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全市政法队伍“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任务清单,涵盖160多项具体事务;在全省首推公安“一窗式”服务,群众办事时长缩短33.7%;开展反诈全民战,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5.8%;矛盾源头巧治理,全市诉调对接调解成功率超过60%;法律援助暖民心,共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近1900宗……
今年以来,东莞在积极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教育整顿与业务工作一体开展,充分发挥政法单位职能,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全市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工作有温度、得民心、见实效。
打造新模式▶▶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集体户口,也不知道自己房产能不能落户口,很着急。”近日,叶女士按照事先预约的时间,一大早带着女儿小王来到市民服务中心公安业务区办理户政业务。20多分钟后,小王就拿到了新的户口本,“没想到这么快,从叫号到拿到证件,整个流程非常的顺畅。”
得益于东莞市公安局在全省范围内首推公安“一窗式”模式,将原来分散在公安各部门受理的187项涉民生类业务进驻市民服务中心,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窗口集中同一场所办事服务。同时,公安机关还推动全市33个镇街(园区)公安“一窗办”,实现“就近办、一次办”。
自这一新模式推行以来,群众窗口办事时长(含等待时长)较改革前缩短33.7%,居住证制发时间从1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户政“非即来即办”事项办理时间从11个工作日缩短为8个工作日。东莞首创的公安政务服务“一窗办理”新模式,还作为全省唯一公安政务事项列入“广东省营商环境创新工作事项”,打造服务群众的东莞品牌。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出以来,全市公安系统还针对老年人、重点企业和重点单位的办事需求,推出“贴心办”“上门办”“专场办”“跟进办”等“四项办”服务。今年3月底,黄江公安分局公安窗口接到袁先生的来电求助,称其母亲已有80岁高龄且卧病在床,身份证、户口簿遗失无法办理社保报销。当天下午,民警就约上照相馆人员一起来到袁先生家中,为其母亲提供了上门补办证件服务。
东莞市司法局也积极依托市民服务中心这一高集成办事大厅,向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今年3月起,东莞公证处市民服务中心公证服务点正式进驻市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满足企事业单位、商事主体、人民群众对公证法律服务的新需求。此外,市司法局还通过“一次性告知”“快速出证”“短信通知”“邮寄送达”等服务措施,推进公证“最多跑一次”,对部分相对简便的公证事项实现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
东莞法院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增加延时办理、一窗办理、网上办理等功能,推进“最多跑一次”服务转型。
突显新成效▶▶攻克民生难点按下“快进键”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东莞常住人口超过1040万,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广东省第三个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进入千万人口城市级别行列,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城市文化的多元性、风险挑战的多变性,社会治理难度不言而喻。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以来,东莞积极开展基层矛盾排查化解专项行动,聚集重大涉稳问题和突出信访个案开展全面排查,对排查台账实行清单式管理和领导包案,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将大量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持续筑牢市域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基层基础。
“你现在安心待产,如若被告未按期履行,你迟些可依据调解书申请执行。”近日,市第二人民法院长安法庭庄淑敏审判团队采用微信视频方式高效调解了6宗案件。在其中一宗案件中,即将临盆的胡女士状告陈先生追讨借款1万多元,庄淑敏法官创新采用微信视频方式,组织双方确认调解协议,和平化解这宗纠纷。
东莞法院健全完善诉调对接“1+2+3”模式,通过一个诉调对接中心和线上线下两个调解平台,构建专职调解、律师调解、特邀调解三大调解队伍,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全市法院通过诉调对接机制调解成功率超过60%,从源头减少了诉讼增量。
“将纠纷化解在‘家门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全市法院诉调办主任何妍介绍,今年1—4月,全市法院诉前成功调解案件2.8万件,调解成功率达60%。
市司法局也依托全市51家个人调解工作室、1229家调解委员会、9555名专职兼职调解员,进行矛盾纠纷摸排、上门调解,并展开“阳光调解”志愿活动、“24小时家庭矛盾纠纷求助热线”活动等。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成功化解群众纠纷15860余件,助力平安建设,促进稳定和谐。
盗窃案件、电信诈骗案件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针对这两类案件近期高发的态势,东莞市公安部门展开多次打击盗窃犯罪集中收网行动,盗窃警情同比下降20.2%。创新“四千”战法,全力推进反诈攻坚战、全民战,动员快递外卖小哥、义警、物管等群体加入,反诈总动员宣传走进菜场、景区、小区甚至是疫苗接种点,线上线下反诈信息“密集轰炸”,多管齐下,实现了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5.8%,建立了“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格局。
提升新体验▶▶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东莞各政法部门还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做足为民服务的“绣花功夫”。
最近,市民曾小姐要为在湖北的父母办理投靠入户东莞的事项。她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东莞专区自助查询要办理的业务,依次点开户政业务—市外迁入—父母投靠子女入户,勾选相关情况后,需要提交的材料马上列举出来,一目了然。
过去,公安办事难就难在警种太多,业务繁杂。如何删繁就简,成为公安业务便民化改革的突破口。以“智慧新警务”改革为契机,东莞市公安局优化“掌上办”事项,全面清理取消149项涉及公安的证明事项材料,在“粤省事”平台上线138项公安高频业务,以“思维导图”形式动态制作服务模板300多项,规范化办事服务审批标准,让群众“一图看懂”。同时,公安部门还积极推广交管“12123”APP和“警邮e网通”等渠道网上办理驾管业务,让市民做到“足不出户,掌上办证领证”。
“邻居深夜噪音扰民该怎么办?”“1.与邻居共同协商解决;2.改善自家环境,必要时安装隔音玻璃、窗等;3.报警。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4.以上方式都无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为市民解答法律疑问的,其实是“莞邑调解”线上解纷平台的人工智能。今年5月,该平台全面上线试运行。在全天任意时段登录平台,市民都可以针对邻里关系、公司业务、行政纠纷等20多大类的纠纷类型发出提问,人工智能根据用户提问自动推荐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案例、解纷流程和法律文书范本,并为用户解答法律问题,智能又方便。除了在线咨询外,平台还有效整合了全市调解资源,为全市调解组织、调解人员及纠纷当事人提供了在线调解、在线申请司法确认、在线立案等功能模块的智能化、一体化服务。
东莞法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搭建破产智慧审判平台,实现管理人与法院、债权之间的高效互动,其研发的“案件程序性信息自动告知软件”,实现了刑事案件起诉后24小时内短信告知辩护律师;东莞市检察院通过“东莞检察”微信公众号和12309检察网,构建云检察平台,在线为辩护律师提供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服务;第三市区院与东莞市公安局、第三法院搭建刑事一体化网上办案平台,实现刑事案件全流程电子化流转……一项项“互联网+民生”服务,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折射出全市政法系统用心、用智、用科技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初心。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