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增城区,城市中轴线上的“生态明珠”--荔湖湿地公园风景如画;经过系统整治的永和河如今成为美化城市的“绿腰带”;通过完善污水管网收纳系统、实施排水达标单元创建等工程,荔城街、增江街的许多老旧小区铺设了透水砖、新增了植被草沟,“颜值”大大提升。
广州市增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正朝着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的目标砥砺前行。记者日前在增城区走访了解到,“海绵城市”理念已经融入当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收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走进增城,记者了解到,当地在公共建筑屋面采用屋顶绿化方式蓄存雨水,对人行道、停车场及广场采用透水铺装或草格,在居住小区新增植被草沟,在公园绿地建设雨水花园、生态树池等设施,对河涌堤岸进行了生态修复……通过构建生态廊道与生态基础设施,加强水环境治理,2020年增城共建成雅瑶河、下太平、上太平等12个海绵城市达标排水分区。监测数据显示,这12个排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均达到规划目标控制要求。
作为东江一级支流,流经广州市增城新塘镇和永宁街12个行政村的永和河曾是增城区城市环境的一个“毒瘤”。近年来,增城从清除河道垃圾、淤泥到完善截污管网,从两岸生态修复到排查整治污染源,持续推动永和河实现“长制久清”。
随着河涌整治日见成效,增城新塘镇还大力推进永和河调蓄区建设。该工程竣工后,既可全面提升辖区防洪排涝能力,又可蓄潮补枯,提升区域水安全,净化周边河涌水质,提升生态环境水平。
针对辖区内重点河涌流域以及内涝黑点逢雨必浸、连年水浸的问题,增城新塘镇还重点实施13个防洪排涝补短板工程和12个内涝点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凤凰城—翡翠绿洲片区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建设雅瑶河调蓄区,打出了一套涵养水源、改善水质、调蓄防涝的海绵城市建设“组合拳”。
据悉,近年来,增城还推动上邵涌等8条黑臭河涌基本消除“黑臭”,打造了增江碧道、仙村碧道等一批以水为脉的生态绿廊,为海绵城市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按照要求,增城区将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全区78%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020年12月30日,增城区首条按照“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建设的道路——永宁街新惠路竣工通车,这条道路人行道遇到下雨天气,雨水便会通过绿地滞留、净化和传输等方式排入水系。
记者了解到,2020年增城区将海绵城市重点片区确定为涵盖荔城、荔湖、朱村在内的增城中心区、科教城和富士康科技小镇片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片区,建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四望岗公园、荔湖乡丰产业园等一批示范项目。
“2021年,增城打造海绵示范片区,力争实现城市建成区25%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目标。”增城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完)
[责任编辑:linlin]
湖南浏阳市推出退役军人金融服务驿站 开设业务绿色通道
湖南岳阳市正式启动乡村振兴系列公益主题活动 发布10条红色文旅
湖南怀化今年新登记4万余户市场主体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娄底市娄星区保障农村道路运输安全有序 实现农村公路整体升级
去年以来安徽累计打掉涉黑组织21个 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合肥发布支持批零住餐旅游企业发展政策 符合条件可延续免收房屋
安徽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确保政策红利落地
安徽出台七项医保措施解决群众医疗后顾之忧 推进“一站式”窗口
安徽深入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 突出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
安徽宿松县政务服务聚力“一改两为”排忧解难 从时间空间上延伸
广东三地合作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作 延伸公益诉讼触
广东中山主动打造出租车行业“优选”诚信体系 推进新旧业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