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正文
梅州梅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不断强化学生品德教育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洞察网2021-09-06 10:39:03

开学季,3所学校集体亮相,提供7080个学位;不断推动德育工作水平提升;2020年高考再创佳绩,中考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足球特色教育成果显著……

这是梅县区坚持教育为先,找准突破口撬动教育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果。成果的背后,是梅县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

近年来,梅县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明确三大任务,即学前教育抓普及、基础教育促均衡、高中教育强特色,立足新起点,谋划新跨越,坚定内涵发展之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五”开局之年,梅县区教育事业蓝图已经绘就,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抓手,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努力兴办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协调、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梅县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科学布局

新增3所学校可供7080个学位

9月开学季,梅县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迎来了首批“幼苗”。

走进幼儿园,黄蓝相间的建筑,规划有序的运动区、生活区让人眼前一亮,园区色彩缤纷,功能布局合理,教室窗明几净,提升了幼儿园的“颜值”。

“这学期一共有80名适龄儿童正式入园就读。”梅县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王丹霞说,幼儿园是公办幼儿园,规模为15个班,可以解决450个学位。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梅县区公办幼儿园学位紧张问题,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虽然该幼儿园第一年只招收了三个班的学生,但开学在即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是防疫物资的储备,我们已经派专人购买了防疫物资,然后建立了一个防疫物资储备室。二是让每个老师对每个教室进行了打扫清洁工作。三是老师利用暑假休息的时间,对每个教室、园内的公共场所进行了环境创设,为小朋友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王丹霞介绍。

与此同时,距此西南方向1.4公里处,华业外国语学校也迎来了该校的首批新生。

温馨的迎新标语、丰富的书籍、充实的课表……为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华业外国语学校不仅从细节入手对校园设施进行完善,还加强了班级和宿舍管理,教师们也提前到岗进行备课研讨。

“我们第一个月的备课已经全部完成,校本作业设计已经基本完成,还有我们各学科组、备课组的首席专家驻校指导等正在开展。”华业外国语学校校长马建红介绍。

“神兽”归笼日,新校开学时。今年的秋季学期,梅县区三所新学校开学,迎接首届新生。

笔者从梅县区教育局了解到,今年梅县区新建成的3所学校,即梅县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梅州实验学校、华业外国语学校。据悉,新校是根据梅县新城区域人口发展状况和梅县区教育发展规划增设的,投入使用后可提供7080个学位,将有效缓解梅县城区入学压力,提升全区教学质量。

笔者获悉,梅县区委一届十三次全会指出,要坚持不懈惠民生,切实做好教育等民生工作。为推进全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梅县区按照“统筹规划、公平共享、分类指导、提高质量”的原则,统一按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标准同步建设城乡学校。

“十三五”期间,梅县区推进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3亿多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7所,累计增加学位13000多个。与此同时,该区坚持教育投入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对办学条件较差、学位不足的学校进行迁址新建。

德育为先

不断强化学生品德教育

走进大坪镇中心小学,映入眼帘的是门口展示学校文雅少年的宣传栏,以及教学楼墙壁上以“三雅”校园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整洁优雅的校园里,文雅之风盛行。

据了解,自2018年起,大坪镇中心小学开始推行“学生文雅、教师儒雅、学校优雅”的校园“三雅”文化建设。其中“学生文雅”是指学生思想端正、文化丰富、言行文明、情趣高雅。

为了培养文雅学生,学校编印了《雅行教育》校本教材供学生学习,经常举办书法比赛、演讲比赛、阅读分享会、足球比赛等丰富的文体活动,定期评选校园文雅少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坪镇中心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李莲芳认为,开展“三雅”教育,不但在逐渐纠正学生的不良言行举止,而且对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风格、儒雅气质也产生影响。同时学校开展教师读书分享会,让教师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不断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与学生共成长,逐渐养成儒雅气质。

历经三年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如今的大坪镇中心小学,学生彬彬有礼,教师温文尔雅,学校自然环境、育人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厚。

大坪镇中心小学校长廖雨文表示,“三雅”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雅礼仪,煅炼了学生意志,还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三雅”之花香满校园。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近年来,梅县区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方面下功夫,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提倡特色办学,以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好的学校要‘内外’兼修,既有好的硬件设施设备,又要有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梅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德兴小学,开学第一课是“思政课”。今年开学当天,学生们不仅收到了新书本,还在老师的组织下,以收看党史学习教育视频等形式开展“开学第一课”。通过了解党史、强化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第一课主要讲的是思政课,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第二方面主要讲防疫知识。”德兴小学三年级9班班主任林冬珍说。

梅县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和“新时代好少年”表彰活动,全区现有国家级“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1所、市级“文明校园”22所、区级“文明校园”33所,省级“书香校园”8所、市级“书香校园”20所。

接下来,梅县区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实施“重体验、善激励、促情感、求自律”的特色德育模式,把德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渗透于教育教学,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强化特色

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近年来,梅县区全力抓好素质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质量监测等有效途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区高考参考人数持续减少的情况下,本科率、专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1年在实现“平安高考”的基础上,逆势而上取得好成绩,在高分尖子生数量、两线上线率等方面均实现大幅提高。全区600分以上考生30人,比去年增加13人,有3名考生进入全省前1000名。全区本科上线人数1578人,本科率为53.89%,比去年增长3.56%。

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梅县区的做法是推动体艺特色教育发展。

“叮铃铃!”每天下午第三节课的上课铃声一响,梅县区华侨中学的足球场便热闹起来,一阵清脆而急促的哨声把学生们集合起来。“身体重心要下移”“要控制好脚力,抬头看前方”,日常的足球基本功训练随即展开。

廖柳妍是其中一员,得益于学校青少年足球人才优先招录政策,成为华侨中学的体育特招生。和廖柳妍一样,这群女生代表华侨中学参加2019年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获得冠军,这也是她们第二次获得此项殊荣。

华侨中学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该校专门成立了体艺处,专抓校园足球工作的落实,同时配备专职的足球教练9人。全校各班每周安排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训练课,该校还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了足球校本教材。

“以学校足球队队员为骨干,组建各级各班足球队,学校组织每学年上半学期班际比赛,下半学期举办‘校长杯’足球赛。”体艺处主任周剑平说,学校成立有学校男子足球队、学校女子足球队、教工足球队,初中男子足球队、初中女子足球队、高中女子足球队。

据介绍,学校制定有足球训练计划,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开始足球训练,从不间断。每年组织“校长杯”足球班级联赛、颠球比赛、年级挑战赛、毕业生足球联队告别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多达15场。

近年来,梅县区扎实推动阳光体育和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坚持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足球特色教育成果显著。

华侨中学女子足球队在2018年、2019年广东省“省长杯”校园足球高中女子组决赛中蝉联冠军,创梅州市校园足球近年来最好成绩,2020年再获该项赛事亚军;高级中学高中足球队获得2018年“省长杯”亚军并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比赛中获东南赛区第二名。

下一步,梅县区将配齐配强体艺教师,加强体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一校一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让高水平体艺培训机构或山歌、汉剧等传统艺术进校园,全面提高师生体艺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梅县区计划在现有1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基础上,每年创建4所以上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实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覆盖;在现有7所广东省体艺特色学校的基础上,每年创建3所以上广东省体艺特色学校,实现“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

[责任编辑:linlin]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