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创新教学体系,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为导向,探索“大心理”与“大思政”融合互通的教学模式,最大化地发挥出学科融合的价值以及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提升,将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学科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青年大学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思政”;“大心理”;交叉融合;多学科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作用,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促进学生成长的战略规划和重要任务来抓,构建以研究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全贯通、全方位、高效实用、深受学生喜爱、富有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体系。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思考,并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路径,构建 “大思政”和“大心理”相结合的互动教育模式,保证“大思政”与“大心理”综合育人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建设中课程设计待解决的问题
教材内容的教育理念与目标还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现行教材内容大多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状况,缺乏对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的发展和全方位成长的关注。此外,教材内容缺乏宏观的、多角度的、深入的引导。教材内容相对单一,缺乏整体的融合性。心理健康状况受遗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外部社会各个方面的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大多还未真正纳入各高校整体教学计划顶层设计中,既缺少多学科的融合,也缺少与通识课程的融合互通。
以比较研究的视角看,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结构特征表现为,极为重视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整体性、多元性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提供多样的跨学科项目课程。与此同时,在专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中也大量融入不同的课程内容。大学围绕特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学,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职人员开设课程,呈现出多学科的特征。这种打破学科隔离,明确以人才培养为本位,而非以学科为本位的理念,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科交叉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例如,麻省理工大学本科通识教育阶段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进行交叉与融合,将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是以某一课程为主,又融合了相关的多个课程,以此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对某一学科的深度理解。这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新的课程设计模式,形成了共识。
心理教育是涉及学生成长的多个方面的一门综合课,如心理教育课程融入道德、文化、法律、可持续发展、创新以及积极心理的核心要素,那么这门课就会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2018年,《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要求“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多样性和实用性,在与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强化学生对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生命意义、豁达胸怀、高尚情操的正确认知。
文件的总体方向非常明确,但是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进实际的课程设计与教学中,还需要深度思考与探索。例如:在知识方面,如何将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通识知识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更具有深度和价值;在能力方面,如何通过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审美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在责任方面,如何将德育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在个性方面,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自信、开放、积极、乐观和能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人。只有明确了这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设计出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一门课如果要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索,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对此具有很强的学习积极性,但教法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教学方法相对单调、手段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合作较少,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缺乏趣味性和层次性,教学策略创新不足,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难以真正沉浸在真实案例分析中与思考中。
高校应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基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与实践经验,高校应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体系,要加强融合课程的顶层设计与研究。首先,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相互协同,并优化两者的教育内容,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其次,整合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思政教育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两者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同时,整合跨学科资源,通过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教学路径,有效提升学生的全方位的认知视野,拓展知识广度,从根源、底层方面预防问题发生,解决实际问题。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精准设计教学内容。为了精准设计、挑选教学内容,大学应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基于调查结果确定心理教育内容,并设计实用的、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主要包括以下15个方面的内容。自我认知:通过授课,应用能力、个性测验等,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自我;新环境适应:通过讲座,了解大学校园文化特色、育人理念,以便学生尽快转换角色;高效学习:开设认知与高效率学习课程,让学生了解人脑信息加工模式,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会高效率地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科学用脑;时间管理:邀请优秀学子介绍学习经验,介绍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做好时间分配及如何对抗拖延;组织技能:让学生组织参与内容丰富、不同类别的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情绪管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让学生明白如何觉知自我情绪,合理处理不良情绪以及提升个体情绪智能;人际沟通:通过课程讲解,案例分析,组织辩论与演讲,提升表达能力与说话技巧;团队合作:让学生参与小组协作学习,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或科学研究项目,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跨文化适应能力:组织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参与文化多样性活动,加强学生彼此间的沟通以及对外来文化的理解;交友与恋爱:通过讲座、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交友,如何正确、理性地处理亲密关系;压力管理:学会分析压力源,通过讲座、咨询辅导,参加压力工作坊,学会处理压力的技能;领导与管理能力:课程包含领导学、公益与慈善,实践课包括自我了解、个性测试、沟通与演讲、参观探访等;就业指导:让学生学会就业分析,学会写求职报告,参与模拟面试等;思政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治教育、国情教育等为主线,融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创新等特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国内、国际形势,让学生们深度思考,承担年轻人应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以上这些课程与活动贯穿在教学与各项活动当中,既有理论课,又有实践,二者交融,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高校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心理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用讨论法、问题导向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视频拍摄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吸引学生参与,着力打造有理论、有实践、有技巧、有方法的鲜活的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课。
例如,将知识学习与调适方法相结合,授课强调心理调适方法的训练,其目的是将知识和方法内化为个人的心理调适能力;视频创作,要求学生团队自主策划、选题、拍摄视频,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趣味性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注重案例教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均会提供丰富的案例、小故事、知识链接、心灵体验等内容,这些案例、故事大多是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真实事件,以此加深学生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与深度思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并发展集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网络课、微课等教学平台为一体的全方位教学网络,形成多个平台共同参与、互通互融的教学方法;网络平台辩论课,利用线上论坛,结合当前与大学生心理相关的社会热点与课程内容发布话题帖,引导学生根据话题帖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师生互动,同学之间互动的开放式平台,锻炼学生主动表达能力以及定量定性分析能力;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心理健康大讲堂向学生们提供心理健康主题的公开宣讲,大讲堂内容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健康心理教育课程外,大学应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少数或特殊群体的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为全体学生提供积极心理服务。比如,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专业的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如果学生对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和随访不太适应,可以选择写邮件的形式进行咨询,还可以提供团体心理咨询服务。定期举办各类心理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活动形式有线上及线下,有讲座、工作坊、读书会、心理广场、心理科普文章及视频等。联合学生社团推出不同主题的有趣活动或小型工作坊,围绕人际沟通、心理解读、正念冥想、压力缓解、情绪测试等,提供趣味活动。协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及当地文化环境,设立有亲和力的文化适应活动。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帮助学困生群体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重建他们的自信与自尊。通过群体互助例会、小组活动、周挑战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一个安全开放的群体中完成剖析自己不足,互相扶助共同成长。把体育、艺术、心理治疗活动融为一体,组织有问题的或遇到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参加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通过这些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减轻焦虑与抑郁,重塑积极自我,融入大集体生活。
高校要注重教师队伍培训与提升
高校心理教师队伍是一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团队,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身体健康、情感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协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与生活、兴趣爱好与学术要求、能力与职业规划等关系,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心理教师的言语、行为、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因此大学要注重对他们专业水平的培训与提升,培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个人性格方面,应具有清晰的身份认同与稳定的价值观;身体健康,有适当的运动及合理的饮食;热爱学生,能够积极倾听学生的经历与感受,表现出真诚的关怀;喜爱阅读,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喜欢与年轻人相处,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及社交常识与技
能;能够整合自己的经验、感受及行为;懂得从多角度、多层次看问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与灵活的咨询技能;尊重和欣赏自己与别人;在面对改变时,持开放的态度;能投入工作并能够在工作中找寻到意义。
在业务素养方面,应注重研究,以学生需要为本;心理课程设计贴近青年学生;教学方法多样,强调“做中学”,关注过程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并重;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能整合校园及以外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所用;支持与服务活动具有弹性及精准性;活动丰富多彩,活动方式适合年轻群体。
在思想觉悟方面,要爱国爱党,立场坚定,坚持知行合一,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富有亲和力,充满真情、热情和激情,善于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品格成长。
在新课程设计方面,要打破场域性限制,注重教育内容的时代性,融汇新时代的特点、理念,融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推动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拓展;始终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激活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教学元素,打造集心理课程、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融合式教学体系。
【作者钞秋玲: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原载2023年第10期《中国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