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十年持续攻坚克难,陕西医改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陕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3年的6.15%增长到2021年的21.16%,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5.7岁增长到2020年的77.8岁……
作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形成了完整的创伤救治技术体系。图为该中心设置的创伤复苏单元。
汉阴县人民医院专家对汉阴县涧池镇中心卫生院医生进行业务指导。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出生仅两天的复杂先心病患儿。 医改,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承载着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民生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全面推进。 这十年,陕西发挥省级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地市级医院医疗救治主力军作用,发挥县医院在县域内的“龙头”作用,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不断优化全域医疗服务体系。 这十年,陕西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完善相关政策指引,强化医疗质量管控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 这十年,陕西推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持续加大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力度,持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让健康惠民落到实处。 家门口 “大”医生 “以前只能到县城大医院看的病,现在在镇上就能看好,而且医保报销的钱还多。我们老百姓看病再不用发愁了!”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村民梁爱云感叹道。 梁爱云多年来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症,右上肢疼痛伴麻木、上举受限,这让她苦不堪言。今年5月,梁爱云病痛加重。她听说县医院骨科专家就在涧池镇中心卫生院坐诊,于是在家人陪同下到医院诊治。骨科专家、疼痛科专家联合会诊后,给她实施“针刀+臭氧”联合治疗,10天后梁爱云便康复出院了。 “通过县级医院牵头优化资源配置、下沉人员和技术帮扶、同质化管理,加上基层医护人员到大医院进修,我们很多技术都能达到二级医院的水平,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症完全可以在镇上的医院解决,并且按照一级医院的标准收费,整体来说节约了县上的医保资金。”汉阴县中医医院副院长、涧池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方德春说。 如今的汉阴县涧池镇中心卫生院,又叫汉阴县医疗健康共同体涧池分院。这是近年来汉阴县全力推进县域紧密型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的成果。事实上,在陕西,像汉阴县一样在县(市、区)组建县域医共体、实现区域分级诊疗的县域不在少数,这也是陕西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布局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陕西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发挥高水平医院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发挥省级医院辐射带动作用,以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打造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为重点,实施“秦跃计划”,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积极争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拟依托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北医三院和省中医医院,分别在榆林、杨凌、延安、汉中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财政下达补助资金5000万元,支持已获批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及申报的创伤、神经、心血管、传染病等专业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前期建设。 ——发挥地市级医院医疗救治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渭南市中心医院等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高各地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承载能力,更好满足省域内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减少患者跨区域流动。 ——发挥县医院在县域内的“龙头”作用,向国家申请推荐县医院加入“千县工程”,陕西51家县级医院入选;着力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实现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县域全覆盖;在全省遴选10个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遴选21个县级中医医院重点建设针灸、康复、脑病等中医优势特色专科。 ——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做实做细老年人和4种重点慢病服务管理,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79.24%,高于国家6.11个百分点;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和转岗培训,全省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3.35人,位居全国第9位。 ——推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累计组建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协作网262个;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阶段性评估工作,做好试点经验总结;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上半年启动25个县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省50%的县建成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目标。 同心聚力,硕果累累。按照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日常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目标,陕西各地强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花小钱 治大病 “听到胰岛素降价的消息,我太激动了,这可为我们家解决大问题了。”今年5月底,家住西安市东郊的王女士终于等来了胰岛素“集采价”落地陕西的消息。 60多岁的王女士是一名糖尿病患者。3年前,她被诊断为I型糖尿病,每天要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这些年,除了身体上的疼痛,更让王女士发愁的是每月要承担的高额医药费。 5月10日,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组织第六批药品(胰岛素专项)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明确全省参加国家组织药品(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自2022年5月30日起全面执行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自此,糖尿病患者可以购买到“质优价宜”的胰岛素产品。这一实打实的改革举措,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不仅于此,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药品医用耗材实行集中带量采购、支付方式改革……多年来,陕西一系列医保政策的实施,大幅降低了群众的就医费用。 ——巩固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待遇,全省城乡居民医保实现整合,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体系;坚持“小步快跑”,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80元增加到2022年的610元,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0%左右,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筑牢健康底线;推动出台陕西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若干措施,统一大病保险待遇,继续向困难群众倾斜;制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将于2022年底落地惠民。 ——推动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今年集采药品数量已达393个、医用耗材数量9个,中选品种平均降幅超过50%,提前超额完成国家年度任务,持续减轻群众看病购药负担,为陕西医疗机构节约采购资金30.05亿元;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在全国第6个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动陕西新版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平稳实施,助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 ——稳步开展支付方式改革,制定DRG/DIP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起启动改革扩面;加强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全省基金可支付药品达到2903种,基本覆盖所有临床治疗组别,进一步增强基本医保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五级经办网络,把经办窗口开到群众家门口,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持续优化异地就医服务,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线上备案,取消省内异地门诊备案程序,实现门诊费用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断扩大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634家、定点药店11261家,进一步满足群众就医购药需求。 ——补齐信息短板,接入全国“一张网”,推动各地全部并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全省3.54万家两定机构、2000余家医用耗材配送企业、1300余家药品厂家、180余家经办机构、700余家医用耗材生产厂家可以快速办理结算、招标采购等多项复杂业务;高标准高质量建成陕西医保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实现远程调度全省两定机构医保结算数据,实时监督基金使用及运行,3900万参保群众可以足不出户线上办理医保业务,平均日结算37.5万人次,涉及费用2.4亿元,有力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水平。 从医保目录的大调整到药品的集中采购,从异地就医的打通到医保基金的控费,从“群众多跑腿”到“数据多跑路”的转变,陕西医保改革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提能力 增内涵 “心脏不舒服,该看心内科还是心外科?” “肚子难受,消化科、肝胆科、肛肠科这么多科室,我该挂哪个号?” …… 为解决困扰群众的类似问题,近年来,陕西省人民医院以疾病诊疗为中心,全方位打好学科建设“组合拳”,将全院70多个科室整合成13个专科病院和10个医学中心,形成了以疾病链为纽带的学科体系和诊疗服务体系。这是陕西医药卫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 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陕西多措并举,着力改善医疗服务,在全国率先普及预约诊疗、多学科诊疗、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日间手术等一系列改善医疗服务的举措;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和智慧医院建设,持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强化医疗质量管控和可持续发展,7月,陕西发布的国家反馈最新数据显示,我省相关指标持续向好,部分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临床检验同质化明显增强,我省三级公立医院国家间质量评价参加率91.98%、合格率96.35%,位列全国第10位;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国家室间质评参加率94.92%、合格率97%,位列全国第4位。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提升,三级公立医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42%,低于全国水平(0.56%),位列全国第8位;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04%,低于全国水平0.1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5位。 ——紧缺专业人员改善显著,儿科、麻醉专业医师配备占比超过全国水平,分别排名全国第4位和第9位。 ——中医药科研支持力度增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中医药科研项目经费分别为28.26万元、26.57万元,位列全国第12位、第10位。 同时,截至2021年底,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到54.15%,三级中医院康复科设置率达到80%;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到40%,超过98%的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建设老年人心理关爱点21个、安宁疗护服务中心8个。建成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136个,标准化危重救治转诊网络覆盖全省。 多年来,陕西通过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等举措,打通群众就医的堵点,提升老百姓就医的获得感。( 记者 杨静文/图 )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