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 raistlin2017
01
(资料图片)
现在微博热搜第一的话题,叫“丁克的我想通了生孩子的意义”。
里面是一段近千字的感悟,摘录如下:
在现在的环境下,讲这么一番话肯定是会被骂的,所以评论区是这样的画风:
也不怕被你们骂,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思考。
这是年初时候我在群里的一段聊天记录:
我把这段话发到微博上:
评论里也有不少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到年龄了要上学,上完学要找工作。
18岁前,会有学校、家长给你设定人生目标,那时候生活其实并不自由也不轻松,但总有人说那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就是因为那时候你有目标,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当你精神上断奶后,你就自由了,但也需要自己去找意义了。
自由后,可能会在夜半寂静无人的时候,也可能在闹市区人声鼎沸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刻,你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活着有什么意义?我究竟为什么而活。”
这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都没有答案,只能找一个理由把它给搪塞过去。如果找不到这么一个意义,那无论你多么锦衣玉食,养尊处优,都会陷入精神内耗,从里到外都痛苦。
而这个意义,就是你人生的锚点。
有些人的锚点在于权力和金钱。
他们对金钱有永无止尽的欲望,挖空了心思只想赚到更多的钱。而赚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很容易一辈子就过去了。
你可能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的人,毕竟现在网上人都争先恐后表现得非常“现实”。但其实金钱带来的快乐,越多就越不明显。它边际效应递减是非常严重的。到后面,必须要赚大钱才能获得一点点快乐。
但赚大钱又谈何容易呢。
还有些人的锚点在于自己的爱好。比如尝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景、滑遍天下雪山、创作出更牛逼的作品,等等。
我朋友圈有个人,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孤独的美食家”,然后孤身一人,每天在全世界各地吃东西。不去什么高级店,主要是去那种街头美食和苍蝇馆子。3月初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2月底在乌拉圭和阿根廷。还有智利,之前在秘鲁吃了一个月。
去南美前,他在迈阿密、纽约、洛杉矶、沙特麦加、新加坡、巴厘岛、普吉岛、曼谷、清迈待了很久。算了算,自从去年12月开始,他就一直在世界各地吃了。
每顿找一个新的小馆子,一个人吃饭;一个地方吃腻了,就换一个国家继续吃。而在疫情放开前,也是每周都在全国各地,一个人吃饭,然后每天发好多条朋友圈,分享自己吃了些什么。
类似的人我还看过不少。
比如骑行群里有人骑车环游中国,风餐露宿。而且没开直播,不为赚钱,就是喜欢。
滑雪群里有个哥们攒了几年钱,把工作辞了,在雪场边租了个很便宜的房子,用最便宜的方式每天滑雪。
至少在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在滑雪场、在路上摇车的时候,不会问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
还有人就是爱打游戏。
他们可以每天只吃泡面,可以就睡在几平米的床位上甚至网吧的座椅上,反正能维持自己最简单的生存就行。
但每天就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翱翔,仿佛现实的一切都和他们无关。
这些人通常会出现在新闻里,主流媒体把这定义为“网瘾”,认为这是一种病。
而我却觉得他们只是更早地住到了“元宇宙”里,是虚拟世界的第一批居民。未来我们都会像他们一样,躺到营养仓、接上脑机接口,从此和现实世界绝缘的。
等等等等。
反正人活着需要一个锚点,需要给自己一个意义。告诉自己这一天天的都是在干嘛,为什么要延续自己的生命。
所以有一句话叫:“死亡是唯一严肃的哲学话题”
02
还有很多人,无法从上面的一切得到长久性的乐趣。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最享受的就是把一个孩子抚养长大的过程。
他们选择的人生锚点,就是家庭。
现在说什么“养儿防老”、“生孩子是为了延续基因”、“不生孩子香火就断了”。
这些都是扯淡,已经越来越没办法说服别人了。
你在养孩子过程中付出的金钱好处,会远远多于你将来得到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会出钱给你养老,大概率还会拿走你的钱给他买房。
如果你养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以后带你过上好生活,那大概率会失望,而且在养孩子的时候会越养越绝望。毕竟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都没能成功,未来孩子在经济增长趋缓的时候,实现“阶级跃迁”的难度只会成倍增长。
养孩子本来就不是为了什么。
养孩子自己就是乐趣。
你养一只猫,也不是为了让猫能帮你养老。
反而养猫会花很多钱,会让你不自由,让你无法长途出行,家里还始终有个牵挂。从此你就多了一个软肋,多了一个弱点。
但依然会有很多人选择养宠物,统计说中国宠物家庭即将突破一亿户。
因为养猫会给你带来乐趣。把猫养大的过程,本身就是陪伴。
有猫的人,喂猫开心、撸猫开心、啥都不做每天光是看自己家猫在那犯蠢也开心。
养狗比养猫还要麻烦很多。但狗更聪明,更能理解人的意思,也更能和人互动,能给人带来更多乐趣。
养娃就更麻烦了,其麻烦程度远远高于任何宠物,我还没体验过。
但我最不爱发朋友圈的同学,一旦成为父母,也会在朋友圈大量晒娃。
还有我父母回忆我小时候的事情时,他们总是一脸幸福,告诉我说把小孩养大的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
很麻烦,但是很快乐。
所以我觉得吧,养孩子是一种高级娱乐。也是生活的一种锚点。
你觉得自己会享受这个过程,那就生孩子。
你觉得自己无法享受,那就别生。
只不过生之前得想清楚,因为这条路没有回头路。
03
这其实也变相解释了,为什么国际上越是穷的国家生育率越高,越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生育率就越低。
欧洲生育率比非洲低。日本生育率比沙特低。美国内部统计,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就越低。德国自从大量引入移民难民后,生育率迅速回升。
我们的网友总觉得生育率低是因为补贴不够,补贴够了大家就愿意生了,然后举例说北欧国家生育率就很高。
确实,为了促进生育率,北欧五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瑞典为例。瑞典生一个孩子,国家给发390天的生育补贴+连续90天每天180瑞典克朗的补贴。而且这个生育补贴是根据你收入来的,你日常收入越高,给你的补贴就越多。另外抚养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每月国家给1250克朗的补贴。孩子越多,补贴越多。比如六孩家庭就比五孩家庭每个月能多拿2120克朗。除此之外,孩子上高中,每个月可以拿1250克朗。另外孩子出生后,托育、上学等等都有补贴。基本只要你愿意生,后面的种种费用都由国家兜底。北欧五国每年有3%-4.5%的gdp被用来促进生育。这种力度的补贴下,瑞典的生育率确实回升了。然而在短暂回升后,最近又连年下降,人口重新开始负增长。今年是瑞典17年来生育率最低的一年,联合国预测他们生育率未来只会一年比一年生育率低,依然比世代更替水平低一大截。
而隔壁法国,在生育支出远不如北欧的情况下,成为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发达国家之一。德国也从长达几十年的人口负增长中摆脱出来。
为啥?Welt.de做了统计,发现德国现在生孩子的全部都是新移民。
当然,无论北欧、德国还是法国,生育率都不高。和中东、非洲、印度、东南亚、南美等一系列贫穷落后的地方完全没法比。
中国也一样,以前中国条件不好,大家抢着要生孩子。现在比以前过得好了,至少吃得上饭了,反而生孩子的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
因为发展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的时候,人没有什么选择。
成年后不生孩子实在不知道该做啥了,必须过以家庭为锚点的生活。
而现在,人的选择可太多了。
即使不依托于家庭,也有的是地方可以依托。
尤其是女性,就算一辈子不生娃,也可以把自己人生过得有滋有味的,自然愿意生育的人就少了。
人在非常富有或者非常贫穷的状态下,生育才不会明显影响生活水平。所以顶尖富人和穷人,生的都比较多。对于普通中产来说。生育意味着至少十几年的不自由、巨大的责任以及明显的生活质量下降。不生孩子都觉得时间金钱不够用了,何必生个孩子给自己找不自在呢。人类的繁殖本能,往往会被理性抑制住。在不该生育的时候选择不生育,这是人与发情动物的本质区别。所以越多人脱贫,越多人地方完成城市化,生育率就越低。
还是1974年联合国世界人口大会上的那句话。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除非让发展倒退,否则这种避孕效果是不可逆的。什么补贴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种本,又何必要治呢。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