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校园餐饮浪费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报告,中小学生的食物浪费明显高于城市餐饮浪费的平均水平。调查显示,学生营养餐人均浪费216克,约占供应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份营养餐都有三分之一被倒掉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数据来看,中小学校园配餐浪费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根据该报告调查,某大城市中小学生每年校园餐饮的浪费总量估算值约7780吨,折合成经济损失约1.6亿元——一座城市尚且如此,如果再把范围扩大到全国,损失无疑将更为惊人。
中小学校园配餐为什么浪费严重?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从餐饮供应来看,营养餐菜色单一,口味不佳,不好吃;站在学生的角度,部分学生挑食、偏食,饮食习惯不好,存在勤俭节约意识不强等问题。而其中,“不好吃”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小学校园餐饮满意度调查,只有14%的学生对校园餐饮表示满意,超过八成学生对其口味、质量打了差评——正是由于营养餐不好吃、学生不爱吃,才使得很多人选择“用脚投票”,宁愿点外卖、走出校门也不在学校用餐。
应该说,想让校园配餐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无疑是一大难题。正所谓“众口难调”,配餐公司一般都是标准化生产,而学生们口味不同,饮食习惯各异,供需之间无法完美契合也在情理之中。此外,再加上储存、配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校园配餐的确在口味、口感等方面难以尽如人意。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中小学校园配餐就没有提升的空间,更不意味着中小学校园餐饮浪费现象就没有改善的余地。
对此,怎么办?必须从供需两端发力。从供给来看,简单来说就是要让营养餐更好吃。比如,加强对配餐企业的筛选,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企业丰富配餐的种类,同时尽可能地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即便部分配餐企业做不到这些,那至少可以尝试设置大小份,按需供给,减少粮食浪费;可以尝试优化从制作、运输到发放的流程,提升配餐速度,改善菜品口味。此外,当前已有学校采取市场运作、家校监督的模式,让家委会和老师代表通过实地考察、投票等选择企业,由家长代表每天检查菜品的卖相、口味等,使相关企业不敢有半点含糊,通过强化监督倒逼企业为学生们提供安全可口的饭菜。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从需求端来看,中小学生不爱吃校园配餐与其饮食习惯、膳食观念等密切相关。很多孩子存在挑食、偏食等问题,对此有必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培育孩子们健康的饮食习惯,让更多孩子学会珍惜食物,进而对食物浪费主动说“不”。
[责任编辑:linlin]
安徽合肥今年首批设置697处西瓜销售点 瓜农可免费进入销售点位
安徽开展夏季酒驾醉驾集中整治百日行动 严防酒驾醉驾肇事肇祸
安徽公布11起民生领域案件第四批典型案例 严打食品违法行为
安徽出台2022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计划 共计划省级一类赛27项
安徽发出倡议书倡导共同做好节约用电工作 商业场所合理用电
安徽安庆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 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安徽淮北积极落实2022年电网防汛度汛措施 加强防汛专项应急演练
安徽全椒县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资源助企用工 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宿州市埇桥区柔性引进博士推进乡村振兴 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安徽印发出台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 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入选项目 推动提高艺术创作组
淮北相山区持续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群发展 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