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数家手机厂商推出了折叠屏手机。虽然折叠屏幕手机被媒体和商家炒得很热,捧得很高,但本质上说,折叠屏幕和此前的全面屏、人工智能、多摄像头类似,都是智能手机成为红海的情况下,手机厂商的突围之作。就目前的状态看,折叠屏幕手机在技术上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折叠屏
诺基亚时代的手机功能还是相对有限的,直到智能手机横空出世,把功能手机、MP4、导航、电子书等电子设备的功能集于一身。
之后,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就大致定型了,主要的改进在屏幕、摄像头、CPU、GPU、基带等元器件上,通过这些元器件的性能提升来提升用户体验,扩展智能手机的生存空间。在经过近10年的技术改进之后,智能手机的软件和硬件基本趋向于成熟。这导致智能手机也进入了类似早几年PC所处的状态,进而导致智能手机市场逐年萎缩。根据分析机构统计,在2017年,智能手机市场萎缩10%左右,而在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萎缩约15%。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厂商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万劫不复。以三星为例,因为此前Note7自燃事件,以及之后表现的傲慢,其在中国市场遭遇断崖式下跌,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已经跌至1%,这使得三星有很强的动机和紧迫感靠一项新技术、新的宣传亮点去打一场翻身仗。
国内厂商紧跟折叠屏幕的势头,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出现多次了,比如曲面屏、全面屏+齐刘海、多摄像头、保时捷设计等。
折叠屏是智能手机厂商强行差异化的结果
由于智能手机的软件和硬件基本趋向于成熟,千元机的硬件已经能够满足日常使用了,即便是一些大型游戏,2000元价位的手机也足以胜任。在基础软硬件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差异化,就只能制造宣传亮点。
回顾这几年智能手机的发展,一些改进或创新对提升用户体验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也有一些改进或创新,但更像商业上的噱头。
此前的曲面屏和全面屏就是很好的例子,多摄像头也是一个例子,鼓吹手机具备人工智能功能则又是一个例子。然而,这些技术噱头的成分偏多。
试问非全面屏、单摄像头、不具备人工智能的手机,与全面屏或曲面屏、多摄像头和具备人工智能的手机有多大差距?用户体验真有厂商宣传的那么大吗?特别是每家手机厂商都挂在嘴边上的人工智能,消费者到底在哪方面感觉到人工智能了呢?
由于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手机厂商为了强行差异化而差异化的套路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折叠屏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做一番对比,折叠屏手机相对于此前那些所谓的创新,力度还是很大的,毕竟更大的屏幕还是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特别是对于爱用平板的消费者,以及一些老年用户而言。
折叠屏手机在技术上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虽然一些媒体对折叠屏幕手机无限鼓吹,但我认为,折叠屏幕手机远远没有像一些宣传文章中说的那样全是优点。
首先是续航问题。目前屏幕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耗电大户,而续航恰恰是智能手机最大的痛点,在电池的能量密度没有多少提升的情况下,将屏幕面积直接翻倍,会直接影响智能手机的续航。也许网友会说那就增大电池,但问题是如今智能手机都以轻薄为卖点,可折叠手机的厚度本来就比一般手机要厚一些,如果进一步加大电池,那么很可能就会变成“砖头机”了。
其次,是碎屏问题,根据外商发布会上发布的资料,和国内厂商公布出来的效果图,两家的折叠屏幕的最直观区别就是,一个是内开,一个是外开。
外商的折叠屏幕是朝内的,平时折叠起来的时候,屏幕被手机外壳保护起来。而国内厂商的折叠屏幕是在外侧,折叠起来的时候,手机屏幕处于书本封面的位置。
众所周知,目前手机最脆弱的零部件就是屏幕,碎屏已经是手机损伤的最常见形态,因而商家在出售手机时,一些套餐会搭售碎屏险。作为最脆弱的部分,照理应该是保护起来的,而国内厂商这款原型机的图片显示,屏幕在这款折叠手机的外侧,这就使屏幕很容易在日常使用中受到损伤,特别是转轴部分对外突起,很容易摔碎。
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采用折叠屏幕之后,手机屏幕面积将有望翻倍,平板电脑和手机的界限将进一步被模糊。因此,一旦折叠屏幕手机在技术上不断成熟、在成本上不断压低之后,平板电脑将受到很大冲击。由于习惯5寸屏和更关注手机续航的用户也大有人在,因而折叠屏幕手机会成为现有智能手机的有益补充,而非革命。
至于是否购买可折叠屏幕手机,我自己持保守态度。因为新技术都有一个在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何况新技术应用的初期,价格也会比较昂贵,比如外商的折叠屏幕手机售价就高达1980美元,国内厂商的折叠屏幕手机更是高达2299欧元,消费者完全是花高价给不成熟的技术当小白鼠。当然想尝鲜的人可以提前体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认为可以等到千元机都普及这项技术后再买,因为这个时候,这项技术已经成熟了,而且价格也比较亲民。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