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骊山,山势逶迤,林木葱茏,在远处白云的映衬下,愈发苍翠灵秀。
5月的一天,天空一碧如洗,刘生才就知道,今儿是一个拍摄的好天气。一大早,他便肩扛着独脚架,斜挎着相机,沿着骊山一路向上。“咔嚓、咔嚓”清脆的相机快门声不断,一张张骊山“写真”就定格在了相机里。
今年75岁的刘生才是西安市临潼区长庆培训中心一名退休职工,也是一名“摄影发烧友”。早在1971年他就开始接触摄影,最初用的是胶卷相机。“快门一按两毛八”,贵得很,但是再费钱也抵不住刘生才对摄影的热爱,他“舍得”将镜头留给祖国风光、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
我的工作单位依骊山而建,出门走10分钟就能进山。”从1980年12月到临潼区工作生活至今,刘生才爬过上千次骊山,见证了骊山这些年的变化。眼前的这一切,在他看来,既熟悉,又陌生。
“骊山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只有了解过去,才能知道今天有多好。”刘生才感慨道,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采石业,让骊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来,为了保护这座临潼人民的“父亲山”,临潼区开始实施骊山北麓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保护工程。
“你看这一张骊山,镜头里全是低矮的杂草,很少能看见树木。你再看这张,全是比人高的树木。”刘生才拿着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拍摄时间相差整整30年,“远处的那片洋槐是飞播的,后面这些树松树、柏树都是后来栽的。”
“我拍摄骊山30多年了,每一次拍摄都有不一样的感触,就是希望用镜头把骊山的点滴变化记录保存下来。”2005年开始使用数码照相机后,刘生才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花在了拍摄上,“我们摄影人最爱的就是绿色,这几年骊山变化太大了,非常值得记录下来。”
摄影看似简单,长年累月坚持下来却不容易。至今,刘生才的风光摄影接近10万张。其中,“骊山影集”已积累了5500多张,生动直观地记录了骊山由黄变绿的过程,他也因此被圈内的人称作“骊山摄影师”。
“没有对比,就不知道临潼人民对骊山有多‘呵护’。”每一次上骊山,刘生才总要找以前的路线和拍摄机位,并把拍摄的时间和点位做详细的记录,“这几年,每次春季上去,都会看到很多绿化工人将绳子系在腰间,整个人挂在半山腰,就是为了种上一棵树……为了保证树木成活率,更是创造性地在绿化的山头上铺设了供水管网,修建了蓄水池和抽水站。”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是天蓝、地绿、水净。近年来,临潼区提速骊山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加快“增绿”,以强化党政责任、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管绿”,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科学“用绿”,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活绿”,持续健全完善机制推动“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2008—2021年,临潼区累计投资4.38亿元,在骊山范围实施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西安市重点区域骊山至洪庆直观坡面绿化、创森都市水源涵养林保护、秦岭北麓恢复植被等工程造林面积4.25万亩,由西到东绿化了柏家山至土门河27公里范围内的30余座山头,累计栽植侧柏、油松等各类苗木800余万株,目前苗木平均成活率达到95%以上,骊山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37.2%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而临潼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也达到295天,稳居全市前列,PM2.5平均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照片里,光秃秃的山头没有了,葱葱郁郁树木和蓝天白云越来越多。”刘生才说,随着生态不断改善,骊山成了乡村旅游热门打卡目的地,生态的“高颜值”也为乡村振兴赢得了发展新优势。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