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以璇)“近年来,高校新工科建设成为热门话题,但基础教育领域的工程教育还未得到应有重视,缺少顶层整体设计和课程体系安排。”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呼吁,加强普通高中工程教育,构建工程引领人才贯通培养体系。
统计显示,当前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但工程师总体合格程度在全球相对靠后。究其原因,唐江澎认为,一方面,高校工程教育内容仍以传统工程领域为主,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空天深海等工程科技领域学科建设滞后;另一方面,普通高中学生整体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工程技术、工程科技课程教育,缺少基本的工程兴趣、习惯和工程素养,这也制约着我国工程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唐江澎分析我国高中课程体系后发现,88个必修课学分里,人文方向课程占39%,科学类课程占25%,体育、综合实践等占29%,真正的技术课程仅占7%。从条件保障上看,普高普遍缺少工程技术教育专业教学环境,没有科学类课程理化生实验室那样的设施设备。
“据统计,高考选择工程专业大类的学生要占30%—40%,但在高中课程学习中,学生工程技术教育基础几乎为零,以刷题为主的学习方式导致普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低弱,在发展倾向上更偏好选择机关文案、金融经济、室内研究类工作,工程师、工厂场景不是优秀学生的首选。工程类专业不受喜欢,工科学生的专业兴趣欠缺。”唐江澎担忧地说。
为此,唐江澎建议,应重视工程教育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情怀。“工程教育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直接相关的教育,在一个人心智走向成熟、发现自我、形成兴趣的高中阶段,将工程科技教育前移,对激发学生工程科技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科技素养,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工程师、工程科技专家和工程引领人才,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工程教育离不开系统的课程建设。唐江澎建议,在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框架内,探索建立高中工程教育课程的基本体系,研制课程标准,研究“理化生+工程”的工程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体系,开发配套教材,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课程资源包。创新“新工科”强基计划人才选拔方式,建立高中、高校卓越工程师和领军工程科技专家贯通培养的模式机制,在高中阶段发现、培育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在高校课程学习中进行专门化培养。
此外,他还建议推动工程教育课程实验,研制工程教育学习环境建设标准。确定“中国高中工程教育实验学校”,合作开展高中工程教育实践,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探索工程学习环境的创设,明确其基本样态和功能配置标准,建设专业化、精致化的高中工程教育场景,形成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面向全国推广,发挥示范引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工程类师资孵化、培育机制,形成资源共享联盟。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