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正文
《万里归途》:主旋律电影的破与未立-每日聚焦
来源:哔哩哔哩作者:洞察网2022-10-12 08:59:02

导语

从《流浪地球》和《红海行动》共同为国产主旋律电影树立了视效和拍摄上的标杆之后。既不缺钱也不缺资源的主旋律题材,拍出风格就成了主创们的最高追求。然而类型片的风格化,恰恰是最难的事。《万里归途》在青年主创如摄影师廖拟,美术李淼与老戏骨张译这样的新"老"搭配下,做出了勇敢的尝试。

能在开头10分钟内营造出整个故事背景,影片的这一部分从运镜到音效在国产电影里是难得的,堪称精彩的视听效果能够把观众快速带入到努米亚国的战争氛围里,这种效果随着片头序曲约十二分钟处的长镜头后,一个叠着导演名扑面而来的大爆炸,达到了高潮。


(相关资料图)

在这个明显致敬《人类之子》的爆炸长镜头为影片开场后,单从结构上讲,影片在不同段落处都有精彩画面:废墟映在夜间水光中的战争地狱图景,是《1917》的味道;直升机坠毁撞向面包车的迫击,犹如《黑鹰坠落》;叛军在荒漠中追击撤侨人员,还能玩个直线到三角的阵法变形,又品出一丝《疯狂的麦克斯》……

且不论这些精彩段落的视听设计与影片主旨是否丝丝相扣。至少从镜头感上说,都是被统一到纪录风格这个大效果之下的。这种统一应该归功于摄影指导廖拟和后期视效制作More公司。

作为中国新生代摄影指导中的翘楚,在色彩和影调上一直很有追求。在摄影生涯早期就有《平凡之路》和《火锅英雄》这样风格迥异的作品。到了《万里归途》显示出其强大的阅片量终于化作片中的镜头,不由得让同行感叹有钱真好。

用纪录风格拍摄强戏剧冲突的历史事件,在如好莱坞和韩国的工业化电影制作中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标配。这种制作手段是有相当高的技术门槛的。在全程西北拍摄+全中国班底制作的大前提下,《万里归途》显然迈上了这个门槛。

如果说,《万里归途》在主旋律框架下的风格化突围,在视听层面还是闯出了新意的话;那么到了叙事层面,这种刻意为之就造成了屡屡出现的矛盾和细节上的尴尬。

在叙事层面,进入主题后影片情节开始戏剧化,而与之相关的人物塑造,演员表演却中规中矩,甚至边缘角色和反派都直接降智,沦为用于推进主线情节的工具与符号,浪费了第一幕中所营造的故事背景的宏大与变幻莫测。

电影名为《万里归途》,却没能在主线部分着力体现旅途中的苦难,徒步的时间接近两周,唯一让人感觉到漫长的时间经过的,就是一名侨民一边跋涉一边数步子一直数了32.6万步的小细节,这个细节属于直接给平民角色降智。

还有张译带着队伍去可能的支援点迪拉特时,王迅饰演的驻努米亚中企要员,因为偷听到了张译和王俊凯的谈话,就带着一堆人私自跑了?!!!这又超越了为"艺术需要"的降智,而是反智。试想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信息来源的侨民,还有国企要员的身份背景,不去相信最可靠的外交官,反而在没有任何其他自救方式的情况下,在交战区域自作主张逃跑——没有十年脑血栓真干不出这种事——感觉编剧除过全靠字幕来交代时间线之外,都已经编不出合理的戏剧冲突了…...

事实上在影片的这一阶段,把推进故事的冲突设定成为一个稚嫩不成熟的外交员王俊凯与老领导张译的争执,以及一个半路杀出(还是两次)的身份为努米亚反政府头子穆夫塔对张译的不懈追逐,就已经犯了用戏剧冲突替代人物逻辑的大忌。我用两个配角来分析:

先说王俊凯饰演的成朗

我国的外交衔级制度有七级,张译饰演一等秘书位于第四级,相当于行政级别里面的正处级干部;而王俊凯饰演的随员位于第七级,相当于副科级,作为一个毫无战地工作经验的新手外交工作人员,到了战地没有丝毫的惊慌,更没有谦虚和学习的态度,不会说当地语言,在第一幕就因为随意录像导致整个团队包括上司都受到了牵连。

这一切发生时这个角色的脸上一点愧疚、窘迫、恐慌都没有。到了关键的14天跋涉的第二幕,我们更看到这位副科级新手下属各种不服从他的上级正处级老手干部的命令,质疑对方的决定、自主行事,甚至对上级发号施令……让我感觉这不仅是王俊凯演技问题,是他的这个角色在剧本中的人设就非常不清晰。

再说穆夫塔

在《万里归途》中,这位影片后半部份才出现的努米亚反政府军头领,角色塑造的非常粗糙,处处设立作为反派的恶,又处处讲不清反派的动机,与影片前半部分,视听上对努米亚战乱环境的极力铺陈呈现了巨大的反差。

其中穆夫塔的核心戏份——两次俄罗斯轮盘赌是最受争议的:

第一次俄罗斯轮盘赌发生在反派威胁张译,想让中国外交官配合他拍视频佐证其组织合理化,被张译以国家大义拒绝之后。

穆夫塔拿张译的努米亚司机老人当借口,强行开赌俄罗斯轮盘。这一行为的动机与向全世界官宣其努米亚主权完全对应不起来,俄罗斯轮盘至少表面上是一个赌命游戏,作为反政府组织的首领穆夫塔,刚刚还在盘算着如何利用大国弱旅,这厢遭了拒绝,为了给中国外交官添堵就拿自己的命出来摆弄?

第二次俄罗斯轮盘赌,更尬穿地心。纠结小女孩和之前取舍老司机一样是不服务于主线的人物动机,很刻意。最后谜底揭开,这个表现我领馆人员有勇有谋的生死轮盘赌了半天,还是作弊的?!这个反派存在的目的就是不舍不弃追逐着,梦想羞辱张译?要不是知道这是改编利比亚撤侨真实事件,我几乎要看出耽美大戏的味道。

关于俄罗斯轮盘这种赌博的记载,最早出现于俄罗斯1840年出版的《宿命论》一书,玩家在左轮手枪中放置一颗子弹,然后旋转弹仓,将枪口抵住自己的头并扣动扳机,从概率学上来讲,单次旋转后其点火概率为1/6,然后在第二次射击时为1/5……依次类推,直至发射出子弹。

作为诸种亵渎生命体现人类残暴的游戏之一,俄罗斯轮盘赌是亡命之徒的专利。游戏最为刺激的并不是发射子弹的那一瞬间,而是在开枪前的一那段时间。参与的人将经历巨大的痛苦与折磨,一旦游戏结束,要么死亡要么生存,侥幸活下来的,整个人则仿佛经历重生。

而把俄罗斯轮盘赌作为贯穿全片的重要情节升华到人性高度的,却是1978年迈克尔·西米诺导演的美国反战片《猎鹿人》

影片讲述的是越战期间,美国克莱顿镇的三个好友——尼克(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 饰)、史蒂芬(约翰·萨维奇 John Savage 饰)和迈克尔(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饰)在越战期间,沦为越军俘虏。他们被迫参与这种被称为“俄罗斯轮盘”的游戏。而留下终生ptsd的故事。

方便比较,我简述一下《猎鹿人》中这第一场俄罗斯轮盘赌的细节:

被关在水牢的三人,在越军的逼迫之下参与轮盘,玩或许还有一条生路,不玩就是被暴打,甚至直接被枪打死。

三人中心理素质比较差的Steven,被赶上赌桌一局就已经情绪崩溃。而刚强的Michael,一直寻思着如何反击。Steven的崩溃让他决定豁出一切走出一步险棋——

向越军提出修改规则,一次性将三颗子弹放进弹槽,然后让Nick和自己轮流扣动扳机——

在Michael的计算中,被逼赌命或回到水牢迟早难逃一死,而按这个规则,如果他和Nick都能死里逃生,就可以拿起手枪立即反抗,直接打死对方头目的概率就是四分之三,之后还可以打多两发子弹。

相比枪里只有一颗子弹的话,概率就只有四分之一。就算能一枪打死对方头目,也很难在其他枪口下全身而退。

穷极无聊的越军看守头目却也欣然接受。

在敌人的监视下,原先在一旁沉默不语的Nick在被迫开枪打自己的脑袋时,也陷入了崩溃之中。因为枪里的子弹不再是一颗,而是三颗。一半的概率,他会伴随着枪响一命呜呼。

所以尽管最后计划成功三人逃出生天,Nick却带着精神创伤直接消失,引出了七年后的第二次俄罗斯轮盘赌,导致Nick在Michael的面前横死。

自《猎鹿人》之后,轮盘赌作为经典桥段在许多影片中出现过,如我们熟悉的《喋血街头》。

一个撤侨电影,要拍的既然一定是祖国很强大、祖国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民、撤侨路上克服艰难、外交官员百折不挠等等的"规定动作",那就更应该把宝贵片长花在塑造角色,丰富背景而不是用于多线叙事和场面铺陈。

导演在想摆脱常规化主旋律电影标签,尝试新元素的执念下,增添的各种不成熟的设定与处理,让《万里归途》距离《猎鹿人》这样用丰满的人物揭橥人性的战争片经典,还有"万里征途"要走。

作  者

三彩唐

摄影指导

高校教师

自媒体人

主编:栗子排版:央央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疯狂的麦克斯 俄罗斯轮盘 有钱真好 黑鹰坠落 STEV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
Baidu
map