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法者,治之端也。民者,国之根也。湖南湘潭是伟人故里、红色沃土,湘潭人向来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湘潭多年来坚持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在依法履职、依法决策、依法执法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打造法治政府建设的“湘潭样本”。
抓“关键少数”引领法治建设“2021年,我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建设……”2022年2月17日,在湘潭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上,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第一个上台现场述法。当天,共有4名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并接受市委书记的点评。而在此之前,全市45名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和5个县(市)区、两个园区党政主要负责人都提交了书面述法报告。
湘潭在全省率先实行“现场述法+书记点评”工作模式,目的在于进一步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过程中,湘潭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实践。2020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开展宪法法律、党内法规等专题学习16次,市政府常务会、市政府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3次,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9次开展专题学习;市委常委会35次、市政府常务会47次研究审议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议题。抓领导,领导抓。旗帜鲜明地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推动了湘潭法治政府建设大胆前行,走在了全省前列。
抓机制创新提升执法效能以“智慧公安”推进“法治公安”“顶层+基层、硬件+软件、机制+体制、法制+全警”深度融合——自2018年开始,一场以“法治公安”为目标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深刻改变着湘潭公安执法样态,久久为功,目前达到了全警种、全要素、全流程监督管理,让规范执法成为行动自觉。市民张子顺发现自己的汽车40分钟内在同一路段因同一事件被记两次交通违法,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经核实,确认交警部门执法行为不当。随后,交警部门主动与他联系,撤销了重复处罚。这是湘潭市本级及各区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挂牌,整合行政复议职责和资源以来,通过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一个例子。“整合行政复议职责,我们改变了以往行政机关‘自己审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一级政府‘一个窗口对外’‘一套流程办案’‘一个标准裁判’,取得了显著成效。”湘潭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彭小英介绍,去年6月,湘潭市高质高效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先后两次在全省作典型发言。
在今年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市生态环境局发现,湘潭市某医院外排污水现场采样结果显示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超标。但该医院属初次违法,废水超标倍数不高,且废水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对环境影响轻微。在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共同参与磋商下,该医院与市生态环境局签订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积极履行生态污染损害补偿责任。
“环境监管既要力度,也要温度。”湘潭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以最严执法倒逼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以最优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1月18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为湘潭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授牌全省首批首家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抓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前不久,台胞孙先生委托亲属将一封感谢信送到“市民之家”湘潭公安专区出入境窗口民警手中,表达感激之情。 1月11日,孙先生因重病紧急住院,但由于台胞证过期,无法办理医保手续,只好委托亲属代办台胞证换发申请。窗口民警核查情况后,首先对孙先生逾期非法居留行为依法作出处罚,随后主动派人到医院病房为孙先生拍摄照片、办理证件。
2021年9月启用的湘潭市“市民之家”新政务大厅,目前已进驻政府工作部门和驻潭企事业单位58家、政务服务事项2046项,是湖南省进驻单位最多、进驻事项最全的市级政务服务大厅。
“利用市民之家开放契机,我们设置了醒目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该办能办的事,雷厉风行去办;对该办难办的事,想方设法办成,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高效。”政务服务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窗口接到市民和企业反映后,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较为复杂、解决难度较大的最多应在10个工作日内解决。对完全不能办理的事项,限定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群众回复,说明不能办理的原因,并做好解释工作,逐步实现群众事‘有人管’‘能解决’‘不白跑’。”
一个“小窗口”成了为民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平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倒逼常规窗口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自窗口设立至今,全市共受理“办不成事”反映件277件,按期办结率、回访满意率100%,群众心中原本难办的事,变成了“方便办的事”“不用求人办的事”。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