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正文
长春市文理高中主动追随信息时代的变革,重新认识“学习”
来源:榕城网作者:洞察网2021-05-11 15:24:52

不同的社会阶段呼唤不同的教育形态,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总会带来一场教育变革,总会鼓励我们重新认识“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教学手段、学习方式、考试评价、课程形态等都会发生深刻的演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融合时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使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的智慧发生了根本变化。信息技术不仅在改变当下的教育,也将重塑未来的学习。

文理高中主动追随信息时代的变革,从五个维度重新认识学校的学习。

时间维度

信息时代,知识渠道和信息终端无时不在。学校与课堂,远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单一渠道;教师和教材,也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学生公共学习时间在相对减少,个体学习时间增量显著;知识无限量,课堂无边界,教师无定点……学校需要重组课时,重构资源,创造可以突破时限的学习生态,链接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学校社会资源;让学生全部在校时间实现无时不在的学习,越来越多地呈现自由时态的学习、自选时间的学习,以拥有“个体时间”实现个性化学习。

空间维度

信息时代,知识渠道和信息终端无处不在。知识的传播已不限于传统的教室,突破传统教室的“围墙”,使学习资源遍布学校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新技术革命对教学空间的重构。场景重构,让校园一切设施都承载课程功能,实现“场景化学习”;学校建设一体化智慧校园,实现资源全覆盖,使学生进入“虚拟学习空间”,在网络资源共享空间主动学习、选择性学习、开放式学习。

同时,“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泛在化的信息互动系统,建设小型学习社区,实现“全场景教育”。学校建有40个智慧教室、“四大中心”“两大空间”和18个“个性化主动学习资源教室”,从空间功能、空间技术、空间内容到学习组织,实现超越传统学校的深度重构,形成了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课程化的学习场景。

哲学维度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体现了教育教学思想的深刻变化。信息技术不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且与教育教学无缝联接、有机结合、互相渗透,通过创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本质和核心,就是通过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生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型的教育教学结构,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促进学生主体自觉的发现学习、主体唤醒的体验学习,否定接受式学习,进入主动思考、自觉认知的学习状态。

科学维度

未来学习是以心理科学和脑科学为支持的深度学习、沉浸学习和高阶思维学习。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无论是学习记忆、思维、情感,还是学生的意志活动、行为问题的出现,都有其相应的脑机制,而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式,就是要更加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美国提出以认知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师生沉浸式学习,就是注重将脑科学研究的新发现和前沿技术运用于改善教育教学。文理高中的“全场景教育”实验中,也建构了“沉浸式主动学习中心”,富集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支持学生实现可视化、网络化的自主学习。VR、AI等新技术的应用会创造新的学习场景,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大规模的课程平台,便于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件,在优质环境中进入心流状态,释放学习潜能,进而具备创新能量和实践能力。

模型维度

教师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手段和不同的应用方式实施教学,便形成了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这两种典型教学形式有机融合。学生通过对各种学习媒体、学习模式、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等学习要素的有效融汇,优化学习资源组合,提升学习满意度,从而获得最优学习效果和效益。混合式教学是将电子化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互补互容,建构出一种既能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促进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全新学习方式。这个维度一般包括技能驱动模式(Skill-Driven Model)、态度驱动模式(Attitude -Driven Model)和能力驱动模式(Competency-Driven Model)。

在信息时代,教育要素更多地集中在网络平台上,知识无法垄断,教育实施将以个人选择为主,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在本质上具备大规模、灵活性、开放性、可选择性和个性化等特点。而学生学习模式发生的改变,必然引发教、学、复、考、评的改变,带来课堂形态的改变,文理高中已经率先组织开展学习模式变革的条件设置和实验探索。

学习是人类生存的终身命题。重新认识新时代的“学习”,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走向成长、成熟和成就的基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