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内卷”和“躺平”两种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关系与个人情感等问题困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呼吁,在后疫情时代,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疫后的心理重建,帮助其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追梦人”。
一是出台专门指导意见,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领域的课程思政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如开设高质量的中西方文化精品课,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作品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人生经历帮助大学生克服困难;开设自然科学进展课程,让大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有更多的理解,摆脱自我中心的狭隘;完善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从而让大学生能够自觉抵御外部压力,维持内心的愉悦。将专业认同、学习动机、理想信念等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建设方向和内容,通过专业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胜任力、专业价值感、专业创新性及专业归属感,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是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高校校医院开设相关门诊,并推动三甲医院与高校校医院建立良性合作机制。为高校创造条件,在校医院内建设精神科(心理科),让有需要的学生更为便捷地得到精神科的帮助。
三是进一步加强心理学科建设,通过增设编制岗位数量、投入专门学科建设经费,帮助高校建强心理学科人才队伍。围绕心理方向,设置一批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专项课题,为心理学发展、人才队伍壮大、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提出具体方案。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