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实现自由流动,谋划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大贵阳都市圈”,打造黔中城市群核心区。
推进贵阳贵安同城化,就是要实现两地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整合,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配套、生态环保等方面“一盘棋”考虑,实现1+1>2的放大效应。
日前,贵阳—贵安路网互联互通重点项目——贵阳市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动工建设,该线西连贵安高铁站,途经贵安生态新城腹地,东接贵阳主城中心区,极大拉近了贵安新区与贵阳主城区的时空距离。
贵阳、贵安新区两地交通的互联互通,将引导贵阳主城区人口和城市功能向贵安新区疏散,吸引人才聚集,促使城市资源发挥更高的利用率,促进沿线产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贵阳、贵安一体化加速发展。
贵阳和贵安积极推动同城化,将有效打破两地区域壁垒,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实现自由流动,进而将带动规模超过万亿元级的黔中城市群加速崛起。
构建半小时通勤圈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既是贵州省政治、经济、科教及文化中心,也是该省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要素集聚的高地,在全省发展中承担着“火车头”和“发动机”的使命。
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拥有国家级及省级层面政策和资金支持的优势,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承载着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使命。
贵阳、贵安新区融合发展是必然选择。2016年8月份,双方签署深化“五联十同”合作协议,提出在规划、资源、交通、产业等多个方面同享同网、互联互通。
交通路网互联互通是加快推动贵阳、贵安同城化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两地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自都拥有较为完备的城市路网体系,贵安新区与贵阳已形成“三横五纵”的互联互通道路结构,但互联互通道路结构不完善,联络通道不足,对两地一体化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要素流动。
一路通带来百业旺。如何打通两地交通连接的“任督二脉”,推动各种要素在两地之间双向流动?
在贵阳未来的公共交通规划中,轨道交通S1、S2、S4、G1四条线路均可通达贵安新区,市域快铁、有轨电车等也将陆续建设。
贵安新区则规划了总长近400公里的“九横九纵”路网,同时在直管区域将建立起以快速轨道交通和新区快速路骨架网络为依托的“双快交通系统”,同时构建“城乡一体、快慢结合、客货分离”的交通运输系统。
贵安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局局长郭波美表示,“九横九纵”互联互通路网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贵阳和贵安新区的时空距离,构建起贵安—贵阳半小时交通通勤圈,实现“20分钟进贵安,30分钟看风景”的目标。
产业协作加速集聚
作为贵州全省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贵安新区自成立之日起,就瞄准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目标,在大数据、装备制造等产业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贵安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领先的数据中心基地。华为、苹果数据中心快速推进,预计将于今年竣工投运;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二期、腾讯二期数据中心正在有序建设中。2019年上半年,新区大数据产业规模完成197.1亿元,同比增长10.06%。
大数据发挥引领性作用,全方位产业集聚加速。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大产业,目前已引进项目355个,其中500强企业17家,获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5家。
建立以手机为重点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仅在2018年,新区手机产量超3000万部,占贵州省的26.1%,生产服务器8.5万台,2019年产业规模稳中有进。未来几年,华为将在贵安规划布局年产1.5亿台智能终端生产线,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
尽管增速迅猛,但由于是白手起家,贵安新区的短板也不少,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人气、商气聚集不够,甚至部分实体经济出现生产经营困难。
“推进贵阳贵安同城化,就是要加快两地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整合,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配套、生态环保等方面‘一盘棋’考虑,努力实现1+1>2的放大效应。”贵阳市市长、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晏表示,贵阳、贵安两地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积极构建两地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双向流动的要素市场体系、均等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共保联治的环境保护体系,力争到2025年,两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900亿元,2035年突破1.5万亿元,基本建成以中高端消费和中高端制造为主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近日举行的中马国际贸易交流促进会暨跨境经贸交流活动上,贵阳综保区与贵安综保区达成合作,双方将致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资源配置、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扩大贵州“朋友圈”,把贵州更好地推向国际。
据了解,贵阳综保区是贵州跨境电商的分拨中心和全球检测维修中心,贵安综保区则在为电子产业发展提供保税、仓储、加工、服务等方面更具优势。贵阳综保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贵安综保区党工委书记栾雁认为,两大综保区地缘相近,发展各有所长,双方携手有利于在共享资源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更大的开放格局。
据了解,贵阳和贵安新区还将按照集群化发展方向,以中高端消费、中高端制造为重点,携手加快打造大数据、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健康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贵州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忠文建议,两地要加快推动规划、政策、招商、人才、工作机制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好即将开始谋划的“十四五”规划,提前谋划好产业布局,绘制好发展蓝图;要加快深化改革,推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衔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制定时间表和行动方案,加速两地同城化进程。
促黔中城市群崛起
位于贵阳市西南的湖潮乡,是贵安新区的核心区域,2013年由原花溪区湖潮乡和原清镇市红枫湖镇六村一居合并而成。
“过去的湖潮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贵安新区成立后,农村变成了城市。”湖潮乡党委委员赵田径告诉记者,贵安新区成立以来,湖潮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省会城市带动效益的外溢,贵安新区的城市化水平将大幅提升。据相关部门测算,湖潮乡在未来两三年间,常住人口将增加一倍左右。
在谢忠文看来,贵阳市、贵安新区同城化,是助推黔中城市群崛起的一次重要契机,“贵安新区如今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阶段和重要节点,加快推进贵阳市、贵安新区同城化建设,不仅为贵安新区建设发展加装了推进器,也为贵阳的城市升级找到了突破点,进而引领黔中城市群的崛起”。
贵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把贵阳、贵安打造成黔中地区加快发展的强劲引擎,带动黔中城市群迅速崛起、成为西部闪亮的明珠。
据了解,贵阳、贵安将谋划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大贵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区域间的功能整合和升级,打造黔中城市群核心区。
此外,贵阳还将推动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观山湖区、清镇市等重点区域与贵安新区直管区融合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联动发展新格局。
据贵州省编制的《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到2030年,黔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绿色、融合、创新、多元型城市群。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