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金融体系一系列政策力保市场主体 优化外部配套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洞察网2020-09-11 09:41:57

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表示,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从信贷投放、资本监管、不良容忍、尽职免责、外部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差异化的鼓励支持政策。今年以来银保监会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迅速出台金融惠企的金融保障措施,指导银行精准加大信贷投放。

二是将阶段性纾困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监管激励约束。明确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三个百分点以内的容忍标准。对因疫情影响发生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有充分证据应视为不可抗力,对相关人员免予追责。

三是联动多部门协同发力,进一步优化外部配套支持。推动财税部门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等。

“这里要追问一下,银行基层机构和人员为什么惜贷、不愿意贷呢?”毛红军在发布会上自问自答:因为不划算,绩效低或者没绩效。为什么惧贷、不敢贷呢?因为不良贷款率高、怕问责。

她指出,建立健全对小微企业敢贷、愿贷的机制,归根到底是解决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问题。中国银保监会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差异化的监管激励政策和引导措施,就是为了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且促进银行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资金端的差异化。通过引导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解决银行基层做小微不划算的问题。目前全国性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均按照不低于50个基点给予优惠,一些银行的优惠力度还达到了100个基点以上。

二是内部考核差异化。要求商业银行将普惠金融的指标在其分支行绩效考核的权重提升到10%以上,解决小微条线没有绩效的问题。

三是针对不良贷款率高这个问题,实行风险管理的差异化。“监管政策上已经明确提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可以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三个百分点以内的容忍度,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

四是针对“怕问责”,实行尽职免责的差异化。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在发布会上表示,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外贸大省,中小企业众多。面对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将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融入“敢贷、愿贷、会贷、能贷”长效机制和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7月末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8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2万亿元,同比增长39.3%;制造业本外币贷款比年初新增1302亿元,创7年来新高。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专家兼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江表示,农行配置了专项激励工资和战略费用,为“愿贷”创造积极氛围。发行业内首单用于疫情防控用途的小微专项金融债,单独匹配并确保普惠信贷规模,今年普惠金融信贷规模是2400亿元,“三农”信贷规模是5000亿元;建立了差异化的普惠政策制度体系,重构信贷业务模式和流程,为“能贷”提供充足资源和制度保障。加快数字化转型,让科技为普惠金融服务赋能,为“会贷”提供有力支撑。提升风险防控智能化水平,落实“容错纠错”政策,前后出台了三份小微企业尽职免责文件,今年又出台了14条免责规定,形成了“敢贷”的良性机制。(完)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金融体系 市场主体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