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 > 正文
香港故宫博物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都市融合
来源:新华社作者:洞察网2018-05-29 20:45:04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28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区举行奠基仪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该馆建筑设计师严迅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的设计目标是要让博物馆的参观者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交流,同时也要将这一传承传统文化的建筑融入香港现代都市。

坐落于西九文化区内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预计于2022年竣工,正式开放后将长期展出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藏品,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讲座、文创产品营销等方式展现故宫文化。而如何在香港这个东西文化交汇之地为故宫文物设计“新家”,备受海内外关注。

严迅奇坦言,在接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设计任务时,他面对的是每一次在香港设计建筑时都会遇到的挑战——土地狭小。因为地少,设计师的理念达成受到很大限制。而为了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一脉相承地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严迅奇费尽了心思。

严迅奇说,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概念在北京故宫看得最清楚,它是一个有序列的空间。从天安门广场进故宫的门,人一层一层地走进去,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广场。香港因为地域限制,自然不能在横向空间体现出这样的递进。

严迅奇也想让这座博物馆打上香港都市文化的烙印。“香港建筑的特点是什么?是密集,往高空发展。”

如何让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与香港现代都市文化在一座博物馆中体现出来?严迅奇一次次地前往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寻找灵感,同时他也反复考察香港西九龙文化区内的环境和已经落成的建筑。在不断地反思与推敲中,严迅奇终于找到了二者的平衡——以纵向的空间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

严迅奇介绍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空间上仍延续了北京故宫空间设计的最大特色——中轴线的概念。然而,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以平面的中轴线串联一个个空间,香港的故宫文化博物馆则是以立体中轴线串联不同的空间。

根据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公布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设计图纸,这座博物馆整体上像一座“鼎”,呈“上宽下窄”的形状,整体建筑风格是现代化的。中轴线立体串联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几个中庭,面朝东、南、西向,通过中庭,游客可以看到香港西九文化区海滨广场、香港天际线和大屿山。

严迅奇反对刻意地或一味地仿古。所以由他设计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一个现代的、跟香港现代都市文化配合的建筑,但它又应能引起公众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视觉艺术的一种联想。“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有一种雍容的气度,一种巧妙的平衡,一种变化多端的肌理演示。所以你看它时不会觉得这是北京故宫,但你会觉得它肯定是跟中国古代文化有关系,这就是我想表现的特色。”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不仅自身风格独特,在严迅奇看来,它也与西九文化区的其它场所共同构成了“建筑与空间,建筑与建筑的对话”。除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西九文化区中还坐落着戏曲中心、M+博物馆与演艺综合剧场等其他建筑。

严迅奇说,在设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同时,他还考虑设计了通往博物馆的海滨长廊、周围的广场、公园的台阶等。“它们就好像清明上河图里面的桥一样,不同的建筑在同一个公共空间里被打通了,形成呼应。这种呼应在同一个空间里,就有了对话的可能。”

在设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之前,香港的许多著名地标的蓝图也都出自他手:香港特区政府总部、湾仔会议展览中心旧翼、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如今,严迅奇也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香港建筑师。

生于广东中山,成长于香港,现在享誉世界的严迅奇也惦念家乡的发展。除了香港的项目外,严迅奇还在给中山市设计一个高300米的大楼,大楼有望成为中山的地标式建筑。往返于粤港两地,严迅奇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格外有感触。他说,大湾区给我充满动力的感觉。这个动力不是不同城市间各自发展,而是因为区内大型基础设施的连接和互动而产生的一种新动力。不同城市间有互补,也有竞争力。

严迅奇说,2000年以后,内地建筑行业发展很快,不同类型的现代化建筑和文化商业建筑在各地呈现出来,百花齐放。而未来,他相信内地的城市建设会越来越“以人为本”,空间的利用率也将越来越高。他希望香港与内地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可以在大湾区的平台下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故宫 香港 传统文化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