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通过对5.2亿年以来的舌形贝腕足动物壳体进行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张志飞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梁悦得出:在奥陶纪,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多样性达到高峰;后来,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类型,在奥陶纪末和二叠纪末的大灭绝事件中被随机性保留下来。
腕足动物舌形贝俗称“海豆芽”,被达尔文定义为“活化石”。它自寒武纪早期出现,历经了地球动物出现以来所有的磨难和自然灾害,尤其是经受了地球最严重的大绝灭事件而繁衍至今。目前,舌形贝仍分布在我国广西和日本、新西兰等地的近岸浅海地区,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据介绍,5.2亿年以来,舌形贝一直生活在泥质海底。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它们通过多变的壳体形态,不断探索、改变和硬化着海洋底质表面,并在奥陶纪将属种多样性和壳体形态多样性发展到高峰,演化出了包括穴居型生活类型和葡萄串状群居型生活类型等多种壳体类型。这种“多样性”积累,使舌形贝类在面对显生宙的五次大绝灭,尤其是显生宙生物灭绝率最高的奥陶纪和二叠纪两次大绝灭事件时,有了“足够的生的可能”。
西大科研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开展的支序分析、形态空间测量和谱系分析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得出的各项结果都支持了奥陶纪后随机演化是主导现代舌形贝演化的外在动力。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9日北京时间凌晨在线发表在Cell出版集团的综合期刊《当代生物学》。(记者 吕扬 通讯员 李琛)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