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 > 正文
甲申年是哪一年(南明史意味着什么?)-全球播报
来源:热点网作者:洞察网2022-12-11 08:30:38

——读《南明史》随笔①

公元1644年,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的历史上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叠起的重大事件,阶级搏斗和民族征战都达到巅峰,又搅合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拿纪年来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三种纪年代表着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甲申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克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当天大顺皇帝李自成进入北京,标志着明朝的覆亡。 ——《南明史》顾城 著

清兵入关形势图 1644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进北京前夕,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自缢身死,并留下遗言:“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死后,李自成进入北京。获悉明朝天下大乱的大清,在降臣范文程、洪承畴的建议下,改攻明策略为打败李自成,从而抢夺中原主导权,遂由多尔衮领兵,自盛京倾巢出动进抵山海关。4月22日,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击溃李自成后,于5月2日进入北京,6月,商讨迁都事宜。10月1日,清顺治皇帝颁布登基诏书,定都北京。公元1662(康熙元年)4月25日,永历皇帝朱由榔、太子朱慈烺被清军用弓弦勒死。

史书记载,永历皇帝朱由榔、太子朱慈烺被缅甸人交给吴三桂时,吴三桂“初甚倔傲,见王长揖。”“王问为谁?三桂噤不敢对。再问之,遂伏地不能起。及问之数至,始称名应。王切责曰:"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三桂缄口伏地若死人。王卒曰:"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还见十二陵而死,尔能任之乎?"对曰:"某能任之。"王令之去,三桂伏不能起,左右扶之出,则色如死灰,汗浃背,自后不复敢见。”当时的朱由榔已为阶下囚,却仍能让吴三桂“色如死灰,汗浃背”,叛国害君,强如吴三桂者,仍不能不感到心中有亏耳。

山海关之战 1644年

自1644年3月19日至1662年4月25日,共18年零6天的时间,这一时期被称为南明。满清入关后,便把崇祯皇帝自缢身死之日作为明朝灭亡之时,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法理上认定了后金入主中原的正统性——大明王朝乃亡于流寇李自成,故后金是代顺,而不是代明,所以,后金与中原百姓之间没有亡国之恨,反有复仇之恩。其次,“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满人以区区十万军队,横扫中原,淹有天下,难道不是“殆天数,非人力”的有力表现?!最后,通过把崇祯皇帝自缢身死之日作为明朝灭亡之时,从而把南明政权定义为非法,定义为乱党,把江南百姓抵抗满清的斗争定义为叛乱,为清军的血腥镇压埋下伏笔。

可惜的是,后世之人,无论是官修史书,还是民间稗闻,都有意无意顺应并认同了这一说法:自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都应天(南京)起,至1644年崇祯自缢,明朝国祚276元。但是,如果认定崇祯死则明朝灭,清朝具有天经地义的正统地位,那么以下几点完全可以颠覆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吴三桂、洪承畴不但不是汉奸,反而是顺应时代进步潮流的英雄。与之相对应的,江阴、嘉定等地的抗清运动是在阻碍国家统一,李定国、郑成功等人更是不识时务。甚至,若干年后的日本人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前,还煞费苦心地对明清交替历史进行研究,认为中国人既然能够认同元清为正统,那么中国人一样也会接受日本的统治,为日本侵华提供伦理上的根据和政治理由。

清初疆域图 1820年

当明清交替之际,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这一概念还没有出现。现在,我们一般认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代表着历史前进与上升的方向,但是考虑到当时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明王朝与关外游牧民族为主体的后金政权正处于旷日持久的民族斗争中,现在的人们有理由发出疑问:李自成领导的阶级斗争是否应该以民族利益为重,使阶级斗争让位于民族斗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毕竟,九一八事变后,当中日民族矛盾逐渐超越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我们正是通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并依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侮才取得这场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

这些想法或疑问,希望可以通过拜读《南明史》得到满意的答案。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阶级斗争 色如死灰 秦失其鹿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