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天天时快讯】全力挖掘这座“城市富矿”!宜昌让“社会包袱”变身“绿色财富”
来源:三峡日报作者:洞察网2023-06-26 14:19:44

随着汽车保有量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叠加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废弃汽车和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渐成朝阳产业。

据业内预计,到2030年,我国报废汽车数量将超过2800万辆,相应的可再生资源量将达7000万吨。


【资料图】

宜昌废弃汽车拆解年处理能力达6万辆。通讯员许柯摄

为挖掘好这座“城市富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宜昌抢抓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点城市建设的机遇,勇毅闯关、创新破题,探索废弃汽车全链条治理“宜昌路径”,让“社会包袱”变身“绿色财富”,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完善循环产业体系增添了一抹亮色。

推行“两联合、三必须、四步走”—— 

废弃汽车“祛疤除癣”高效治理 

仲夏时节,在宜昌高新区运河佳苑小区内,巡逻民警讲述了一年前在此发生的一起 “僵尸车”处置行动。

去年4月19日,“宜接就办”平台接到群众投诉,反映“无主”车辆长时间占用公共车位、影响市容市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经实地调查,一辆灰尘遍布、轮胎干瘪、铁锈斑斑的小汽车已“趴窝”三年。后借助警务平台联系车主,沟通后安排拖车进行了拖移。

“僵尸车”是城市治理的“牛皮癣”,饱受群众诟病。却因涉及公民财产权等现实问题,“祛疤除癣”并不容易。

没有经验可供借鉴,那就大胆探索。宜昌运用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通过地方立法为废弃汽车处置筑牢法理基础。同时,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以公安为主体探索建立基层民警、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办公机制,会同住建、城管等部门力量,扎实开展废弃汽车专项治理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增色添彩。

宜昌磷石膏综合利用装置能力已超过产生规模。

走访中,共排查长期停放嫌疑汽车1332辆,第一时间联系车主自行处理1127辆。剩下具有明显废弃特征的205辆汽车,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和合情合理相结合,采取“三必须”“四步走”方式稳妥处置。

“三必须”即必须拍照固定证据、必须查询车辆相关信息、必须第一时间通知车主。“四步走”即第一步:电话通知车主,限期自行处置;第二步:经通知暂不能自行处理的,依法拖移到指定停车场,催告车主自行处理,催告后前来接受处理的,立即返还车辆,对盗抢、查封、扣押、抵押状态的车辆,通知、移交相关单位处置;第三步:对车主逾期不来接受处理或已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公告满3个月),依法进行公告拍卖、强制报废;第四步:对无法确认车辆所有人或者无法与车辆所有人取得联系的,依法进行处置。

截至目前,全市废弃汽车处理一直保持着无群众投诉、无执法复议、无负面评价的“三无”纪录。

日前,在广泛调研和深入实践基础上,我市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废弃汽车治理工作的通知,固化相关经验做法。上线全市废弃汽车管理系统,智慧平台支撑得到进一步加强。

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涛介绍说,我市已将2500余个停车场、29万余个泊位,全部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废弃汽车再无“藏身之所”。

加快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废弃汽车“化整为零”物尽其用

油液抽排、零件拆解、压扁贮存……

6月20日,在位于猇亭区的宜昌物产报废车辆回收拆解有限公司车间里,经过一系列工序,一辆辆废弃汽车“化整为零”、重获“新生”。

从“治”到“用”,如何做好废弃汽车治理“后半篇文章”?宜昌延长“上下游” 补齐“前后端”,加快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利用”循环产业链。

猇亭园区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兴发集团供图

近年来,物产、仁泽、华源、欣徽弘等重点企业脱颖而出,通过新建新能源汽车拆解车间、改造升级传统流水线、上马专业设施设备等举措,使得全市废弃汽车拆解处理能力达到了每年6万辆。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高延莉曾寄语这些重点企业,“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不是‘收破烂’,而是担纲蓝天卫士,要扛起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任担当。”

于是,“不让一滴油污污染土壤、不让一滴废液污染水质、不让一缕废气污染大气”,成为宜昌汽车拆解行业的执着坚守。

安全环保是前提,处理能力是 “法宝”,利用水平更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换言之,就是要将废弃汽车的剩余价值“吃干榨尽”。

物产车拆公司是行业内“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示范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率达80.3%,高于行业平均5个百分点。

执行董事俞桦说:“诀窍就是 ‘精拆细解’,兼顾费用基础上拆解得越精细,利用价值体现的越明显。”

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部分的核心部件继电器,仅有手机大小。如果拆解得当、重复利用,其价值将是“论斤卖”的十倍有余。

依靠过硬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废弃汽车有价值的零部件被摆上“货架”,成为“香饽饽”。

再看车身压扁工序,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物产公司一方面用物理方式替代切割,避免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联合设备厂商革新技术,把单压力缸改造为双压力缸,压缩空间减少40%以上。

去年,物产公司循环利用废钢2万吨、有色金属1400吨、塑料2200吨、橡胶16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创造利税10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宜昌还大力支持大型成套设备高端再制造工程,培育壮大再制造龙头。

天奇立帝2021年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再制造发动机远销海外;宜昌宜美2020年成为工信部废钢加工准入企业,已成长为鄂西南最大废钢加工基地。

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

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变废为宝”

6月21日,邦普循环浸出除杂车间忙碌如常,一袋袋黑色的废旧电池粉渣陆续投入接收槽,开启“变废为宝”的循环之旅。

邦普循环规划废旧电池回收能力为每年30万吨,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记者林潇摄)

浸出除杂车间是整个生产线的核心“枢纽”。物理拆解的废旧电池在这里与硫酸“会合”,经湿法冶炼,生产出硫酸锂、磷酸铁溶液,以及铁铝钙渣、石墨渣等,供给下游车间。

硫酸锂溶液在锂盐车间,加入碳酸根反应后,得到白色的碳酸锂;磷酸铁溶液经过多次酸溶和再结晶,重新“生长”出满足粒度和杂质要求的磷酸铁。这两种产品是邦普时代生产磷酸铁锂的主要原料,价值不菲。特别是碳酸锂,当前价格超过每吨30万元。

即使是价值不高的石墨渣,也能在出渣车间“洗尽铅华”,经无害化处理后被制造成方砖,在建材领域焕发“第二春”。

生产主管程琦介绍说,邦普循环规划废旧电池回收能力为每年30万吨,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而且受益于深耕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及萃取工艺的不断改进,综合利用率始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时间回溯到2021年,宜昌抓住新能源产业“风口”,成功招引投资320亿元的宁德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落户,标志着新能源电池产业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以战略眼光前瞻布局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先行建成邦普循环一期项目,为打造“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全生命周期产业闭环赢得了主动。

除了邦普“巨无霸”,宜昌还招引长宸锂能等一批重大项目跟进布局,建成后全市年处理电池能力有望达50万吨、实现产值300亿元,可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成长为全国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来源 | 三峡日报

记者 | 高炜

编辑 | 张向阳

转载须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