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如何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和家庭环境,共同筑起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防线,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今天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圆桌派”邀请几位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让我们一起为青少年撑起一把牢固的“安全保护伞”。
访谈嘉宾:
雪莉·瓦齐里·弗莱斯《美国儿科学会心理教养全书》主编。
李艳月中学高级心理教师。广东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委会理事、广东省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督导专委会委员。
晴天妈妈北京大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心理协会特邀咨询师。
本期主持: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彭诗韵
记者: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便是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的主题之一,是对孩子各项生存技能的锻炼。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以及生活技能?
晴天妈妈:1%的意外事件,对于孩子来说就是100%的灾难。安全无小事,安全教育也应该是父母必修课。
首先,父母和孩子都要明确哪些情况会对自身造成危险或威胁。比如:阳台上绝对不要放置像花盆或空盒子这样会让孩子攀登的东西;要注意浴缸里有水或是剩下一些洗澡水,而引发孩子溺水的情况;熨斗、取暖炉、水壶、桌上的热咖啡、酱汤等等,稍不留神就会烫到孩子,应将它们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杀虫剂、蜡笔、画具、扣子等身边的这类物品都会在不经意间被孩子意外吞入口中等等。
其次,要做到三件小事。第一,不要“放羊”。小学之前,尽可能不要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在家,哪怕下楼买菜也不能把孩子锁在家里。第二,提前科普。提高安全意识,提前让孩子了解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以及发生危险后采取何种措施自救等。第三,多给孩子看安全教育绘本故事,帮助孩子形成安全观念。
弗莱斯:关于孩子生存技能的培养,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自然或人为灾难可能影响到任何人。当孩子接近中学年龄时,“知道在紧急情况下该做什么”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家长在进行一些应急准备措施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帮助孩子学习重要的生存技能。应急准备措施包括在家中或车里放置应急设备包,以及制定应急方案。应急设备包中可放手电、电池、瓶装水、方便食品及衣物等,并定期更换过期的食品。应急方案包括紧急情况的通信、交通和重聚方案。孩子应该知道父母的名字、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
在生活技能方面,可以尝试让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去掌握。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沟通和协商,为其制定一份适合其年龄的家务表或任务清单,将要完成的任务可视化。6-7岁的孩子可以自己整理床铺、饭前摆餐具及饭后收拾桌子等;8-10岁的孩子可以扫地、整理洗好的衣物和买回来的食品或杂货等。11-12岁的孩子可以换床单、洗衣服、在父母的指导下做一顿简单的饭等。请不要奢求完美,这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孩子会慢慢地磨炼好自己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请赞赏孩子的努力,而不要太看重结果。要贯彻始终,让做家务成为规律和习惯,而不是偶尔为之的事。
记者:安全教育的内涵相当丰富,除了生命安全教育外,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家长如何更全面地认识安全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方面能给家长们一些建议吗?
李艳月: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时有发生,预防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首先,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心智健康地成长。一是家长要适时调整期望值,针对孩子自身的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丰富学习生活,根据孩子不同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为孩子创造能让其身心潜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否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二是调整家庭气氛和亲子关系。家长要重视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要尊重、理解、宽容、信任、激励孩子,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孩子成长中的烦恼,而且能帮助、支持孩子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增强亲子关系,形成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
其次,早期发现青少年孩子自杀的苗头,及时敏锐地注意到孩子的异常反应。比如,可以从孩子的语言上诊断发现,如“活着真没意思”“干脆死了算了”,或突然沉默,或词不达意等;还可以从孩子的行为变化来发现异常,如逃学旷课、突然不回家,或不与人往来,成天关在屋子里,或逐一还书、还钱等反常行为;另外,还可以从孩子的身体征兆来诊断发现,比如失眠、躁动不安、情绪低落、无食欲、极度疲乏、体重下降、生理功能紊乱、自律神经失调等。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可以跟班主任多沟通交流,求助学校的心理老师,或者医院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确诊后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应积极就医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辅导。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自杀苗头,应立即与学校联系,家、校、社会共同形成社会支持系统,进行重点心理援助,帮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疏导心理死结,并及早调整生活环境,尽量消除不利因素。
最后,防止青少年自杀不应仅寄希望于发现孩子自杀前的异常反应,而需要家长长期关注孩子,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做好心灵亚健康预防。比如,训练孩子应对学习生活中各种压力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建立可信赖的人际交往关系;教给孩子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如系统放松法、焦虑转移法、情感渲泄法、自我暗示法等。
晴天妈妈:青春期不是“大小孩”也不是“小大人”,是一个特别的身心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爱和空间,自由和自我。
家长们可以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帮孩子发展真正的喜好;少谈成绩,多聊进步;多多放权,设置必要的边界;允许孩子打游戏、追星、发展爱好等;鼓励扩大社交,同性异性好友,师长和长辈都是很好的支持;注重性教育和安全教育;多聊天,少说教。
记者:在信息时代,孩子的生活学习各方面都离不开互联网,但同时,由互联网催生的网络欺凌、网络欺诈、网络性侵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如何在中小学生中更好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晴天妈妈:这一代孩子们都是互联网原住民,不可能完全摆脱电子产品和媒介环境,但可以提高孩子的媒介素养和工具意识。
家长要主动筛选,为孩子提供优质的观看内容;设定规则,告诉孩子看到奇怪的画面可以主动告诉爸爸妈妈;增加互动,增加高质量的陪伴时间,用有趣的亲子陪伴来替代纯电子互动;拒绝托管,别把孩子完全甩给“电子保姆”,过高强度的数字媒体“入侵”本身就是伤害;用玩耍互动来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和成长的观察,让孩子在故事、艺术、绘画、表演、角色扮演等活动中与父母一起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抵制“毒内容”,鼓励“影片分级”。孩子不是大人的缩小版,维护孩子的成长环境,家长多做一些,机构多重视,孩子的视听内容才能更健康。
如果孩子已经沉迷游戏,那么建议限定时间、固定场景、优选内容和高质量互动。用更高质量的陪伴来取代“电子妈妈”“电子爸爸”的参与。给孩子提供更有趣的真实互动体验,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玩耍,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方式,有更好玩的,就不会沉迷电子游戏。对于互联网及其衍生产品,家长们可以抱着一起“玩玩看”的心态,而不是替代养育的想法,才能收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记者:对于安全教育,许多家长常做的就是“令行禁止”和“反复叮嘱”,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式能够更好地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弗莱斯:要想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行为,父母应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对孩子的行为形成合理的期望,并掌握有效的管教方法。沟通是双向的,如果你善用表扬及其他正面的管教方式,孩子会感觉你认真倾听了他的话,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自然会积极地回应你。
当孩子的行为有了进步时,请及时认可并奖励他。正面强化有许多方式,包括表达爱意、赞扬、眼神交流、积分奖励或特殊的活动奖励等。如果不配合正面强化的措施,其他改进行为的努力(如惩罚)也不太可能奏效。另外, “行为合约”“承担后果”“暂收特权”等方式都可以帮助家长进行安全教育。
李艳月:家长进行日常安全教育的方法有多种,其目的就是让安全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家长可以选用以下一些方法:
1.通过阅读安全教育绘本或宣传画,帮助孩子了解“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公共场所安全”“性安全教育”“日常生活安全”等内容。不同的绘本或宣传画,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宣传画主要分两类:正面宣传话,说明小心谨慎、注意安全的好处;反面宣传画,指出粗心大意,盲目行事的恶果。例如来自德国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这套绘本非常经典,每一本探讨一个最常见的自我保护的问题,每个故事的情节清晰明确,全书共分为2辑4本,第1辑:《我不跟你走》《别想欺负我》,第二辑:《我不会走丢》《绝对不能保守的秘密》。
2.与孩子共同观看安全教育影片。除了为培训专门摄制的影片,还有很多优秀的电影也在关注安全教育话题。例如下面的几部电影,父母耐心看完,也可从中得到启迪。如《盲山》《亲爱的》《小孩不笨2》《少年的你》等。
3.陪伴孩子一起参观关于安全教育的展览。参观展览是以现实、直接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危害以及学会排除危害的手段之一。
4.陪孩子认真学习学校发布的安全教育平台学习资料、视频、课件等。
5.重视安全宣传资料。安全宣传资料还包括小册子、宣传单和标语等。低龄的孩子可以亲子共读;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制作漫画等形式鼓励孩子了解安全教育相关的知识。
晴天妈妈:安全教育不是说教,是带着孩子进行有边界的探索。首先,要自然惩罚,适度体验。利用在安全范围内适度承担后果带来的不适,让孩子感同身受。比如洗澡呛水,科普防溺水知识;杯子水温偏高,科普防烫伤知识;家里做饭,科普防范火灾知识等等。
其次,可以角色扮演,进行安全演练。让孩子在游戏和模拟的情境中,感受全部的流程。比如德国、日本的学生开学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进行地震、火灾逃生演练,正因为有这样的演练,即便这些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但很少发生学生安全意外事故。
然后,巧用工具,“借鸡下蛋”。绘本、动画、新闻等等安全教育主题的内容和素材都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聊。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保护,是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识别危险的智慧和远离危险的能力。
记者:安全教育中如何做好家校协同?
弗莱斯:孩子最大的财富之一,就是能有愿意参与到他们的教育和学校生活中的父母。如果父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与学校共同合作,那么不仅他们的孩子会获益良多,甚至连孩子的同学也会从中受益。
父母应该充分地了解孩子的学校在安全方面为孩子制定的规则,并理解这些规则的用意。遇到问题时,要与老师和学校保持高效的沟通。尊重老师和学校的管理者,家长和学校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所以家长要理解学校,与学校合作,而不是剑拔弩张,和学校“对抗”。
晴天妈妈: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帮助孩子建立对父母和老师的信任。见过爱和合作的孩子,内心更强大,更勇敢,也更愿意寻求帮助,更不易被伤害。帮孩子正确认识伤害身体教育、安全教育、霸凌教育、性别教育、性教育、死亡教育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有爱、有朋友、有支持,能和身边的力量一起保护自己、并且相互保护,这就是安全教育的归宿。
■链接
教育部 公安部联合部署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会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就安全教育日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做好安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助力校园持续安全稳定。
通知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会同相关部门,普及校园安全常识,教授安全防护动作,增强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要创新活动形式,切实做到寓教于乐,增强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体验性。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积极开发并指导学校制作各类活动资源。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安全教育日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日活动,严格管控人员密度,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要严格落实进校园活动备案审核制度,严禁在活动中以任何形式发布、夹带、印发商业广告及进行商业宣传。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资料下载
关于安全教育,可以阅读这些书目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教育圆桌派为青少年撑起安全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