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界干扰,尤其是在应对社会激烈竞争和生活节奏加快等问题时,容易产生焦灼、忧虑、恐慌等负面情绪。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应切实将育人与育心相统一,着力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涵育“仁爱仁心”的温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操练,也是教师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示范和影响学生的过程。人的心理是一个整合系统,我们应当全面考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健康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互动关系,用有影响力、感召力的行为去关心、帮助他们,解除他们的心理疑惑、思想困惑,从而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应充分承认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并充分尊重差异,进而强化人文情怀,通过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育,纾解他们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使他们更好更快地实现自我修复,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因此,这要求教师把“仁爱”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全过程,既要做“授业”的“经师”,更要做“解惑”的“人师”。通过有温度的陪伴、有温情的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调适,促进学生心理和谐,使其恢复与达到心理平衡,维护和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高危群体,更需要用医者的“仁爱”滋润学生的心田,综合运用医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打破心理屏障、化解郁闷情绪、排解心理困扰,最终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增强“育人育心”的效度。要着眼于全体学生,最大范围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筛查摸底,全面、动态、精准地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具体的压力来源和情绪问题,这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一是正面引导。面对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共性因素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应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和普及,帮助学生积极释放和调节负面情绪,避免他们因各方面压力产生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动机,从而不断增强心理免疫力,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品质。二是有效疏导。对于出现心理困扰、情绪不太稳定的学生,由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借助专业医疗机构的专家力量,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通过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等方式,运用共情等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的方法,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促使学生认知、情感及行为改善或者改变,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心理、生活状态。三是个别指导。对于个别心理高危学生,应结合他们的心理应激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方案,切实做到“一生一策”。针对潜在性重大风险学生,应注重发挥室友、学生干部、辅导员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避免问题学生孤独化、孤立化。
提升“精细精心”的力度。促进大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既需要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系统的诸要素功能,又需要紧密结合其他教育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的关系,提升育人的实效性。一是做好统筹规划。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总体要求,由学生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党建统领,形成学生主管部门统筹抓、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抓、相关部门协同抓、各学院分头抓的工作格局。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对普查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二是做细任务分解。按照从项目到任务到工作再到日常活动的分解原则,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上而下、逐层逐级地进行分解。心理中心发挥主阵地功能,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教学部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内容。此外,评估督导部门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评估、督导,根据督导结果及时调整心理健康相关内容。三是做优支持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联动,扫除责任盲点和空白点。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通过各类平台载体,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熏陶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专业化医疗机构提供稳定的健康服务,建立良好的心理康复支持系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持续有效供给。
(作者单位系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19日第7版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