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建设法治乡村。近日,司法部“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采访团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基层镇村,深入了解当地法治乡村建设发展情况。
【资料图】
从坚持走“绿水青山”成功之路的天荒坪镇余村村,到以“导师帮带制”引领乡村治理的上墅乡刘家塘村,再到打造“数字乡村”平台的灵峰街道横山坞村……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各地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基层治理能力在法治力量助推下不断提升。
做好基层法治保障为乡村治理提供“余村经验”
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地处天目山北麓,因境内天目山余脉余岭及余村坞而得名。村口的石碑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赫然醒目。
“民主管理、依法治村”是余村村基层治理的法宝。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余村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为保护空气质量,村里决定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双禁’冲击传统习俗,一些村民想不通,办起来阻力很大。”余村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告诉记者,村两委通过“两山议事会”,广泛发动村民讨论,充分发表意见,村干部进家入户面对面商量沟通,最终找到了“最大公约数”,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使“双禁”顺利进行。
早在2001年,余村村就聘请了法律顾问,对村里的决策合法性审查、合同风险防范、矛盾纠纷法律把关,让村民一步步从“学会用法”走到今天的“习惯用法”。
在村便民服务大厅里,法律顾问李芳正在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22年来,村里发生矛盾纠纷,李芳总会第一时间介入调解。“看似家长里短的小事,在百姓眼里都是大事。能帮助村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感到很幸福。”李芳说。
十多年来,余村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开展民主法治建设,探索和创造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余村经验”。其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村之道,也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示范样本。
推动基层法治创新绘就村美人和共富新画卷
走进安吉县上墅乡刘家塘村,青山点翠、溪水流碧。在这里,“送法、普法、学法”机制一体运作,五分钟法治圈将“导师帮带制”运用到乡村治理、乡村发展、普法治理等多个领域。
在刘家塘村的“师说馆”里,陈列着一张年久泛黄的“拜师帖”:“愿执弟子之礼,谨遵师教,团结同事,刻苦钻研,增强本领……”这张写于19年前的“拜师帖”,见证了一段“老带新”的佳话。
2004年,乡镇安排被称作“农村百事通”的宣孔武带领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干部詹慧君进村入户做工作,宣孔武手把手传帮带,詹慧君很快找到了和群众打交道的“窍门”。
“导师帮带制”工作法应运而生,2005年在安吉全县推开,并逐步在浙江全省乡镇层面推广。
“做好基层工作,嘴要甜、腿要勤、心要诚,要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刘家塘村村党总支书记褚雪松,是一位有着2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村干”。几年前,他与刚到村里任职的马晔结成帮带对子,成为浙江“导师帮带制”的新一代践行者。在导师的手把手帮带下,“小马”迅速成长为一名“老村干”,从师傅那里学来的一身本领,又被他悉心传授给徒弟。
“近年来,刘家塘村深入践行‘要发扬传帮带的好传统好作风’的指示精神,切实推动乡村法治实践创新。”褚雪松介绍,村里把导师帮带同基层法治宣传联合起来谋划,分类建立帮带团队,自下而上畅通“民法账本”。
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提升“数字乡村”治理效能
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竹海绵延,微风习习,夏日里的这份清凉格外怡人。
2019年底,安吉县启动首批数字乡村建设,横山坞村作为试点村之一,不断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平台是建设核心。“数字乡村”平台将相对成熟的一系列乡村治理模式从线下融入到线上,借助“云治理”快速、高效等优势,打造线上政务共享平台及数字化乡村治理新模式,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据了解,横山坞村紧邻安吉经济开发区,吸引了几千名外来人员租住在村内。为有效解决人口剧增引发的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横山坞村不断摸索和改进,从2019年10月起推出“平安360”社会治理模式,融合平安家园卫队、专职网格员、平安志愿者三支乡村治理队伍,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横山坞村以建设乡村旅游为重点,按照“统一规划”打造了民宿集群,以“美丽经济”带富乡亲。灵峰街道横山坞村党总支书记蔡明福表示,在发展过程中,民宿经营者面临工商执照年检等问题,“平安360”队伍上门辅导办理营业执照年检,实现服务“零距离”,切实做到把服务送到人民心坎上。
“民宿房东将房客信息传到我们搭建的‘安心租数字监管在线平台’,在发生相关矛盾纠纷时,‘平安360’队伍可以及时介入,促进矛盾纠纷等问题就地化解。”蔡明福介绍,以“治理有效”来促进乡村振兴,才能让基层网格细胞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平安360’模式推行至今,取得了良好成效,横山坞村实现了家庭琐事不出户、矛盾纠纷不出村,村民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治安形势持续好转。”蔡明福说。
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自下而上畅通“民法账本”、全面推广“余村经验”……湖州市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出发点,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务实管用的基层治理之路。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