司法主要集中在事后对于恶意行为严厉打击上。

根据电子商务法中“15天等待期”的相关规定,一旦遭到权利人投诉,店铺的商品链接就要下架15天,给了恶意投诉者可乘之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建议,在电子商务法具体落地的过程中,给予平台自治一定的空间,抑制恶意行为的进一步泛滥,为创设更加良善的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平台也在致力于消除恶意差评的负面影响。“针对互联网不法行为层出不穷的现状,要做到‘老法条、新解释、新生命’。”浙江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说,像恶意投诉、恶意差评等骚扰行为,如果没有达到诈骗、敲诈的程度或数额,短期内可以解释为破坏生产经营罪,但长期来看增设妨碍业务罪更有利于治理恶意行为。

信用评价赚钱“三大花样”

购物、餐饮、电影等网站上,客观、真实的用户评价,是消费者甄别商品和服务是否靠谱的重要依据。然而,部分评价被利益裹挟,滋生出赚钱的“三大花样”。

花样一:“删差评”,职业差评师假借社会监督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

花样二:“买好评”,刷单炒信助推销量。一些电商经营者反映,刷单评论的价格从5元至几十元不等,职业好评师以此牟利。

花样三:“收评价”,消费者闲置评价异化为商品,评价位可当广告位出售。一位收评价的“黄牛”告诉记者,完成一次任务可立结3元。为了确保广告曝光率,“黄牛”只收月销售达到500件以上的商品评价,而且只收追评。(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linli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