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辛苦了,这是我为你亲手做的。”收到学生手有余温的教师节贺卡,湖南省祁阳市黄泥塘镇唐家岭完小教师唐国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虽然这已是他过的第39个教师节,收到的第268张教师节贺卡。
(资料图)
唐国云出身贫寒,一家六口,全靠父亲当教师每月微薄的工资支撑。为了4个孩子,父亲常年清汤蔬菜度日,为了工作,经常操劳,体虚多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1985年9月,年方15岁的唐国云继承父志,踏上讲台,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当时教师收入微薄,但他很乐意。每年学生送的教师节贺卡,他都精心保存,虽然有的已经发黄发霉,有的就是一张小小的纸片、两句简单的祝福,由此可见这份职业的弥足珍贵。
唐国云工作的第一站是新义小学。踏入校园,眼前的一幕让他一愣:学校矗立着两排一层的土砖土瓦房,每层3间教室,教室里摆放着一张张破旧、不规整的桌椅,昏暗的教室挤满了60多名学生。
包班上课的唐国云,学的非师范专业,缺少教学和管理经验,面对叽叽喳喳的农村娃,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九天下来,唐国云没能好好吃过一口饭,睡过一个踏实觉。想着自己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却要管着60多个小孩子,同龄人在上学,自己却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斗智斗勇”,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
第二天是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学校特意加买了几斤肉,打了几斤米酒,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大家喜笑颜开,开怀畅谈,述说着教育经历与人生故事。
独坐一隅的唐国云愁云笼罩,一语不发。校长赵波涛走过来,看着这个眼睛红肿的小男孩,心疼不已,耐心开导。当晚,操场上,星空下,赵波涛开始指导唐国云如何为人之师,“教学的第一步是先抓纪律,立好规矩,只有把纪律抓上来了,学生才会认真听你上课……”回想这一幕,唐国云记忆犹新。
1988年9月,唐国云勤奋上进,工作出色,被任命到更加偏僻的杨梅教学点担任校长。去了以后,唐国云才知道,这是一所即将面临“倒闭”的学校——只有3名教师、23名学生,校舍陈旧,存在安全隐患,上级考虑撤销办学。
唐国云和村民商量,要主动改变现状,把学校留住!假期和空余时间,为了省钱,他带着老师去百多公里远的废砖厂买砖,自己装卸,与村民一起建房,经过一个学期忙碌,新建的红砖教室终于竣工。
为让“转危为安”的杨梅小学更好地运转,唐国云表率引导,向课堂要质量,带领师生勤工俭学,养鸡养鸭、种豆点瓜……工作风生水起,学生也渐渐多起来,上级决定保留这所教学点。
2000年9月,唐国云再次调回新义小学,担任校长。几个新分来的教师不适应环境,发着牢骚,一个女教师甚至抽泣起来。唐国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给老师们讲述亲身经历,激励工作斗志。
那年9月10日,唐国云依照老校长做法,举行了庆祝活动,中午与退休教师共话发展愿景,并给每位教师发了一块毛巾、一把雨伞。当晚,如水的月光下,唐国云掌厨,请新教师们共进晚餐,谆谆教导,情景宛如当年。
如今,唐国云培育了后起之秀,卸下了校长的担子,再次成为一名更加边远小学的普通教师。即使有过往城边乡镇调的机会,他终是放弃,选择了坚守,即使职称已评、临近退休,对工作他依旧兢兢业业,服从安排。领导和同事都说,“老唐是一块砖——哪儿需要就往哪儿搬”。(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唐文 陈美凤 记者 阳锡叶)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