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宝鸡市扶风县司法局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13443”工作体系,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司法惠民“零距离”,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配强“一支”法律顾问队伍
县司法局通过实地走访村(社区)、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与村干部、群众、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座谈交流,听取各方意见,积极整合法律人才资源,坚持“双向选择、考察选聘、就近服务”原则,科学制定法律顾问选聘标准,将法律服务人员的政治能力、业务能力、服务能力作为重要标准,优先选聘具有党员身份、热心社会公益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根据村(社区)分布情况,对法律顾问进行重新调整。截至4月,共选聘法律顾问19名,其中律师9名,法律服务工作者10名,建立了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肩并肩”“手拉手”的法律服务模式,全力打好“法治讲座、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组合拳,为群众提供精准及时的法律服务。
(资料图)
实现“三个”全面覆盖
村(社区)法律顾问全面覆盖。建成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镇(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2个村(社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4月初,县司法局统一组织19名法律顾问与全县116个村、6个社区签订了法律顾问服务协议,实现了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100%全覆盖。截至目前,法律顾问开展法治讲座10余场次,对“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培训8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面覆盖。55个党政机关、群团机关、8个镇(街道)全部聘请了至少一名法律顾问,实现了法律顾问100%全覆盖。今年以来,县政府聘请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顾问6名,法律顾问参与合作项目洽谈,合同审核1件,参与涉法涉诉事务提供法律意见2次,提供法律咨询22次,有效降低县政府法律风险,树立了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企业法律顾问全面覆盖。在扶风工业园区管委会、新兴产业园区管委会分别设立了园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延伸到“一企一法律顾问”,实现了法律顾问100%全覆盖。法律顾问深入企业开展“把脉问诊式”走访50余次,“法治体检”活动10余次,法治讲座10余次,主动靠前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做企业法律服务的“店小二”,为园区178家企业、27个重点项目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健全“四项”工作制度
建立定期服务制度。要求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月至少到所聘用的村(社区)提供不少于8小时的法律服务,每季度开展不少于8小时的法治讲座。建立工作日志制度。为每位村(社区)法律顾问印发统一制式的工作日志和台账,确保法律顾问“六有”:即人人有联系点、月月有任务、服务有记录、过程有痕迹、绩效有考核、工作有保障。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为村(社区)法律顾问统一定制了公示牌,并将公示牌悬挂在村居委办公室(或法律服务工作室)显眼位置,确保“两通”: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窗口信息电话联络通、村民与法律顾问电话通,为村民与法律顾问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建立工作交流制度。定期开展总结、研讨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确保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提供“四类”精准服务
“用心”普法。针对农村青壮年少、老龄化严重,法律意识单薄的现状,积极探索普法新方式,利用纳凉、午休等间隙开展“敲门式”精准“送法到农户”服务10余场;利用“三夏”、“三秋”等农忙时间,开展“田间地头式”精准“送法到地头”服务8场,变“等人普法”为“送法上门”,通过以案释法、以理释法、以身教法等方式,普及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暖心”调解。立足于农村交通损害赔偿、农村土地征用、劳动关系、环境保护、邻里关系、“三农”领域的矛盾纠纷多发的现状,法律顾问以修复邻里关系为出发点,秉承“以人为本、以爱为魂、以法为基、以情为重”的理念,利用特有的实务经验和法律知识,高效暖心地调解纠纷,从而避免社会矛盾激化、陷入诉讼困境,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以来,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共参与矛盾纠纷化解395件,调解成功365件。“精心”培训。充分发挥“以点带线、以线成面、整体覆盖”的作用,抓住“法律明白人”这个“关键少数”,开展精准法律培训,发挥“法律明白人”带头学法用法的作用,带动家庭学法,推进全社会学法,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筑起法律防线。“热心”服务。主动为群众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协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到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理相关手续。为群众代为起草、修改有关法律文书,减免服务费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今年来,已为困难群众免费办理各类援助案件117件,其中民事案件107件,刑事案件10件;代写各类法律文书12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50多人次。完善“三方面”监管保障
一是纳入财政预算。县司法局党组多方协调,争取财政支持,在全市首家落实待遇保障,对法律顾问驻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予以适当补助,补助标准为100元/天,充分激发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活力。二是有效激励保障。对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的法律工作人员,在评优评先、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协会委员、人民监督员优先考虑。将工作成绩突出的党员法律顾问作为“党员先锋岗”重点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村(社区)法律顾问群体中形成向先进看齐、向典型学习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评价机制。县司法局将考核机制纳入法律顾问聘用合同中,列出法律顾问服务清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开展监督指导,随机抽查暗访法律顾问是否履职,与村(社区)负责人、群众了解法律顾问服务是否到位;结合司法所、村(社区)“两委”对法律顾问驻村(社区)服务时间与服务效果提出的考核评价意见,并将收集的工作情况作为法律顾问年终考核、表彰奖励、补贴发放、后期续聘的重要依据,确保“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见实效。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